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礼记.学记和易以思)

【原文】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礼记.学记》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礼记.学记和易以思)(1)

礼记.学记

【译文】所以,有经验有修养的教师,总是善于运用启诱导的方法,那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但不是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他们,但不让他们感觉到压抑;开个端绪,不把道理和盘托出(不能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结果)。引导而不牵着走,就能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和谐);严格要求而不施加压力让学生压抑,学生就不视学习为畏途(师生关系融洽);开个端绪而不和盘托出,就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教与学的关系和谐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不视学习为畏途,学习时便能独立思考,这才算善于启发诱导了。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礼记.学记和易以思)(2)

和易以思

【启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学记》中阐述的重要教育教学原则,也是有效的教学策略。首先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好的教学应做到“道(导)”、“强”、“开”三点,而不可“牵”、“抑”、“达”,接着指出这样做就会出现“和”、“易”、“思”的教学局面,最后得出结论“和易以思”オ能称作善教。全文只有45字,言简意赅,结构谨严。

“道(导)”、“强”、“开”三点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点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价值;“弗牵”、“弗抑”、“弗达”是教师对学生主体的关怀,是教学人本思想的体现,是教师师德修养和教学智慧需要达到的境界。师生关系亲和,教学默契,效率就高;学生学得容易,兴趣浓,收获就大;教时留有空白,让学生有宽裕的时间体悟,学生有思考空间就会变得睿智。这些好的教学策略,对教学实践指导意义极大,其教学理念应该得以继承发扬。

《学记》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倡导的是启发式教学,旗帜鲜明地反对注人式教学、 填鸭灌肠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圣人孔子在他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该理念上承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孟子的“引而不发”和“自求自得”内涵一致。例如“道”“强”“开”就是对“引”而言,“弗牵”“弗抑”“弗达”就是对“不发”而言,“不”什么、“弗”什么,目的在于让学生“自求自得”,发展其独立思维能力,方可培养出“举一隅”能“以三隅反”的智慧学生。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礼记.学记和易以思)(3)

教师的“道”“强”“开”,并不是说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唯一主体,教师是教学节奏的控制着、教学方案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关键是要做到“弗牵”“弗抑”“弗达”,教学中教师不能包办一切,而应当把学生摆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去,相信他们具有自觉主动的意志表现和独立思考的创造能力。

《学记》强调“弗牵”“弗抑”“弗达”的思想意蕴深远,历代儒家明贤也都从学生的“自”字做文章。元代杰出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吴澄说:“故其教而晓喻之也,但引导其后,使之自进,而不以力浊之以速其进,则受教者不至于乖戻;但激励其志,使之自能,而不以力迫之以速其能,则受教者不至于艰难;但开发其端倪,而不尽言以直透于底里,则受教者必须致志而自得之。”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礼记.学记和易以思)(4)

行思共育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点出文章要义“和、易、思”,文章主旨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如前文说“时观而弗语”,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自由,“弗牵、弗抑、弗达”让学生自由思考体悟、自由行动实践,教学重点落在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行与思”的能力,教学方可达到“和”“易”“思”理想境界。《学记》这一章阐述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学习知识与学习态度、情感、意志的关系,揭示了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了灵活的教学策略,充分放手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行与思。

【欢迎关注我,相观而善】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礼记.学记和易以思)(5)

欢迎关注行思共育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