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治税时代税务是真的牛(企业端以数治税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方向)

联合发布: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税收研究所,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以数治税时代税务是真的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以数治税时代税务是真的牛(企业端以数治税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方向)

以数治税时代税务是真的牛

联合发布: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税收研究所

毕马威企业咨询

前 言

以数字化形态开展税收征管工作是近年我国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迄今为止,我国税务机关已经做了大量的顶层规划和整体建设,但由于税收征管涉及到税企双方,因此在征管体系现代化目标实现道路上,还需要企业端的税务工作配合衔接,协同发展。

企业端的税务管理在“以数治税”的建设理念指导下,面临怎样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定位、如何发展?现阶段看,主要是缺乏体系化的研究和规划以及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总结。目前,企业端在业务实践中已遇到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更好地支持该领域的建设发展,自2022年开始,我们组织多方专家、学者开展了大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发展研究,结合当前经济环境和企业税务管理现状,共同探讨研究企业端税务管理数字化发展路径问题。报告就专项调研及各方专家的观点意见,综述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研究期间,与实务界专家探讨了企业端“以数治税”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实务界专家结合前期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共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关键措施。

企业端“以数治税”建设发展中的问题

众多企业遇到的问题虽然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但他们的共性特征却更为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税务管理数字化领域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面对统一的税收征管环境变化和相同的经济环境变化等同质性因素时,就会产生相似的问题。报告对领先实践企业所面临的典型发展问题进行了综合总结,主要有以下几项:

企业内部管理者的理解认知不足

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在整体观念上认识到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建设对实现企业端“以数治税”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除了税务管理人员,大部分企业内部从管理层到执行层,再到其他涉税不同角色,对于税务数字化的认知还不一致。而且对于不同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他们对该项目的认知也存在差异。

整体来看,有些管理者尚未充分认识到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和内涵,有些直接执行者尚未明确理解该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工作特点,导致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税务管理数字化的重视程度产生偏差,从而阻碍了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

具体来看,有些管理者将建设的首要目标放在缩减人力、提高效率上,并未考虑税务合规的重要性;有些管理者认为,由于税务的个性化处理很多,或者各地执行口径差异很大,导致税务管理系统建设无法支持税务管理的要求;有些管理者认为目前人工可以处理相关工作,没有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有些管理者认为税务机关会做更多的建设,不需要企业再进行建设。

企业税务数字化不仅会涉及到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财税人员,还会涉及到各业务管理部门和相关的涉税人员。亦如此前领先实践经验中的总结,管理层重视对于税务数字化建设意义重大,反之,思想认识不充分、不一致,会严重影响税务数字化的转型发展。

税务管理数字化建设的资源投入不足

企业在缴纳税金之前,首先应考虑的是企业在履行其纳税义务时的成本,相对于增加收入的视角,企业对税务成本的重视程度较低。同时,税务管理数字化的目标也应当优先考虑合规和效率等问题,其次才是价值创造,因为价值创造过程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容易导致企业端在准备开展该领域建设时,资源配备上相对克制,或者投放不足。

基于上述原因,既便是大型企业,在税务管理升级发展的资源分配上也会存在许多矛盾,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较小的资源投入就能够实现目标,但企业在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资源。虽然税务管理的复杂程度总体上与企业规模成正比,但对于非特大型企业,比如一般大型或者中等规模企业,在处理某些业务时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与特大型企业较为相似,因而消耗的资源也是巨大的。此外,在税务的数字化建设上,资源投入与企业规模也并非完全正向的线性关系,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下,企业经济形势普遍不够理想,导致企业并不会使用大量的资源在内部管理上,从而阻碍了企业税务管理的数字化进程。

税务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方案工具缺乏

税务数字化转型既涉及产品工具的选择,又涉及完整解决方案的适配。除了特大型企业具备充分的业务和技术团队以及相关的资源配备,可以自行开发建设外,大部分企业都需要对接外部供应商,采购标准产品进行应用。

实践中,目前国内市场上针对税务管理数字化建设提供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数量不多,供应能力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尽管许多传统的外部服务机构在技术应用领域非常成熟,具有一定权威,但也存在着缺乏税务专业基础能力的问题。同时,由于该领域还面临着长期建设积累不足,特别是人才的积累和沉淀都较为欠缺,因此,外部服务机构在响应税务管理的复杂情况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也无法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税务数字化解决方案。即使联合专业咨询机构也可能因为双方协同融合不足,从而无法形成一体化的服务能力。而对于个别具备业务和技术综合能力的服务者,因其品牌知名度不够,销售推广渠道少,暂时也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整体供给能力。

税务管理数字化建设缺乏监管支持

如前文所述,作为征、纳关系的一方,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建设是我国税务数字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税收征管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中不能缺席。但目前,税务机关着重开展自身建设,尚未充分重视企业端税务管理数字化建设的价值。在某些急需支持的领域,暂未有所作为,例如:

1

暂未实现发票信息的全面开放。发票作为经济活动中收付款项的凭证,具有承载信息量大,应用场景多的优势,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黏合剂”的作用。然而,目前企业开具或收取的发票,无法获取来自税务机关的全量发票信息,税务机关并没有将全部数据开放给企业,从而大大影响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应用成效。

2

暂未实现直连电子税务局报送数据。由于各地税务机关均未开放“税企直联”接口,因此企业管理税务数字化发展仍差“最后一公里”,无法实现企业纳税的一键申报。据测试如果一键申报打通,与之前相比可以节省申报时间达到90%以上,申报准确率达到100%。

3

暂未开放税务机关风险评估的要点内容。目前,税务机关反馈至企业的都是税务风险评估的结果。虽然企业端风险评估体系与税务机关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对于关键风险点的定位和关注是相通的,公开税务风险点,有利于企业对照改进,从而更好更快的提高纳税遵从度。

解决上述问题的综合建议

针对上述总结的共性问题,结合我国企业税务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以下几方面整体性地解决建议。建议不仅提供给企业税务管理者参照执行,也呈报至监管机关,表达企业端发展的期待,同时还包括高校教育机构、服务机构等第三方组织。以期综合各方能力解决发展中的关键掣肘。

建议监管机关明确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在征管体制改革中的合理定位

在深化征管体制改革的建设道路上,数字税务、智慧税务的建设蓝图正逐步清晰。税务部门在形成税务管理“半环”的同时,也要促进中介、企业形成和完善税务管理的另外“半环”,通过发挥“全电发票”、电子税务局等新技术的“黏合剂”作用,推动税企两端形成面向税收管理的完整闭合“内环”。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紧密联系相关各方,积极推动面向政府和社会管理的税收管理“外环”的建设,从而形成全社会广义的税务管理“闭环”。

在这条发展路径上,除了税务机关外,企业以及参与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服务机构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必须由参与税收活动的相关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够构建完成智慧税务的闭环。如果没有促进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能力的发展,而是单纯地完成税务机关端的建设,希望事前就能够深入到企业交易内部,进行税务动态监管,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就如同空中楼阁。只有共同建设税、企两端,并在提高各自数字化能力的基础上再进行衔接,才能进一步提高双方的建设速度,实现税企融合协同遵从的深化应用。

从这个层面考虑,建议监管机关从政策层面明确推进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建设世界领先的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能力的重大目标,以促进该领域更好、更快的发展。

建议构建我国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的标准方案

根据领先的建设经验总结,可以发现税务数字化建设需要构建标准数据体系,需要做好整体高阶规划等等。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没有成熟的、标准的解决方案。如果企业税务管理具有构建标准解决方案的基础,社会层面又能够构建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方向的标准方案体系,这将有利于大幅降低该领域的建设推进成本,大大提高建设转型速度,快速推进应用落地。

参照财政部门会计数字化相关标准体系建设的经验。建议,由税务机关发起吸纳企业和各专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设计我国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各行业标准体系。标准体系的建设,要充分吸纳前期建设经验,尊重企业税务管理的业务目标特征,以税、企积极融合为原则,设计包括建设路径、数据标准、体系方法等内容的综合体系。

建议积极开展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的工作实践

无论政策是否支持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出于满足监管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都应当大力开展该领域的建设实践。虽然企业在税务管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自身资源不足、外部支持能力欠缺等多方面问题,但等待和忽视都将无法应对监管的快速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甚至可能由于税务管理能力的滞后,从而导致更多、更重大的税务风险。

即使有更好的内、外部支持,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具体执行中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才是正确的状态。只有积极迎接新的变化和挑战,主动了解和开展税务管理数字化建设领域的相关工作,才能更好、更快地达成数字化转型发展目标。

在实践过程中,建议首先要结合自身资源状况客观确定目标,重点在于科学有效地确定可实现目标,不要好高骛远,但也不能太过拘束。其次,合理地选择外部服务机构,一方面,要注重考察税务管理数字化类系统软件与实际业务应用需求的结合程度,以及适应政策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考查外部服务机构的专业和技术融合能力,是否能够从数字化层面提供建设支持。最后,在建设过程中要不仅要注重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的衔接配合,还要注重专业人员和科技人员的衔接配置。只有系统地考虑上述问题,才能够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情况的阶段性目标,达到理想的效果。

建议结合税务管理要求规范税务管理产品

税务管理数字化建设落地过程中,重要的支柱之一就是税务管理系统,各企业结合自身管理需要使用税务管理系统,具体应用中会有不同的侧重,但核心目标都应该是支持税务管理的数字化升级,支持实现税务管理能力的整体提升。基于此,结合税务管理的业务特征,建议在税务管理系统产品设计中,坚持以下建设原则,以确保目标实现。

1税务复杂处理原则,要解决计税过程中的复杂计算,而不能只处理简单场景;

2政策适应原则,要适应税务政策更新快、变化频繁的特点;

3功能解耦原则,要支持随企业不同业务发展、不同规模阶段的对税务管理灵活应用的需求;

4税务风险管理原则,企业经营过程要贯穿税务风险理念;

5共享管理原则,要适应整体发展趋于集中管理的需要,同时关注与地方税务管理体系的衔接;

6数据安全原则,税务处理要收集业务、财务端大量数据,要加强对数据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建议加强税务管理数字化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储备

目前国内企业税务管理人员总体紧缺,在税务管理数字化领域的专业人才更加稀少。随着征管税务数字化及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的发展,对应的具备数字化能力的税收人才需求激增,未来税务部门将需要更多既懂税务又懂科技的复合型综合能力人才。

对于企业内部而言,要积极推进本机构税务管理人员的自身升级,提高对于税务管理数字化的整体认识,提出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人员能力模型。增加数字化领域的培训,推动传统税务人员进行跨学科知识学习。充分调动传统税务人员转型发展的积极性,鼓励税务人员积极关注使用科技能力改进自身的工作,乃至设计解决方案,大胆地提出发展预期。多措并举实现税务人员自身的数字化转型。

对于专业培养而言,要强化高等院校对税务数字化方向的人才培养,在传统税务专业知识体系培养的基础上,增加数字化领域的培养内容。尤其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习,增强实务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对接相关部门、企业,进行实习。引进业界有丰富经验的校外导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剖析和讲解,使学生能够提前了解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典型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

还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具体项目的实施来锻炼学生的能力。总而言之,高等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税收业务的教与学,还要增加对数字信息技术的教与学;在培养计划上,不仅要使学生能够掌握税务方面的实务,还要具备一定的数字信息技术实践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符合未来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发展方向的生力军。

贾俊远

企业税务数字化与管理咨询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企业税务管理数字化前期建设中的问题非常突出,如业务技术衔接不顺畅、缺乏专业化产品、认知不充分等等,这对企业端‘以数治税’的目标实现产生极大限制。解决问题,除了个体企业的重视和关键突破之外,更需要从宏观和整体角度、从持续发展角度,集合发动监管机关和社会各方相关力量共同关注和研究,多措并举,来推动该领域更好更快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其对企业发展和征管体系完善的正外部效应。

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或特定情况而提供。虽然我们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文所有提供的内容均不应被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或法律建议。

©2022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均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相关联。毕马威国际不提供任何客户服务。各成员所均为各自独立的法律主体,其对自身描述亦是如此。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 (中国) 有限公司 —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香港合伙制事务所。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属于毕马威国际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