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重振北派山水(洪忠佩沉静的山野)

南昌重振北派山水(洪忠佩沉静的山野)(1)

作者简介

南昌重振北派山水(洪忠佩沉静的山野)(2)

洪忠佩:江西婺源人,鲁迅文学院结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理事,江西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发表散文、小说等作品三百多万字。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青年报》《青年文学》《北京文学》《文学界》《四川文学》《湖南文学》《创作与评论》《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等,多次获奖并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多种选本,出版散文集《影像·记忆》《婺源的桥》等多部。

婺源乡村的富庶,不仅体现在山野田园,连雨水也特别地多。隔着裔村路亭的檐水,刚才还在雨雾中的五龙山瞬间不见了,只留下茫茫的一片。我一路担心的阵雨,还是遇到了。雨,落在亭瓦和树叶上,滴答滴答地发出不同的声响。好在,阵雨不长,半个时辰左右就随着云团走了,留下的只有空气中的潮湿,以及山路上的水凼与湿滑。路边,一尊尊石人石马的雏形,斜斜地躺在水坑口,路边的石场已被灌木和青草遮蔽,铁锤与钢凿的雕琢声,在遥远的年月沉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蝉与鸟竞相的鸣唱。雨水洗过的林相,看起来过瘾,放眼都是一片片泛起的亮绿,风一吹,宛如山野的百叶窗。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山坞里冒出了一团白白的雾气,随着亮亮的绿飘飞。这样的景色,足可以醉心。山景再美,进入山坞,我的脚步不由迟疑起来。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稻绳。尽管,我的裤腿扎得紧紧的,还是疑心有蚂蝗钻了进去。五龙山上的蚂蝗(山蛭)比水田里的蚂蝗(水蛭)要长得多,它身体的黑黝湿滑,决定了它对人体侵害的悄无声息。对五龙山上这种嗜血成性的软体动物,真的是防不胜防。吃过苦头之后,我才知道蚂蝗的厉害。蚂蝗比毛辣(毛毛虫)还要可怕,毛辣蜇到了,疼在明处,而一但蚂蝗粘上了,却是吸血与麻痹。为了消除钻在小腿的蚂蝗,手拍、烟烫、火燎都尝试过。可怕的是,蚂蟥黏到小腿上开始吸血了,你还浑然无觉。若是细看,在路边的草叶上就能发现蚂蝗黑黝的身影。

眼不见,将为净。有时,看见了,反而身上会气鸡皮疙瘩。

荒草簇拥的石板路,路边除了野生的茶丛,秀气的灯芯草,挺拔的芭茅,还有缠绕的茶菩藤、萝嘟藤。山岭,虽然是青石板砌的,有些路段早已损毁了。随着山谷与山体蜿蜒伸展,荆棘、檵木、金樱子,以及弥猴桃藤交合一起,自然生成了路上的绿荫。檵木花小巧,白里透黄,一穗穗的,花比叶还盛;金樱子花花蕾紧结,盛开的平展,宛如白瓷小碟中托着金黄的花蕊;而弥猴桃藤呢,还结着绿豆大小的芽苞与果柄。清新的草木气息里,盈盈地溢着淡雅的檵木花与金樱子花的芬芳。贴着山谷而淌的涧水,也只能听见潺潺的水声,却不见水影。山里的阵雨来得快,天放晴得也快。阳光一照,又是往上登山,身上开始汗津津黏糊糊的,草上的雨水把裤腿与鞋也打湿了。香樟、枫香、楝树、枞树(松树)、杉树、毛竹,以及高低不一的灌木,组成了五龙山山脚的林相,山腰则出现了粗长的老藤,高耸的栗树、枥树、槠树、檀树。骑在路上的岭脚亭、半山亭、辛苦亭,虽然都是青石砌的,却梁朽瓦落,破败得不成样子,有的己经坍塌得不成光景,石缝里长满了石韦与爬山虎。当地人称上山的岭为廻岭,足可说明曲折环绕,峰回路转。有的岭上,横着荆棘、腐丫、段木,有的还淌着一层从石缝里流出的水,自然,原始,寂寥。转到山涧,就有了突兀的青石与跨涧的石桥,就有了随石而淌的涧水,还有流泉与飞瀑。这样的涧水,仿佛是从树的根部和石缝中滤出的,清冽,透澈,无时无刻让我都有俯身畅饮的冲动。在半岭的地方,早年还有山民人家,如今残基上都让荒草覆盖了。山上的莲花庵呢,原先供奉石胎泥塑菩萨的庵堂,也是杂草丛生,成了一片废墟。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庵中还有为过往路人烧茶济茶的。曾经的茶香己成往事,路边的野茶正在抽芽。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廻岭也是进出婺源的主要通道之一,也算是“官道”了,怎么说荒就荒了呢?

昨夜与裔村种山的老林约好,中午赶到他的山棚吃昼饭,即便是遇到了阵雨与蚂蝗,我还是喘着粗气按时赶到了山腰上的山棚。一只黑狗蹲在山棚门口,警惕地看着我,狠狠地吠了几声,似乎我有偷它家主人东西的嫌疑。我叫了二声老林,狗也跟着吠了二声,还是没有应声。山上沉静,我的叫声,以及狗吠都似乎有回音。老林不在,我只好耐着性子坐在山棚前的树兜上等。

铁夹,生了锈色,我仍然能够感到齿的锋利。绷紧的弹簧松了,夹齿像两把锯的锯齿交合在一起。通常,这样的状况若在山上,中间应夹着一只豪猪(刺猬)、野兔,或是獐子麂子的脚。同时,铁夹听得最多的还应是这些生灵的哀鸣。然而,它们却一个挨着一个,堆在门口的石凳上无人问津。石凳的两头,竹叉倚在山棚的木板墙上,竹叉上横挂着一根竹笐,竹笐上晒着风干的三只野兔、二只山鸡,还有一串蚧(蟾蜍。当地以惊蛰为期,惊蛰前是珍肴美食,惊蛰后说是有毒,就不能食用了)。稍靠边一点,算是柴舍吧,一段段劈开的柴火码得整整齐齐的。约莫过了一刻钟左右,老林从前方的树林里钻了出来,他抬头见我坐在树兜上,还是有几分意外。狗反应迅速,立马摇着尾巴迎了上去。

老林的棚里极其简陋,杉木板铁钉钉的木板床,小饭桌小板凳也是,炊具只有泥炉、铁锅、钢精锅。老林是山下的裔村人,他在山上种山已经好几年了。没想到,老林叫我去他山场转圈的工夫,昼饭就煮好了。他变戏法似的弄了酒糟竹鼠、煮香菇、炒水笋,还要一碟辣椒酱。我登山不喝酒,老林拽住我,还是给我倒了一杯白烧(谷酒)。

老林笑了笑说,饭还在炉上煮着呢,先喝一杯,去湿。

我看到老林有一道疤痕的手,好奇地问他上山是怎么对付蚂蝗的。老林笑着说,有吗?好像没有。如果连蚂蝗都怕,就不能在山上种山了。倒是听父亲说过一个对付蚂蝗的土办法,往脚上涂些烟筒屎(抽黄烟留在烟筒里的烟油)就没事了,至于效果怎样,也没试过。

喝了酒,老林就欢喜和我讲古,说裔村的祖先是越国公汪华,村中的汪帝庙与正月“迎十八”的风俗,都是最好的诠释。俗话说,自古名山皆有寺,五龙山也不例外。山下的钱塘寺与净慈庵,己很难找到踪迹了,只留下一些残基与断续的传说。这些,都是五龙山与裔村自然地理之外的又一源头。其实,老林所说的汪帝庙、“忍庐”老屋、禁止岭、石拱桥、水碓,我都一一去看过,而留存他记忆中的人文景观诸如关帝庙、七层塔、文昌阁、崇本堂、上店下店、上门下门厅屋等等,是拆的拆,倒的倒,只能给我留下一个唐末建村的村庄影子,以及一个远去村庄的想象空间了。

老林年龄长我一肖,人实在,他一定要撂下手中的事陪我上山,被我婉言拒绝了。老林用镰刀给我削了一根木棍,说是上下山杵着防滑,万一碰到没毛的(蛇),也好有个帮手。

近几年,我找到了贴近乡村自然的方式,把时间几乎都花在了田野调查与山野徒步上,每年徒步保持在3500公里以上。实际上,我在不同的年月的不同季节都登过五龙山,山上的杜鹃林与山楂树所处的位置都一清二楚。五龙山也不是没有热闹的时候,比如挖笋的,采茶的,砍竹砍树的,还有摘山楂摘猕猴桃的,都碰到过。更早的年代,山上的半岭、万洋庄还有几家住户。不像现在,我今天上山连人影都见不到一个。我记得与老林就是前年在廻岭偶遇认识的,当时他是在山上砍杉树,说是为父亲准备寿料(棺材木料)。

龙,在民间一直是一个神秘的符号。而五龙山的山名,旧志上很明确:“山高大岩险,尽日云烟,状如五龙起舞”,应是属于象形吧。地方志上说,婺源境内的山脉是起源于中国三大山脉之一的南干山脉的分支,它从浙江开化的大举源、古田山入婺源境至石耳山、大鳙山。然而,五龙山与石耳山大鳙山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一直怀疑前人在说南干山脉的分支从浙江开化入婺源境时,是否将五龙山遗漏了,却苦于还没有找到精准的依据。箬叶与杜鹃,仿佛是五龙山山腰之上的植物标识,越往山岭上行进,箬叶与杜鹃就越多。箬叶叶面宽大,杜鹃花花朵硕大红艳,满山遍野。走到风洞(廻岭洞),就到了婺源与休宁的分界线,走过洞口,手机就显示安徽的信号了。洞是青石砌成的,呈拱形,洞顶和洞壁的青石匾额上,分别刻有“挹峡”、“南干挹峡”的字样。我想,这石匾刻着的“南干挹峡”的南干,是否与南干山脉是一种对应?如果是,婺源编辑地方志的先人真的是把五龙山遗漏了呀。

风洞洞顶潮潮湿湿的,有水滴在不停地滴落。洞口处不仅有石块被挤出,还挤出了缺口,仿佛洞顶有随时坍塌的危险。相对于洞外的阳光,洞内就显荫凉幽暗了,时时都有风呼呼地从洞口灌进灌出。

植物的神奇,让我惊异。廻岭洞口有一棵碗口粗的五谷树十分繁茂,叶的形状似榆钱,花开得细绵。相传五谷树结的果实年年形状各异,有时像小麦,有时像水稻,有时像高梁,有时像谷子,有时像荞麦,遗憾的是,我在春日只能见到五谷树宛如飞雪的花,却无缘看见形如粮食的果。面对神奇的五谷树,我想它在野生的本性中,散发传递着的应是人间烟火的田园气息吧。上五龙山莲花顶的路,就隐在五谷树的背后,由于草木茂密,很难发现找到路径。山土松软,却易滑,我向山上行进还需借助路边的植物攀援。一路上行,返身回眸,方才发觉自己是在杜鹃花的花海中穿行。杜鹃花红的妍丽,紫的素雅,一树树簇簇怒放,蓬蓬勃勃,盛开得近乎奢侈。登上莲花顶,忽然开阔平敞了,有碑刻标着“饶河发源地”(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之一,全长302.47公里,流域面积为15429.11平方公里)、“东经118°01′29″”、“北纬29°34′19″”、“海拔高程914.20米”等内容。这样的一串数字,仿佛铭刻着地理与时光的温润。五龙山主峰海拔1468.5米,莲花顶离主峰还有500多米的高度……

连绵隐秘的五龙山,是耸立在婺源东北部与休宁接壤的山脉,往大处说,五龙山还是赣晥二省的界山。

东方散文 敬请关注dfsw123456

投稿邮箱:dfsw123456@163.com

南昌重振北派山水(洪忠佩沉静的山野)(3)

东方散文为纯文学微刊,依托东方散文杂志,面向全国作家,尊重名家,不薄新人,展示最真最美的文字。

南昌重振北派山水(洪忠佩沉静的山野)(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