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

蒲家庄的东边有一眼井,名字叫满井。井深丈余,泉水清清,一年四季溢出井口,顺谷流淌。井的四面环山,山水相映,绿树成荫,这里也是个交通要道,是行人落脚歇息的好地方。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1)

附近一条土岭下便是蒲松龄摆茶招待过路行人的茅草亭,岭上有一座建筑别致的小龙王庙。这龙王庙里供奉的却不是龙王,而是一尊头扎黑巾,手持矿锤,赤脚露膀的石炭爷爷。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2)

蒲松龄早些时候曾经当过贡生,这贡生在清朝时算不上什么官,只是帮衙门收缴钱粮的办事人。那时的淄川叫般阳县,有几年里老天对这般阳县却不讲情面,不是去年大旱,就是今年大涝,连年灾害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3)

有一年夏天,般阳县连降三天三夜的暴雨,山洪暴发把田地冲得十不存一,有些地方的粮食几乎颗粒不收。灾情严重让老百姓的生活无望,可是官府不但不减少税收,反而还加重了几成。这下让全县头号大户李财主也心慌了,他想了一个歪主意,把自己应摊的奉粮,分摊在全县黎民百姓头上。想到这件事只有蒲松龄才能办,于是李财主就备了厚礼,派人悄悄地给蒲松龄送去。当时蒲松龄家境也不好,又遇上灾年,日子过得也挺紧巴的。可是蒲松龄人刚直不歪,从不吃昧心食,所以见到李财主派人送礼来,二话没说就把他们打发回去了。李财主吃了闭门羹很窝火。想着在般阳这个地方,从来都是人家给我李家送礼,你蒲松龄一个小小的穷贡生居然不识抬举,敬酒不吃吃罚酒!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4)

于是在第二天,李财主就带着一众打手,亲自到蒲松龄家中下通牒:"告诉你!我是明人不做暗事,打开窗子说亮话,只要你帮我减了奉粮,往后就算你修起了通向金山银山的大路,你若是不识抬举,那可别怪我不讲人情!"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5)

蒲松龄是个直性子人,一听这话就火攻脑门,立刻回击道;"哼!那我也直说了吧,我一辈子为人清白,是冻死不打颤,饿死不弯腰,你想让我做亏心事,那可是你自己痴心妄想了!"李财主闻听此言气得嘴都歪了,黑着脸说∶"我奉劝你,为人做事别把路堵死了,我也是个说一不二的人,今天你既然把我逼到绝路上了,那我也就只好夺路而走!"说完,气呼呼地出门走了。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6)

蒲松龄也并不以为意,没过几天就把这件事给忘得一干二净。而李财主因为目的没有得逞,只能乖乖地交上了奉粮。但也从此和蒲松龄结下了梁子,总想找个机会出这一口恶气,思来想去就写了状子递到县衙门里,说蒲松龄的地和地边的井都是他的。状子递上去以后,李财主又花了许多银子来疏通了各种关系,认为夺地一事肯定是十拿九稳的了。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7)

再说县官接到状子后,因为得了李财主的好处,便立刻升堂问案。他把状子上所写的看了一遍,问蒲松龄∶"状子上写的可是事实?"蒲松龄说∶"老爷!这状子上写的用我们这里的土话就是‘吃了荆条屑粪篮子’"县官问道∶"此话怎讲?"蒲松龄说∶"就是‘圆肚里瞎编’,这蒲家庄谁人不知,何人不晓,这地从上几代到现在都是俺蒲家的。"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8)

县官一听就犯难了,于是就说道:“自古就是∶空口无凭,事实为证。你们双方都各持一词,那就谁有证据,这地就断给谁。李财主听说此言竟一时想不出充分的理由来反驳,就紧锁眉头想主意。这时,蒲松龄问李财主∶"你说这地是你的,可有什么记号?"李财主耍赖道∶"你有啥记号吗?"蒲松龄立刻答道∶"我家地旁的井泉下面有个石炭爷爷。"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9)

这下倒让李财主记起了在淄川洪山一带,到处流传着"青石山,熟石岭,除了炭就是汞"的说法。每次发大水时,都会从深谷中冲出一些黑炭来。李财主忙拍一下脑门:"我听祖上说,泉子底下是有个石炭爷爷。"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10)

蒲松龄一看李财主是在和他胡搅蛮缠,便又问∶"那你可知道这石炭爷爷的老婆叫啥?"这下可把李财主问住了。他只知道有个黑石炭爷爷的传说,却不曾听说黑石炭爷爷还有个老婆。他又反问道∶"那你说他老婆叫啥?"

蒲松龄对着县官说∶"请老爷明断,这黑石炭爷爷的老婆叫白玉堂。"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11)

李财主一听,真的闷缸了,像个山核桃似的,咕嘟着嘴不知说啥才好。而这位县官也是头一回碰上这种难断的案子。他知道李财主有钱有势,决不会善罢甘休,而蒲松龄也不是秋后的柿子,爱咋捏就咋捏,他笔头子硬,又深负众望,闹不好会激起众怒的。忙说∶"这样吧,光凭嘴说也不行,现在就差人到地里挖挖看,如果能挖出石炭爷爷,那这地就是你蒲家的;若挖不出,这地就收归官府,产权由官府支配。"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12)

李财主一听喜出望外,他知道,这黑石炭爷爷不过是传说而已,哪里真有?显然这是县官老爷偏向自己呢!就赶忙说∶"老爷所言极是!"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13)

事已至此,县太爷于是亲自带上人马来到井泉跟前,大约挖了半天工夫,渐渐地发现井下有些异样,起初是灰色的土,之后竟是厚厚一层乌黑油亮的煤炭。就在人们观看这些黑中透亮的煤块时,那几个挖泉的差役忽然觉得一阵冰凉彻骨。正在诧异之时,只见一块通体乌黑的人形巨石被一股银龙似的泉水从地下顶出,直吓得那几个差役鬼哭狼嚎地往上爬,一边爬还一边大喊;"不好了,黑石炭爷爷生气了,快逃命呀!"县官和李财主被吓得屁滚尿流,顷刻间井边的人马呼啦一下子逃得无影无踪。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14)

蒲松龄赢了官司,县官只好把地判给了他。人形巨石也被百姓们送到龙王庙里供了起来。而由于这一挖,井水反而又清又旺,一天到晚满满荡荡地往外流个不停,井边的柳树越长越旺,久而久之人们又把满井叫成柳泉了。据说蒲松龄为了纪念这件事,就起号为柳泉居士。

民间故事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柳泉居士(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