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金融常识书(在希望的田野上)

文/马汀

我最喜欢的金融常识书(在希望的田野上)(1)

我是一个年过半百才入党的耄耋老者。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前身)起,我就立下要争取做一名共产党员的誓愿。可是,经过三十多年的严峻考验和磨练,直到八十年代才夙愿得偿——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就在我入党前后的八十年代,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开端,我体验了不少意想不到的新鲜事,前所未有的“第一次”:

一是前所未有的职工家属农村户口“农转非”,我家遇到了。

二是作为中学教师,我第一次第一批评上高级职称。

三是作为教师,第一次过教师节。

四是我的家属又作为六十年代“下放”教师,办理了“退职”手续,享受生活补贴。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就是在那新事连连,心潮澎湃之际——1985年,我实现了梦寐以求三十年的夙愿——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可是我的终生誓愿啊!

说到第一次过教师节,有一段小故事令我终生难忘。

一个班的学生,在教师节前一天,送给我一份极普通而又极珍贵的礼物——一根红线串联着56名学生56颗心形卡,每一枚卡上都有一句诚挚的祝辞。学生这别出心裁的贺礼,让我激动不已,难以言表!于是,写了《一串心》一文,略表心意。

又过了几天,是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我又写了我终生难忘的《这一天》一文,和《一串心》一并发表在《淄博日报》上,以表达我对第一个教师节和国庆节的感慨感动之情。短文又引起学生不小的轰动。

还是这一批学生,毕业20年后再聚会,又向我颁发了晶莹剔透的《终身成就奖》奖杯。我把它视为最高荣誉。就是这一串串、一颗颗赤诚的心连在一起,把我牢牢系在这三尺讲台上,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八十年代,我作为迟暮之年的新党员,担负着正常的教学工作和教研任务,尚可得心应手。在那分数第一的年代里,我送毕业班,高考语文成绩,年年名列市属学校前列,曾被评为全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年过半百的新党员,连年被评为市局、本校两级“优秀党员”,并被聘为“党风党纪监督员”。总算没有辜负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但年近花甲,却经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事件的非常考验。

1990年夏秋,我送完一届高三,正常回头接新高一,是相对缓冲轻松的新起点。

可是,转过年头——1991年3月,送下一届高三毕业班的语文教师褚文峰同志,突然罹患肝癌晚期住院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年仅51岁,正当年富力强的共产党员(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烈士子弟,有22年教龄的褚文峰同志,从3月21日走下讲台,到4月11日不幸去世,仅仅21天!着实令人惊愕痛惜!也让语文组陷入难以应对的局面。

我和褚文峰同为教研组长,面临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独自面对高考在即,只有短短三个月冲刺阶段的高三学生,那是一刻也不能耽误!我作为党员、教研组长,只能挺身而出,临危受命,怀着沉痛的心情,放下新高一,再接高三毕业班。

可是,我所面对的是新学生、新搭档(另两个班的任课老师是第一次送高考)、新编复习资料,实在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我们只好迎难而上,日夜奋战,加班加点,总算完成了一场艰苦的攻坚战。

更让我难以释怀的是,到了当年年底,1992年元旦前夕,我和历年一样,收到许多学生的贺年卡。但其中有两张特殊贺卡,让我受之难处,却之不恭!

寄卡人,是当年夏季高考离校的高三女生齐淑惠。

两份贺卡——

一份是,给我这个只教了她短短三个月的语文老师。

另一份则是,让我代收教了他们将近三年而突然去世的语文老师褚文峰同志的。

我拿着后一份非同寻常的贺卡,心情沉重,五味杂陈,不知所措!我该怎么处置?!

思忖再三,我想到借助当地媒体,转达学生对英年早逝的褚老师的“一分敬意,一份悲哀,一份怀念。”表达我和学生对褚文峰同志共同的痛惜、怀念和敬意。

为此,《淄博日报》记者登门采访,于1992年元月4日,刊发我的《永远保存在我们心中》一文,特意加“编者的话”说:“她(齐淑惠)请此文作者、现任老师马汀同志代为保存这张寄托了无限怀念之情的贺卡。她在贺卡上写道:‘褚文峰老师,为了我们,为了事业,花开又花落。凄清的身影,是一种蓬勃而不是干枯。安息吧,褚文峰老师!”此按语深切地揭示了我和学生对褚文峰同志的共同心声和错综心境,真让我终生难忘!至今想起来还是沉痛不已。

也许是由于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和沉痛心情,超出了年近花甲的负担,此后不久,我曾出现过短暂的“失忆”状态(脑血栓前兆)。从此,便和吃药、打针、住院打起了交道。最后,不得不提前半年“内退”。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但,我一贯认为,人不能无所事事,这是养生之道。教师可以退休,党员不能退休,这是政治生命的底线。于是,在退休之后,我曾先后在《淄博声屏报》社干过四年资料员,当过校外辅导员(本校,孙子所在小学),重回校园做过两年督察员……

就在这个时候,一辈子与金融工作无缘的我,与金融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借助我的老学生,时任中国金融作协理事、山东金融作协常务副主席柴洪德同学,和至今未能谋面的时任中国金融作协副秘书长贾善耕先生,与山东金融文学创作中心挂上了钩。

我最喜欢的金融常识书(在希望的田野上)(2)

我最喜欢的金融常识书(在希望的田野上)(3)

我最喜欢的金融常识书(在希望的田野上)(4)

我最喜欢的金融常识书(在希望的田野上)(5)

作者简介:马汀,原名立志,生于1933年10月,淄博市张店区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今山师大)中文系。从1960年起先后在淄博六中、十一中任语文教师。淄博市首批获得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先后发表教学论文、散文、诗歌等200余篇,个人先后出版散文集《杂记与漫谈》《打磨子轶事》《农民杨玉宽》《晚霞集》《牵手集》《冬天里的收获》等。

壹点号 柳泉金融文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