艺术里的劳动赞歌 生活是创作的根

画家黄胄青年时期

在西北探访的一场偶遇

成就了新中国美术史上

一幅难得的佳作——

《洪荒风雪》

是什么样的积淀与因缘

使他在笔墨之间

呈现出如此精彩的瞬间呢?

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大雪纷飞的日子

感受黄胄笔下

勘探队员们迎风战雪的豪迈

↓↓↓

将速写融入国画

描绘人间烟火

1943年,18岁的黄胄

在街上支起画架

专注地描绘着眼前的人间烟火

这个没有受过一天

专业绘画训练的贫穷青年

从观察生活的速写中

开启了艺术道路

艺术里的劳动赞歌 生活是创作的根(1)

黄胄的一生

创作了4万余张速写

翻阅这些作品

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快乐的舞者、骑驴的大叔……

平凡、普通的人们

在黄胄笔下

抵达了高光时刻

艺术里的劳动赞歌 生活是创作的根(2)

他用笔墨画出

勘探队员们迎风战雪的豪迈

1954年,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

线路最长的公路——

青藏公路宣告通车

黄胄跟随慰问队

抵达柴达木盆地中南部的格尔木

一连半月的冒雪前行

渗入骨髓的寒冷

令他刻骨铭心

这正是《洪荒风雪》

必不可少的序曲

艺术里的劳动赞歌 生活是创作的根(3)

阵阵驼铃声隐隐传来

一支载着地质勘探队员的驼队

冲破风雪,来到洪荒之间

瞬间的激情

点燃了黄胄心中的画意

他挥舞着画笔

努力留住这一幕

然而,在后面的路途中

一场狂风将他一路上的

所有速写全部吹走

但这场风雪中的偶遇

已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

黄胄将矾水点洒于宣纸

覆盖住的地方

墨色无法渗透

成为漫天飞雪

艺术里的劳动赞歌 生活是创作的根(4)

干笔浓墨,转笔涂抹

毛大衣的质感

渐渐呈现于

写意洒脱的笔锋之下

艺术里的劳动赞歌 生活是创作的根(5)

在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黄胄绘出风雪中

社会主义建设者们昂扬的激情

这是献给人民

献给时代的赞歌

艺术里的劳动赞歌 生活是创作的根(6)

如今,驼队的足迹早已随风消散

美术馆内的驼铃声似乎还在回响

建设者们从黄胄笔下走来

与站在画前的你

在洪荒风雪中相遇

在精神的高原相逢

来源:《美术里的中国》

来源: 央视一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