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可无肉居不可无竹 煮茶说竹者身轻心乱德

煮茶说竹者,身轻心乱德自古到今,文人骚客爱竹咏竹者甚多,常把竹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以寄托他们向往筛风弄月,潇洒一生的君子梦想白居易《养竹记》说:“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直接表达了对竹子的高度赞赏,把竹子象征贤人,以竹根喻人坚韧品格,以竹杆喻人正直信念,以竹心喻人大度情怀,以竹节喻人坚定品行大诗人苏东坡更是对竹的偏爱尤为不及,奉为至宝,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见文人骚客对竹子的偏好,然而古今也有不同声音,对竹更是厌恶至极,唐代杜甫诗言:“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明朝解缙层言“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文中所说“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其实不难发现,咏竹者多为富裕清高之人,贬竹者多为务真现实之人,竹子本无错,秉性上苍注定,却常受世人冷暖闲说,随心境而言,随悲喜而生褒贬之语,无辜中枪,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食不可无肉居不可无竹 煮茶说竹者身轻心乱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食不可无肉居不可无竹 煮茶说竹者身轻心乱德

食不可无肉居不可无竹 煮茶说竹者身轻心乱德

煮茶说竹者,身轻心乱德

自古到今,文人骚客爱竹咏竹者甚多,常把竹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以寄托他们向往筛风弄月,潇洒一生的君子梦想。白居易《养竹记》说:“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直接表达了对竹子的高度赞赏,把竹子象征贤人,以竹根喻人坚韧品格,以竹杆喻人正直信念,以竹心喻人大度情怀,以竹节喻人坚定品行。大诗人苏东坡更是对竹的偏爱尤为不及,奉为至宝,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见文人骚客对竹子的偏好,然而古今也有不同声音,对竹更是厌恶至极,唐代杜甫诗言:“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明朝解缙层言“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文中所说“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其实不难发现,咏竹者多为富裕清高之人,贬竹者多为务真现实之人,竹子本无错,秉性上苍注定,却常受世人冷暖闲说,随心境而言,随悲喜而生褒贬之语,无辜中枪。

依我之见,世间万物皆有生存之法,物竞天择,对于朱门高宅之人来说,竹林便是庭院一景,呈现婆娑绰约多姿,叶茂隙风吹过,竹梢对月摇弋的逍遥生活;对于柴门陋巷之人来说,视竹不过皮硬腹空,难做栋梁,乃不堪大用之物,仅实用之辅材而已。可见竹子的价值高低因人而异,非竹所能掌控。

我对竹之拙见是竹子誉为君子言过其实,贬为小人有失公允,竹生南国不过是山丘沟壑之寻常之物,酸儒伪学借竹咏志抒情,要么春风得意之时,要么忧郁沉沦之际。皆是食人间烟火之人,功名利禄固守于心,对世态炎凉有感而发,几人敢称君子?多数人常是心口不一之人。有些人喻竹正直、坚韧、耐寒、襟怀若谷的君子品性,岂不知竹林欺树难长大材,群生杆细抱团迎风保命,移居北方无人照料难活一冬,皮薄心空难当楼宇栋梁等等;有些人喻竹空心华而不实,外强中干,见缝就钻,迎风便低头,根深毁屋基的小人行径,岂不知空心胎生防风雨,根深蒂固仅为活。依我而看,竹子不过是妥妥的伪君子嘴脸。君不见,竹与草相存,遮阳害草难茂,甚至寸草不生;竹与树共生,树矮便欺阻其成材,树高便衰苟活叶稀。何来君子之风?可见咏竹之人也非圣贤,讽竹之人也非尽是清高,均是在芸芸众生面前逞口舌之快罢了。天地无情,世道有序,竹生南国为物,迁居北方为艺,竹未变而因人左右,处境不同则现云泥之象,人亦如此,地位阶层不同则待事办法千样、难易有别,结果更是判若天渊。看遍史书野籍,常有学富五车之人信口仁义道德,暗行藏污纳垢之事的典故,也有市井白丁满腹牢骚,却多有良善行为的故事。正如明代诗人曹学佺的对联所云:“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竹生于世,价高值低因人而异,穷人对竹难以割舍,因竹不可与粮相比、难做栋梁则心生遗憾,但是竹笋佐菜可食可卖,竹皮编筐织席创利,竹杆建屋扎篱安居便心满意足;富人视竹如鸡肋,千里贩卖,物重利薄,聊胜于无;贵胄对竹多存无视,因竹遍地,难有暴利,不值费心劳神。可见只有穷人可以对竹情有独钟,虽竹片伤手,但也是无奈感恩与竹。反观,竹甚感冤枉,难解一物未变,为何人心三重天?

北方富贵好事者,闲来无事,南竹北载,园林娇养,借竹粉饰自己君子气节,以藏沽名钓誉的虚荣之心。于是竹便傲然对主,如果院主落魄,北风乍起便是渡劫之时,逐恨为何将竹寄生北方,才遭冰雪摧残之苦。纵观世间,人何尝不是似竹在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