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的十本必读书(这7本书初读觉得一般)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圈子里的人,彼此气场都差不多。

其实人和书的缘分也是如此。我们能在读完一本书后觉得喜欢,是因为它的内容恰好像一颗我们跳起来就能摘到的苹果。但正如苹果多结在高处,需要攀爬采摘一样,有些书虽属上乘佳作,但需要有一定阅历和理解能力,才能领悟它们的妙处。

阅历和理解能力提升到新的层次,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好在,你还可以再次拿起曾经丢下的书,没准这一次,你会连连叫绝。

今天,和大家分享7位“书米”与一本佳作的重逢故事。

1.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推荐的十本必读书(这7本书初读觉得一般)(1)

“书米”@拂晓 推荐:

大学时读过,只记得《罗生门》、《地狱变》,阴惨惨中透着一股邪魅妖异,说得直接,有点变态。

人到中年再拿起这本书,《竹林中》的多角度叙事梗,虽然已被现代小说电影玩到泛滥,但100年前应该算是开山鼻祖吧。

《罗生门》里为了不饿死,人能够无耻到什么程度?如果不会饿死,只是为了多挣点钱去作恶是不是更可恨?可反过来,为了不饿死的作恶难道就应该被宽恕吗?要么死,要么作恶,你选哪一条?残酷到极致。

联系到今天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三聚氰胺奶、失效疫苗等等事件,争夺利益(包括命、财、名)正是人性中不得摆脱的。 早中晚期名家译本有鲁迅、娄适夷、林少华版(收录篇目略有不同)等等,对照读来,相映成趣。鲁译的洋气令我想起谷歌翻译,娄译易读,林译精炼有古韵。 芸芸众生像。“……现在这般画师,全不懂丑中的美嘛!”

2.钱钟书《围城》

推荐的十本必读书(这7本书初读觉得一般)(2)

“书米”@小Q 推荐:

十几岁的年纪,受各种名著推介和各种舆论的影响,第一次接触《围城》这本书。年纪懵懂,看不懂其中的内涵和隐喻,只是故事情节,所以其实并没有读完。

再大一些,又听朋友滔滔不绝说起书中描绘的真实和人物的各种面貌,又开始好奇,带着一探究竟的心情重新读起来。这一次,认真了许多,开始看到故事情节背后的人心和世态。

上了大学,在室友的书架里也扒出了这本书,泛泛又看了一遍。这一次,看到了所谓金漆的鸟笼,外面的想进去,里面的想飞出来。开始思考感情和婚姻这个离我有点远又有点近的问题。

现在,偶尔还会翻出来看几页,回味一下。其实,书中的主题和象征是很丰富的,放在各个层面都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是值得多次阅读的一本经典。

3.王小波《黄金时代》

推荐的十本必读书(这7本书初读觉得一般)(3)

“书米”@秀秀 推荐:

初读时年纪小,只觉得一部读不懂的奇怪世界,带着一点粗俗和平常。年纪越大,越读他,越读出来作者心中的理想,不羁,梦想和生活。这个世界被构造的毫无瑕疵,是小说界的典范之作。接下去的日子,还值得继续读下去。

4.本哈德·施林克 《朗读者》

推荐的十本必读书(这7本书初读觉得一般)(4)

“书米”@梵天 推荐:

太早接触《朗读者》并不是一件好事。与看周星驰电影一样,小时候只记得有笑点,长大后再看又多了几分感动和感悟,只能说是因为当时阅历不足吧。

《朗读者》包含的少男熟妇性爱,对纳粹罪行审判,对全民沉默的深思以及女主为掩饰不识字的羞耻而认罪的复杂情感…… 初读只会对男女性爱感兴趣(别问我为什么,当时正青春)和对审判纳粹激起自己自以为是的正义感。

后来长大再翻阅,却看到那场审判不过演戏,所为纳粹罪犯不过演员,好让其他纳粹时期沉默的“无辜”民众推卸责任,获得心理上的安慰。沉默也是一种罪行,不作恶不代表正义。纳粹行为是疯狂的军人和软弱沉默的人民一起造成的恶果,人人皆有罪。作者揭疤太狠了点。 对主女和男女除了性爱,大多是朗读的描写。这一暗线与审判纳粹的明线交织。

一个人为遮掩自己不识字的羞耻而不惜一切,起初不解,后来又觉得人何尝不为自己所注重的事而不顾其他,而且往往是自己的短板。可能这也是人性吧。人性不一定是善,但一定是复杂。 还好后来又遇见此书,没错过你的精彩。

5.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恶童日记》三部曲

推荐的十本必读书(这7本书初读觉得一般)(5)

“书米”@热地忧妍 推荐:

《恶童日记》用儿童的视角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复杂,亲人的无奈与自私,看似邪恶的人有时却有闪烁出人性的光辉。“我们在日记中只写真话”,纯叙述的表述,让人以为一切都是真相,却迎来《二人证据》展示出强烈的孤独感,兄弟间的牵绊。

当你认为这就是真相时,《第三谎言》却再次推翻之前的种种。真相是什么又有什么关系,作者不断讨论着战争、孤独、残缺、遗憾、愧疚、辜负、正义、人性的复杂,深入人心。也许是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也许是插肩而过的路人的故事。

6.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

推荐的十本必读书(这7本书初读觉得一般)(6)

“书米”@像你不曾 推荐:

初中时候第一次看,看完之后,只记得狐狸和玫瑰,只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童话。

后来再看,越来越觉得,它从来不是童话,而是真实,它写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自己的生活中上演;越来越觉得,自己“那时候还很年轻”,不知道有些童话,本来就是写给大人看的,也只有长大后才能看懂。

7.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推荐的十本必读书(这7本书初读觉得一般)(7)

“书米”@心电图 推荐:

第一次知道木心是大学时在陈丹青那读到,于是去图书馆找,就找到了这本书。粗粗一翻,觉得挺平庸的,无甚了了。

隔了很久,无意中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段书摘,好得不得了,仔细看出处,来自木心。木心?是我之前看看就丢下的木心?我立即又找到《哥》,借回宿舍。结果是那天几乎一夜没睡,从未见过如此气息精纯,语言清丽,思维奇峭的文风。

我真想不明白第一回我是怎么了,险些与一位大师就这么擦肩而过啦!

推荐的十本必读书(这7本书初读觉得一般)(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