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在三国演义的性格特点(演义中憨厚老实的鲁肃)

#不只是历史故事# 提到诸葛亮的成就,很多人会说到他为刘备所谋划的隆中对,占据荆州、益州之地,鼎足三分而静待时变,这就是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战略蓝图。实际上东吴方面也不乏智者,鲁肃就曾经为孙权规划了未来的蓝图,堪称“东吴版隆中对”,而且提出的时间还要比诸葛亮早一些。历史上的鲁肃绝不是《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憨厚老实之人,他是不逊于诸葛亮的东吴智者。

鲁肃在三国演义的性格特点(演义中憨厚老实的鲁肃)(1)

鲁肃出身于世族,并不是草根出身,良好的环境,让他有了对东汉末年纷乱局面的清晰判断。家资殷实让鲁肃有了结交东吴俊杰之士的基础,他利用财货广结豪杰,周瑜和鲁肃的相识,就是因为周瑜得到了鲁肃的资助,而鲁肃则得到了急公好义的好名声。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三国志》

鲁肃在三国演义的性格特点(演义中憨厚老实的鲁肃)(2)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周瑜做居巢长的时候,统领手下的数百人从鲁肃家经过,向鲁肃请求资助。一般人意思意思就行了,鲁肃和一般人不同,他把家里一半的粮食都用来资助周瑜,因此周瑜知道鲁肃这个人见识非凡和一般人不同。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三国志》

鲁肃看重的是周瑜这个人,同样对于东汉末年的诸路人马,鲁肃也有着自己清晰的判断和选择。对于主动招揽自己的袁术,鲁肃认为他成不了气候,拒绝了袁术的邀请,而投奔了自己认可的周瑜。正因为鲁肃认定了周瑜,才有了后来被周瑜推荐给孙权的机会。

鲁肃在三国演义的性格特点(演义中憨厚老实的鲁肃)(3)

说鲁肃是杰出战略家,是不下于诸葛亮的智者,可以从他初次见孙权,为孙权所做的战略规划中看出来。当然和领导谈话,是需要技巧的,鲁肃在首次见到孙权的时候,就和孙权很谈的来,这需要高超的谈话技巧,也就是要有很好的口才。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三国志》

鲁肃在三国演义的性格特点(演义中憨厚老实的鲁肃)(4)

孙权摒退了宾客,只留下了鲁肃,想听听他的谋划。孙权当时的处境并不好,可以说内忧外患,内有世家大族势力格局,外有刘表、曹操等人窥视,宗室之人对于自己这个青年之主也不认同,因此孙权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并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战略。

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三国志》

孙权开门见山,没有藏着掖着,他对鲁肃说:“如今汉室衰微,天下群雄并起,我继承了父亲和兄长留下的基业,也想有所作为,想成就齐桓公、晋文公一样的伟业,您有什么能够辅佐我成就大业的主意吗?”如果鲁肃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并对于天下的局势有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恐怕这个时候就出问题了,不过鲁肃胸有成竹,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三国志》

鲁肃在三国演义的性格特点(演义中憨厚老实的鲁肃)(5)

鲁肃对孙权说:“当年的刘邦想靠尊崇楚怀王的方式来成就霸业,但是他靠这个办法没办法成功,因为有项羽存在的缘故。如今的曹操就和当年的项羽一样,您想效仿齐桓公和晋文公尊王攘夷的办法是不行的,这条路走不通,曹操已经先下手了!如今曹操的实力强大,因此汉室没办法复兴,曹操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铲除!”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三国志》

鲁肃接着提出了自己为孙权制定的战略规划,具体内容就是:北方争夺的很激烈,趁着这个机会,先把江东的地盘稳定下来,然后先把黄祖干掉,既可扩充实力,又可以替孙坚报仇雪恨。而后讨伐刘表,占据荆襄九郡之地,这样一来就可以把长江以南的地区控制在自己手里,然后谋取天下成就像汉高祖刘邦一样的霸业。

鲁肃在三国演义的性格特点(演义中憨厚老实的鲁肃)(6)

对于鲁肃的说法,孙权心里是很受用的,但是他并不能表现出来,他很谦逊的说:“我的能力低微,只要能够守住父兄的基业就可以了,为匡扶汉室尽一份绵薄之力,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三国志》

不招人妒是庸才,东吴的张昭对于鲁肃很看不惯,在他眼里鲁肃这样的人不可用,只不过是是个年少轻狂之人。实际上和鲁肃的能力如何无关,主要原因是鲁肃的出身,他属于外来户,而张昭则是江东世族的代表。

极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三国志》

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孙权对于张昭的说辞不以为意,他不能只靠江东世族的力量,因为他们并不可靠,孙氏一族也是外来户,要依靠多方面的力量才行,江东世族维护的是自身的利益,这和把自身利益和自己紧密捆绑在一起的鲁肃等人不同,对于这一点江东之主孙权很清楚。

鲁肃在三国演义的性格特点(演义中憨厚老实的鲁肃)(7)

刘表死后,鲁肃向孙权提出应结交刘备共抗曹操,并亲自前往游说。鲁肃在半路上听说刘表之子刘琮已经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向江南方向逃跑,他便改变路线,在当阳长坂坡遇到了刘备,双方达成一致。随后诸葛亮出访东吴,最终促成了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因此也有人说孙刘联合共抗曹操的局面,最开始是鲁肃一手促成的,而非《三国演义》中所说诸葛亮的功劳。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