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障目作者(一叶障目遮挡世界)

崔健:《糊涂从何而来?我们千万别在糊涂之中(醍醐灌顶)》

————解读

先生昨天讲智慧,让我们明白,我们自鸣得意的智慧,除了给我们带来现代化的生活,实际上还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危机,大到足以毁灭全人类。所以说,看上去很美的智慧,实则是极其精炼的愚蠢。今天,先生接着给我们分析,这种极其精炼的愚蠢是怎么炼成的?也就是今日文题所说:我们是怎么糊涂起来的?

”智慧创造了人类,我们因此成了世界的主人”。先生开篇这句,用的是我们非常熟悉而又浪漫的史诗级记录大片的开场白台词方式,表达出我们现代知识精英们一种莫名的意淫陶醉感。放在以“我们是怎样糊涂起来的”为题的议论文篇首,一上来,就散发出了我们都能分明感觉到的浓烈的讽刺意味。

一叶障目作者(一叶障目遮挡世界)(1)

是的,没问题,就是一种满怀悲悯和爱怜的讽刺,或是自嘲。我们先要明确一下今日文章中,几个关键词的具体含义。

“智慧”,不同于其他语境中特指那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本文中先生用的智慧和聪明是一个意思,指的是佛陀说的“世智辩聪”,或者我们在生活中常说的”小聪明”、“机巧”,带有态度明确的贬义韵味。

“聪明”,同样指的是“世智辩聪”、“小聪明”,不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聪明。属于“术”的层次里的头脑灵活,无关“道”的层次里的体证开悟。

“糊涂”,在先生今日文章中,指的是在根本方向上的错误,战略格局上不清晰,“道”的混乱甚至缺失。

“思维缺陷”,先生今日文章中提到了这个词,指的是我们的思维具有目光短浅的倾向,我们的思维太着急,盯住眼前的东西,就会认为是全部,太容易下结论然后止步不前。只看眼前一米,远了不看也看不见。实际上生活中我们非常熟悉的说法: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以偏概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等等,都在说明这种奇怪又无奈的思维现象。我们早就很明白,就是改不了,所以先生名之曰“思维缺陷”,就好像是先天的,大家都明白,先天性的疾病没治,最好的办法是回炉再造,但又做不到。

好了,明确了这几个基本概念,我们再回头看看先生篇首这句话:“智慧创造了人类,我们成了世界的主人”,实际上是说:精于战术上斤斤计较的小聪明,塑造了有先天性思维缺陷、目光短浅的人类,人类忙不迭地占有了这个客观世界,像入侵者一样,不光彩地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人。

”我们的糊涂程度会让后人不敢相信,但这是真的”。先生用了一个文学手法,设定了一个未来场景,带我们穿越到后世子孙的视角,启动旁观者清的认知机制,来反观自己,这样更容易让我们认清事实。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隐含的先决条件,就是我们的亲爱子孙们,已经进入到了感知意识模式,成为和我们维度不同、本质有差异的全新生物种类,以他们的视角,以他们的三观,看我们,的确就像是猴子捞月一样的滑稽可笑,可猴子们天真无邪自带喜感,我们人类却是牛气冲天装腔作势,除了熏天的臭气,早就褪去了可爱的气质,再要做出水中捞月的尴尬事,可就只有精神失常患者的可怜可叹了!而这个先决条件是未定的,可能条件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条件存在的话,我们就真的尴尬了,我们在后世子孙的眼里就真成了傻子了,我们还有何颜面自称祖先,在我们的文化根脉里,我们的祖先可都是我们信奉的神。如果条件不成立,我们倒是大可放心了,我们还能卖卖老资格,捋着山羊胡给孩子们炫耀炫耀自己当年争来了多少名利。可那样的话,也挺矛盾的啊!子孙们还要跟我们一样,继续前赴后继地争抢,风风雨雨哭哭啼啼,这显然不合我们的伦理逻辑,因为,我们的人文伦理里,就是希望子孙们不再吃苦受罪,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叶障目作者(一叶障目遮挡世界)(2)

”最糊涂的还是,我们对自己的糊涂全然不觉,我们只知自己聪明透顶,不知自己愚蠢到家,这才是最致命的糊涂”。先生接下来的这句话,可戳着了现代人的肺管子,因为,先生在无意之间,泄露了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虽然我们的后世子孙看我们看得很清楚,但我们自己可不这么看,谁敢说我们愚蠢,我们肯定跟他急,我们坚决不反思,打死也不能反思,我反正就是聪明绝顶,谁愿意愚蠢谁愚蠢,就是愚蠢也不能说啊!那是人家的秘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反思、不反思、就是不反思。这就是糊涂人!

糊涂人嘴都硬,反正不能承认自己糊涂。但是,鞋合不合适,脚最清楚。”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生存是艰难的,人生大多是痛苦的。我们为什么遭遇到那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为什么无法解决人间的矛盾与冲突?我们为什么无法解决人因为生命的自私而导致的竞争、杀戮与毁灭?”这所有的苦难,都在强提醒我们,我们的存在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我们在存在的根本性观念上犯了糊涂、出了问题。

”我们就是从聪明智慧开始糊涂起来的,糊涂始于聪明,这一点也不矛盾”。我们在战术上很聪明,而我们在战略上很糊涂,我们精于“术”,而殆于“道”。先生这句话内涵非常丰富,明确回答了一个形而上学领域里特别重要、又特别难以回答的大问题:我们的存在到底在什么时候出了问题,我们的苦难之旅到底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客观唯物思维习惯的我们,本能地希望得到一个明确的时间点,科学控们不但希望能够定准年月日,而且一定要找到证据,没有证据的都不可信。那不是开玩笑吗?自己逗自己!那种思路是自讨苦吃、死路一条,人类有纪年才不过数千年,其中大部分时间还是根据考古和考据倒推的。所以,确定一个时间点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先生今日文中所说的”糊涂”,实际就是我们离开本体,另立一套意识体系走向歧途,充满坎坷、灾难、困难、矛盾,跌跌撞撞地走到现在。《圣经•旧约》里记载这个节点是夏娃被毒蛇诱惑偷食禁果后有了自我意识,这个节点实际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件,毒蛇说吃了树上的苹果眼睛就可以明亮、心也就像神一样能够区分善恶,在这样的诱惑下,夏娃背叛了神的约定,偷吃苹果,有了原罪。这个浪漫的故事中所蕴含的深意,很像先生今日文中所说:糊涂始于聪明。佛陀的观点认为,凡所有相尽皆虚妄,只要我们有了意识到的存在物,就是虚幻的,不必执着,所以,佛陀说的人糊涂的节点就在于“一念无明而如醫眼生花,遂成地水火风”,所以佛陀认为的歧路节点很靠前,佛陀鼓励善男女解空,主张一切皆空,应该追求大圆镜智、了了长明,注意,佛陀说的节点也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而是前五识刚刚形成的时候。

一叶障目作者(一叶障目遮挡世界)(3)

而先生的感知论,主张糊涂的与聪明智慧同时产生,也就是人从纯生物状态进入到有了自我意识、人文精神状态的转型时刻,人一变聪明,立刻走向歧途,就是先生反复论述的,人一旦有了精神性意识,就产生了自我、生命、客观物质等观念,一旦有了这些观念,人就稀里糊涂地走向歧途而无法回头。先生给出的答案也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而是从形而上角度出发的一个逻辑节点,适合我们现代人的理解口味,而且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一个我们很难接受但非常符合逻辑的观点:我们引以为豪的聪明智慧,实际上有巨大的先天性缺陷,就是先生在今天的文章里提出的概念:思维缺陷,就是这种思维缺陷,让我们在浑然不觉之中,产生了短视、严重的意识错误,而且就是因为这种思维缺陷,我们不会反思,一条道跑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撞到南墙也不回头地沿着错误的道路一路狂奔下去。所以,先生用这种极具张力的表达方式:糊涂始于智慧,听上去特别刺耳,但先生就是为了刺激一下我们的麻木和苟且,好让我们警醒起来,真的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我们的聪明智慧真的智慧吗?先生正是应了那句话:不施雷霆手段,难显菩萨心肠。

”方法是完成正确或错误目的的行为,方法不能替我们找到目的”。先生是说,小聪明使我们获得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关注宏观战略和价值观的问题。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样的价值观,正义的也好,邪恶的也罢,都要用一样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最终目的。再直白一些,小聪明就像是人们使用的工具,好人用工具做好事,坏人用工具做坏事,工具无关人的好坏,无关目的或者价值观的正义还是邪恶,谁用它,他就为谁服务。所以,生活中有一句话:不怕是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说的就是坏人有了工具,会有更大的破坏力。

一叶障目作者(一叶障目遮挡世界)(4)

”而目的则极容易始于存在的现象,即暂时的局部的要求,比如摄食,如果我们不从存在的根本性原理考虑,我们极容易用认识的方法将摄食行为归于求存的需要,而为什么有进食的需要?认识会立即找到一个生命的存在需要,生命观就这样在认识的方法中诞生了”。先生这一段逻辑分析,有两个内涵,其一,先生用平实简练的逻辑,说明了生命意识体系的自然产生过程,是的,一顿不吃就会饿,追击猎物或是逃跑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必须得补充,几天吃不上东西,就会饿死,再加上人有了精神性意识,人饿死了,家人自然就要伤心痛苦,要用仪式来纪念,所以,生命意识体系就逐渐形成了,而且一旦形成,人就再也不会反思它是怎么开始的了,人就只会沿着这个意识体系的指向去丰富完善它,以至于根深蒂固、无法动摇。其二,先生在生命意识体系形成的逻辑过程中,指出了人的聪明智慧的思维缺陷:”而目的则极容易始于存在的现象,即暂时的局部的要求”,先生这句话是说,人的思维缺陷就是极容易被眼前暂时的局部的现象所吸引,目光短浅地认为,眼前的暂时现象就是目的,结果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难道不是吗?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得过且过的糊涂虫,有几个人能够理性地看待问题,精勤不辍地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呢?人类的思维缺陷,从聪明智慧产生开始,直到如今,就没有变过,也真是佩服人类的从一而终的忠贞。

”当我们还无法从根本的原理上解释物质的存在的时候,我们的聪明智慧就登场了。我们把无法解释的事物存在聪明地称为:客观存在,就是我们不知道也与我们无关的存在,这个聪明的命名就确定了物质世界的概念,人类就从这里彻底糊涂了”。客观物质世界的意识体系也是这样形成的,同样产生于人的精神性意识也就是聪明智慧,同样也是拜思维缺陷所赐被经年累月地强化,直到今天我们已经固执到了基因里,成为无意识假定,连反思的机会都没有了。

先生今日文章里提出的“思维缺陷”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先生一直批驳的“生命意识体系”、“自我意识”、“客观物质意识”等等谬误的意识体系,实际上都是来源于我们的思维缺陷,而这一点,也是我们最无法接受的观点,因为智商是我们最为核心的尊严,可以说我们性格有缺陷,丑陋,等等,都没问题,但要是说我们傻,那我们绝对不干,誓死捍卫。虽然不愿让说,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的思维方式确实充满了短浅、苟且、不求甚解的气质,承认不承认都没有关系,因为我们一直手忙脚乱地生活在矛盾、问题、灾难之中,永无宁日看不到头。所以,不要客气,我们今天明白了,除了要反思那一系列的具体的谬误外,我们更应该反思我们的思维缺陷,因为所有的谬误和灾难,都和它有关。

一叶障目作者(一叶障目遮挡世界)(5)

糊涂始于智慧,并不是说智慧产生之前就是美好的存在,那时我们和生物一样,生活在真理之中,但那属于本能,那时的我们很纯真,不聪明智慧,也不犯糊涂,我们甚至不知道什么聪明,什么是糊涂,我们也没有自我意识,也不懂什么叫生命、什么叫物质,没有现在的人文精彩,也没有这么多痛苦和灾难。

而我们已经不可能也没必要回去到那种纯真的年代了,我们有了无限潜力的精神性意识体系,只要扫除掉思维缺陷,回归感知,融入本体,无限的精彩必定是我们的未来。

感恩先生的指点。

原文地址:【糊涂从何而来?我们千万别在糊涂之中(醍醐灌顶) - 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om/is/JabHSF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