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语句及感悟 读论语要玩味要熟读

论语经典语句及感悟 读论语要玩味要熟读(1)

书接上回,(可以参看本公号上一篇文章)接着说关于如何读懂《论语》这部经典:古人是如何说?今人当如何做?

【原文】

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 (《读<论语><孟子>法》第三则)

程子曰:“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此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 (《读<论语><孟子>法》第四则)

程子曰:“《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读<论语><孟子>法》第五则)

【原文】

或问:“且将《论》、《孟》紧要处看,如何?”程子曰:“固是好,但终是不浃洽耳。”(《读<论语><孟子>法》第六则)

【水寒说】

“或问”,就是“有人问”。而“或问”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千百年前就有人问,千百年后依然会有人问。尤其是在今天《论语》进入中高考,学生学业负担又如此之重的情况下,一定有更多的学生、老师和家长问这样一个问题。

“且将《论》、《孟》紧要处看,如何?”

程子对此疑问的回答是:“固是好,但终是不浃洽耳。”

这样拣了要紧处来读,总比一点都不读要好很多。所以程子说“固是好”。但话锋一转,程子又说“但终是不浃洽耳。”

所谓“浃洽”就是“融会贯通”之意。朱熹在解读这句话的时候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他说:“浃洽”二字宜仔细看。凡于圣贤言语思量透彻乃有所得。譬之浸物于水,水若未入,只是外面稍湿,里面依前干燥;必浸之久,则透内皆湿。(《朱子语类》卷 20 )

他用“浸物于水”来打比方,说要想对于“圣贤言语思量透彻”然后能够“有所得”,就要“必浸之久”,才能“透内皆湿”。

如果只是拣了要紧处来读,抱了现炒现卖的功利心来学,结果只能是极为肤浅地了解了《论语》,一旦考试过后就全都忘却了。

《论语》中涉及到很多我们最为常见的一些重要关系的论述,比如学与思,知与行,义与利,自我与他人,等等。对于这些关系的论述,散见在《论语》的各个章节,只有通读《论语》,熟读《论语》,反复玩味,才能够很好地把这些章节勾连起来。就像是最初看到的是一粒粒散落的珍珠,最终要依靠自己亲手串成了一挂精美的项链。

当然,“串项链”这个工作前人已经替我们做了很多,但并不是说前人做了,我们自己只要等着欣赏就好了。我们自己还是应该从最基础的把玩一粒粒珍珠做起,因为虽然材料相同,但每个人串起来的那串项链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

程子一定是亲身体验了这一美妙的创造过程,他才在面对“且将《论》《孟》紧要处看,如何”这个问题时,回答说“固是好,但终是不浃洽耳。”

论语经典语句及感悟 读论语要玩味要熟读(2)

【原文】

程子曰:“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读<论语><孟子>法》第七则)

【水寒说】

《论语》读得多了,读得熟了。你会发现孔子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圣人,也不是那种只会“之乎者也”掉书袋的腐儒。而真的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就像是一位温和而严肃,有威仪而又不凶巴巴,恭敬而安详的老师。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给人的感觉就是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这是一位极有智慧,活得通透,浑然天成的老师。他所说的话“语短”,但是“情长”,简洁但又涵盖万端。读《论语》,让我更为透彻地理解了什么叫“言简意赅”,“言简义丰”。

不同的学生问同一个问题,他可以给出不同的答案。这不同的答案,不是因为他自己的摇摆不定,而是因为他看到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之不同,总能在最关键处给予富有针对性的点拨。这种因材施教是智慧的,也是自然的。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当面临各种险境的时候,那种处之泰然,淡定自若的状态,也是一种人生到了极高阶段的自然之境。

论语经典语句及感悟 读论语要玩味要熟读(3)

【原文】

程子曰:“学者先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读<论语><孟子>法》第八则)

程子曰:“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读<论语><孟子>法》第九则)

【水寒说】

读经典有何用?这确实是很难说清楚的问题。不像是一些实用的学科,实用的知识,能够很直接很明了地说清它们的用途。而经典这种“无用”之中的“大用”最难说清。

程子打了个比方说“《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

经典就像是尺,就像是秤,可以用它来衡量世间事物的长短轻重。这种衡量,又不同于一般的尺或者秤,有特定的刻度单位作为标准,而是要以“道”作为标准。

读《论语》,就是要懂得“道”,要把这种普适性的“道”应用到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思考之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虽多,亦奚以为”,就是读了那么多,也是没有什么用。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这种经典的“尺度权衡”之用,需要慢慢来,慢慢体会,如果想要学了一句,立刻就用上一句,那就大错特错了。生搬硬套,囫囵吞枣,非但体会不到经典之用的妙处,反而更会觉得经典大而无用,大而无当。

这种“无用之用”是在读通读透经典之后,如源源不断的泉水,汩汩而出的,它能成为我们思想的武器,指路的明灯,甚至在最关键的时刻,能拯救我们的生命。

比如,“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因为偶然的愤怒,便忘记了自己,甚至也忘记了爹娘,不是糊涂吗?)如果这句话能时时存在心中,遇事能冷静思考,即使不是“三思而后行”,只要再思考一下,再多想一想,或许也就不会做出结束生命这种傻事了。

论语经典语句及感悟 读论语要玩味要熟读(4)

【原文】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以上三则出自《<论语>序说》)

【水寒说】

在程子看来,读《论语》可以看出一个人处在什么层次。“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读《论语》也可以看得出一个人是否会读书。“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在我看来,程子的这些话,都不可以把它们当成静态的定论。会不会读《论语》,能读到什么水平,和一个人的天赋、年龄、阅历,环境等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正如程子所言“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在“晓文义”基础上,需要读之愈久,才会愈觉“意味深长”。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慢功夫。

就读《论语》而言,如果说“晓文义”算是“登堂”,想要进一步“入室”,那就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甚至可以说是一辈子。

读《论语》如果只是为了考试,仅仅停留在“晓文义”的水平上,从纸面上来,到纸面上去,蜻蜓点水式地滑过,就无法体会到《论语》的伟大之处。要玩味,要熟读,要切己,要在事上磨,才会一辈子受用。

在我而言,未读《论语》时,很难理解为什么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觉得那无非就是极端夸张的说法而已。在“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的过程中,才慢慢感受到《论语》就像是一盏明灯,在人生迷惘之时,照亮前行的路。

欢迎关注同名原创微信公众号“水寒说语文”,提供更多更新鲜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