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常识500条 古人官职的8个冷知识
网络版本 步辇图
01
若是在古代,
你“骂”某人为鸟官,
对方不但不怪罪你,
说不定还能给你一个吻。
在古代,
“鸟官”一词并非贬义,
也不是骂人的话,
早在远古时期,
因为图腾崇拜的原因,
很多官名都是以部落图腾的标志命名的,
以龙为图腾就叫龙官,
以鸟为图腾就叫鸟官。
据《左传·昭公十七年》,伏羲氏时,掌管百官的官员叫“龙师”,就源于龙图腾。
后来又有青龙官、赤龙官、黄龙官等等,
明代锦衣卫指挥使的官号就叫“青龙”。
“青龙”不但是锦衣卫的老大,
其武器也是大内最厉害的。
一个宝盒,
里面藏着十四柄精钢宝刀,
其中八柄作为审问之用,
另外五柄专门用来杀人,
一杀违旨抗命,
二杀干政弄权,
三杀贪赃枉法,
四杀通敌叛国,
五杀同袍相残,
最后一柄也是用来杀人,只不过是执行任务失败后自杀用的。
《魏书》记载,北魏时期,
道武帝拓跋珪仿照古法,大封“鸟官”,
其中一个官名叫“凫鸭”,
是各机关供差遣或者传递文书的人,
也就是专门跑腿打杂的小公务员。
为何叫他们“凫鸭”呢?
凫鸭者,野鸭也,既能飞又能凫水,而且速度都很快,用“凫鸭”作为这种公务员的官名,再贴切不过了。
仍据《魏书》,负责检查、巡视工作的“伺察者”叫“白鹭”。
白鹭“延颈远望”,眼睛厉害,望得也远,是这些官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叫他们“白鹭”。
值得说明的是,
北魏初期有两套并行的行政体系,
也就是内朝和外朝,
并非所有官员都用鸟命名,
用鸟命名仅限于内朝官员。
02
除了龙官和鸟官,后来又出现了用一年四季封官的现象,
比如尧舜时期的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以及以天地命名的天官、地官。
据《周礼》,“廷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
后世还有称吏部官员为天官的,源于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吏部为天官,吏部尚书叫“吏部天官”,还有把刑部尚书称为天官的。
03
如今的保姆虽然不至于社会底层,
基肯定不如公务员。
但在商朝,
如果你是个保姆,那么祝贺你,
你已经爬到了“官儿链”的高端,甚至顶端。
商朝时期,“保姆”是很高很高的高官——当时国王手下的最高官员,是“尹”和“保”,又叫“相”。
“保”即“保姆”,
“姆”的意思是“女师”,
最初为贵族家庭的保育人员,
带孩子的。
尤其是能够成为王的保姆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非王的心腹莫属,这种心腹,往往能“混”为匡辅大臣。
04
官僚官僚,官即是僚,僚即是官。
“官僚”这个词,也源于商朝。
实际上,
“官”和“僚”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字,
为何扯到一起了呢?
“僚”是“寮”的通假字。
据《说文解字》,
“寮”(燎)的意思是“烧柴祭天”,
被引申为政府部门的名称,
是因为政府部门在昏暗的屋里开会时,
需要烧柴来照明——那时既无蜡烛更无电灯,
唯一的照明方式就是烧柴。
“寮”通“僚”,
“群官为僚”,
“官僚”就是这样来的。
商朝时期,
政府机构分为两大系统,
一个是掌国事的“卿事寮”,
一个是掌神职的“太史寮”。
05
皇帝和丞相,
哪个权力大?
这还用问吗,
当然是皇帝权力大啦,
老子天下第一嘛。
但在西汉初,
恐怕不是这么回事。
众所周知,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是秦始皇建立的,
但皇帝纵有三头六臂,
也无法包揽一切,
他便建了一套政府班子替他分担繁重的工作,
主要由文官系统和武官系统组成,
设丞相为文官系统首领,
太尉为武官系统首领。
汉朝基本承袭了这一套,
丞相的地位最高,
权力最大,
而丞相府是国家的领导机关和决策机关,
议政时皇帝也得去丞相府,
而不是丞相去皇帝那里。
感觉丞相是“主人”,
皇帝是“客人”,
既然这样,那就“客随主便”啰。
更牛的是,
丞相府不但是国家行政管理中心,
相府所有工作人员的任命,
都是丞相说了算,
哪怕他安插的全是自己的亲信,
皇帝也无可奈何,
丞相的意见和决策,皇帝也得乖乖地听。
之所以会这样,
是因为丞相府的官员班子成员,
只听命于丞相,在丞相府里,
皇帝的话都不好使。
如果他想,
丞相完全可以把皇帝架空。
06
如果你身处汉武帝时代,
想当官可以,
但最好别去当尚书,
除非万不得已,
仅仅为了挣口饭吃。
汉武帝初期,
尚书可不是什么大官,
是管文案的,
具体负责为皇帝拆文献的封泥。
就像现在,
你收到一封信,要把它拆开来读,
尚书便是那个专门替你拆信封的。
那时候的文献,
可不像现在是写在纸上,
而是刻写在竹片上的,
刻写好后用绳子系紧,
然后用泥封住绳结,
并在泥上盖印,这叫“封泥”,
目的是防止竹片被人打开。
但到了皇帝这里必须打开,
皇帝老儿当然不屑于亲手去拆封泥,
便设了一个“尚书”的官职,
替皇帝干这活。
当时叫“尚”的官,
除了尚书还有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
顾名思义,
都是些管吃管穿管铺床叠被的,
身份和地位都很卑贱。
不知道机构臃肿的现象,
是不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后来,尚书成了皇帝的心腹,
身份和地位才有所改变,
尤其是东汉光武帝刘秀,
觉得丞相的权力太大了,
非剥夺一部分不可,
以便强化皇权,
便搞了一个尚书台,
让高官担任尚书,
尚书便变成了行政官员,
而且权力很大。
07
后来人们还认为,
“宰相”是仅次于皇帝的国家二把手,
但至少在唐朝,
这个认识是错误的。
众所周知,
唐朝的宰相之多,
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
尤其是武则天统治时期,
她在位十多年,
先后任命了七十多个宰相。
好像有点风水轮流转的味道,
其实不然。
因为唐朝的宰相,
常设的很少,
大多是临时性的——皇帝临时委派一个人担任具体职务,
负责某方面的工作,
那个人便是宰相。
所以在唐朝,
担任过宰相的数也数不清,
尤其是中期以后,
这种临时宰相更多,
而且越来越多,
甚至到了有时候宰相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大群的地步。
08
虽然自古就有“使职差遣”的现象,
但唐代为盛。
所谓“使职差遣”,
是指临时派遣某个官员离开原来的职守去执行各种使命,
通常是一些紧急复杂的使命,
而且被临时派遣后不再理本司日常事务。
比如你的本职是公安局长,
临时派你去检察院做事,
那么公安局的日常事务你就不要管了。
唐代有很多这样的使职,
比如礼仪使、南选使、吊祭使等,
这种临时性使职,
可以由任何机构的官员担任,
事情办完后向中央复命。
安史之乱后,
这种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
比如我们熟悉的节度使、采访使、观察使、黜陟使、安抚使、转运使、盐铁使、租庸使等等,
多达几十种,都是差遣官,
大多由宰相和其他高级官员兼任,
这种使官一来,
意味着原主管官员和机构的职权被剥夺。
“兵部无戎帐,户部无版图,虞、水不管山川,金、仓不司钱谷,官曹虚设,俸禄枉请”的局面,就是这种制度的反映。
一些重要的使职也逐渐形成了固定化和普遍化的倾向,
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节度使和采访使。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宦官系统的枢密使,
也是这种制度的产物。
枢密使是负责统帅全国军政的高官,
本与宦官屁相干没有,
始作俑者是唐代宗。
唐代宗于永泰年间置枢密使,
“以宦官为之”,
于是,
这种阉货就一跃而为了掌管“接受朝臣以及四方表奏并宣达帝命,
参赞军机”的高级官员,
权力极大,
开了唐代宦官干预朝政,
甚至操纵君主废立的先河。
唐昭宗时,
由宦官担任的枢密使权力更大,
到了“直接指挥公事、
侵夺宰相权力”的地步,
唐昭宗忍无可忍,
借朱温之力“尽杀宦官”,
并改用士人为枢密使。
朱温称帝后,
不但把名称改为崇政使,
这个职位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担任的,
非他的亲信大臣莫属。
后唐建立后,
枢密使的名称才得以恢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