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所高校更名大学有新消息(这些高校正在崛起)

近日,南宁市召开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会,称2023年将积极推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专升本工作,推动南宁学院升格为南宁大学,支持南宁学院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加快打造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高校升格”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为了追求更高的办学水准,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支持,不少专科学校都在努力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大学”,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以及优质生源报考。

不过,在更名的一众“学院”中,并不全都是专科院校,其中相当一部分本来就是本科高校。他们又为什么热衷更名呢?这些学校值不值得博士就业选择呢?

01 学院和大学有什么差别?

说起某某学院,不少人第一反应这是专科院校,这就是大众的误解了。学院和大专并不是对等的概念,很多以学院命名的高校都是本科层次。所谓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严格来讲,本科学院与大学在定义上其实没有本质区别,根据教育部的具体规定,学院和大学的主要不同在于在校生规模的大小,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大学的全日制在校生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

不过,学院与大学在实力上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学生培养层面,有博士点的大学数不胜数,而有很多学院连硕士点都没有。学科层面,命名为大学的高校需要拥有三个以上的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而学院只需拥有一个。师资方面,大学要求50%以上老师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人才应达到20%,正教授级别职称不低于100人,而学院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不低于30%即可。

因此,虽然学院与大学并无高低层级之分,学院更名“大学”的举动也算不上“升格”,但更名这一手段,确实能让学院收获更多优秀考生与人才的青睐,开拓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是提升办学水准的有力举措。

02 一批学院积极推进更名“大学”

今年以来,传出更名消息的学院就不少。

上海体育学院

2月8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拟向教育部申报2023年度第一批本科学校设置事项的公示》,市教委拟按程序提请上海市政府向教育部申报上海体育学院更名为上海体育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2月10日,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2023年度第一批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的公示》,拟向教育部申报福建工程学院更名为大学。

蚌埠医学院

2月13日,安徽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3年度第一批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的公示》,拟向教育部申报蚌埠医学院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2月27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2023年第一批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的公示》中,拟向教育部申报浙江科技学院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

嘉兴学院

2月27日,在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2023年第一批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的公示》中,嘉兴学院也拟申请更名为嘉兴大学。

南昌工程学院

2月28日,南昌工程学院“更名升大”办公室召开新学期工作会。会议要求,全体成员要协调好部门及“更名升大”办工作,继续集中办公;要加强与对接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工作进展;要关注发展动态,深入调研学习。

宁夏师范学院

3月16日上午,宁夏师范学院副校长钟正平一行到甘肃政法大学调研更名大学工作。两校办公室、党委教师工作部、发展规划处、科研处等部门有关工作人员就更名大学接受评估进行了深入探讨。

齐齐哈尔医学院

3月17日,齐齐哈尔医学院召开了医科大学更名建设推进会。参会各单位负责人对标《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结合部门实际情况,交流了2023-2025年的建设规划,并对《齐齐哈尔医学院争创医科大学建设方案》(讨论稿)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天水师范学院

3月17日,天水师范学院更名大学工作推进会召开。校长汪聚应肯定了更名大学各项工作取得的进展,同时强调,全校上下要充分认识更名是学校的大事、要事,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要全力确保“十四五”更名大学目标的实现。

太原师范学院

3月21日,太原师范学院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高水平建设 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会上,副校长马培生详细解读了《太原师范学院更名太原师范大学工作方案》。校长梁卫国指出,当前,太原师范学院锚定更名大学、博单建设两大目标任务,加快改革创新、着力内涵式建设,以党的建设、育人成效、人才队伍、专业学科、社会服务能力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高质量。

湖北医药学院

3月27日,湖北医药学院召开校纪委全委扩大会议暨纪检监察干部学习教育推进会。代管校纪委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云甫出席会议强调,当前学校“大学更名”“申博”“教学评估”等重点工作,要分类督导落实。

安徽科技学院

3月28日,安徽科技学院召开专题会议推进更名大学工作。校党委书记蒋德勤表示,学校的更名大学工作成功纳入安徽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为更名大学工作奠定了基础。他同时指出,2023年是更名大学攻坚年,要全面落实《更名大学五年行动计划》。

贺州学院

3月29日,据贺州学院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全面深化清廉学校建设部署会议的可知,2023年是该校全力推进学校更名、申硕、80周年校庆等工作的重要一年。

常熟理工学院

4月6日,常熟理工学院发布公示《关于“常熟理工学院更名为苏州工学院”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公示》,称“为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校拟将校名更改为‘苏州工学院’。”拟将校名更改为苏州工学院。

……

03 学院值得博士就业选择吗?

对于博士人才来说,毕业后进入高校就职是大多数人的不二选择。在求职高校的选择中,学校层次、地域、待遇、平台等等因素是大家的重点考虑对象。一般来讲,能够进入985、211、双一流是大多数高层次人才的梦想。即使进不去顶尖高校,也会将目光瞄准一线、二线的优秀一本,很少会对普通二本或层次更低的高校感兴趣。

而上述以学院命名的高校中,大部分都是二本,一本院校很少。由于在名字上就吃亏,更不受高层次人才欢迎。那么,这些学院真的完全不值得博士就职考虑吗?其实没这么绝对。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博士毕业去普通二本高校当老师,以后事业就毁了吗?”,受到了不少读者的关注。提问的同学本硕211,博士毕业于985院校,有机会去西部211,但因为个人原因想去一个二本高校当老师,担心以后的科研事业就毁了。

两所高校更名大学有新消息(这些高校正在崛起)(1)

图源:知乎

在几百条回答中,有不少选择普通一本、二本院校就业的博士现身说法,在层次不高、所处地域经济不发达的高校的就职体验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差。

一方面,在考核方面。诚然,这些高校在科研资源和生源上与高层次院校没法比,但同样的压力也没那么大。众所周知,现在“非升即走”在高水平院校中已经是非常普遍的要求了,入职高校“卷”上加“卷”,在学术研究上稍有停滞就很容易被淘汰。但普通二本很少有严苛的考核制度。入职后大家不用疲于应付考核,可以更沉下心来搞学术。

另一方面,在待遇方面。要知道,普通二本或者学院类高校在引才方面是比较艰难的,很少能吸引到高水平人才。因此,一旦抓到一个就会以最大诚意把人留住。小乔作为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见识过不少学院类高校招聘人才的“火热态度”,在薪酬、安家费、职称、其他补贴甚至配偶安置等方面毫不吝啬,说是“砸钱留人”也不夸张。反观一些高层次的院校,因为学校本身的招牌、平台在这摆着,待遇上可能反而逊色一些。

此外,有不少回答表示,选择普通二本高校就职,少了很多内部竞争,学校的各种资源会尽可能的提供给引进的博士人才,反而更容易在自己的垂直领域取得发展。

综上所述,如果是自身学术成果非常能打的博士人才,去冲击更“卷”的高层次院校当然是最好的,毕竟自身实力摆在这里。而对于自身水准中等、偏下或者对待遇有更高想象的博士人才,选择普通高校就职未尝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你认为普通高校值得博士选择吗?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政府网站、各高校官网、 杰青生涯规划、知乎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