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

驱车穿过整座城市,从森林公园的入口往里再开上 2、3 公里,当城市里的嘈杂声开始逐渐被头顶盘旋的鸟鸣代替,我们不知不觉已经身处城市边缘的老山。十多年前,“建筑与自然环境平衡”的实验就在南京四方艺术湖区播下了种子。这个春天,当我们再度探访时,山川浩大,深谷逶迤,20 栋出自国际大师之手的建筑组成群落,隐居在山间。4 月 10 日,南京四方酒店傲途格精选开业,在其邀请下,我们也难得做了几天山中隐士。

山中的艺术湖区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2)

寻找隐世的大师建筑

早在十几年前,南京四方艺术湖区就开始筹措。在 40 多公顷的林地里,20 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以“重建平衡——Balance-rebuilding”为主题,打造了 20 栋“性格各异”的建筑。

虽然隐于深山,但这些建筑的设计者都来头不小,其中有矶崎新、王澍等 4 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得主,有孟菲斯风格的创始人,也有各个国家当红的年轻建筑师。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3)

4 月 10 日,南京四方酒店傲途格精选开业,这些建筑成为酒店独特的一部分,让我们有机会入住其中,从内至外感受建筑设计的灵魂。行走在山间,穿过一丛丛树木寻找隐世的大师建筑,是这个春天恰逢时宜的一次体验。

隐世的大师建筑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4)

▲ 鸟瞰四方当代艺术湖区

在整个四方艺术湖区的建筑群里,有“山中美术馆”之称的四方当代美术馆是最声名远扬的一座,也是艺术探索之路的起点。

01

四方当代美术馆

Steven Holl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5)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6)

在四方艺术湖区内,大部分建筑都下沉入山间,四方当代美术馆则高昂起头颅。它的设计师是美国当代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他也被认可为现代建筑界最会用光的建筑师之一。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7)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8)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9)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0)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1)

斯蒂文·霍尔将以色列最好的阳光板用作美术馆外墙,这种材料呈半透明状,即使整个建筑门窗较少,白天外面的自然光线也能反射进展厅内,且十分柔和。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2)

➡️

斯蒂文·霍尔的手稿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3)

从悬空的展厅到地面,斯蒂文·霍尔在中国水墨画中寻找设计灵感。他从安吉找来较大的毛竹,切开一半做混凝土模板,美术馆的围墙近看如同竹子搭成,伸手触摸却是混凝土的质感。无竹亦有竹,这个当地元素藏得非常妙,国画虚实结合的意境在建筑中完美呈现。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4)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5)

整个庭院则采用了中国园林的移步换景的概念,墙壁虚虚实实,用来调整人的视野,在一位美国建筑师手中看到这样的设计巧思还是很令人惊叹的。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6)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7)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8)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9)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20)

▲ 《灵与景》

目前馆内正在展出瑞士艺术家米利亚姆·卡恩(Miriam Cahn)和秘鲁艺术家克劳迪娅·马丁内斯·加拉伊(ClaudiaMartínezGaray)的展览《灵与景》,他们通过油画、素描、水彩、装置、雕塑、影像、拼贴、壁画等形式展示了迄今为止的艺术生涯。

标题《灵与景》借鉴了《易经》所体现的中国古代世界观:“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在充满灵气的山中,艺术家们重思“灵”与“景”的关系。

02

国际会议中心

矶崎新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21)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22)

与四方当代美术馆高低相望的是出自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矶崎新之手的国际会议中心,在 2019 年,矶崎新斩获了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23)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24)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25)

矶崎新将建筑主体嵌入山谷之中,减少了施工的工作量,以四两拨千斤之法放置着体量庞大的建筑体。与此同时,小草坡下的国际会议中心也离自然更近,沉入草丛树林间,矶崎新在此展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呼应。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26)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27)

矶崎新的建筑风格通常是简洁、粗犷,但不显自大的。即使走进室内,这样的风格仍然一脉相承。

03

三合宅

王澍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28)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29)

从美国建筑师到日本建筑师,再回到中国建筑师王澍,这位中国第一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在四方艺术湖区设计了一栋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三合宅。

与我们熟悉的四合院相比,三合宅似乎少了一“合”,王澍认为:“四合即是‘口’,中间有‘木’即为‘困’字,寓意不好。去掉一宅,即为‘闲’字。而缺掉的那一宅,朝向“东”,即为“紫气东来”之意。十分玄妙。”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30)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31)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32)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33)

王澍的作品通常很强调中国传统元素的使用,这座三合宅的外形便是中式老房子的模样,人字形屋顶、大面积的方正的窗或门,组成“合”字的形状。一株老树穿透屋顶往上发展,建筑和自然在这里紧密相连。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34)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35)

建筑侧面的镂空墙体,则借鉴了传统园林里的花窗形式。王澍用苏州生产的水磨青砖以及大青砖等作为建筑材料,让中国元素融入每一个细节之中。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36)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37)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38)

建筑内部成为竹元素的天下,窗前是竹帘,楼梯上有竹条,阳光穿过竹材在地板上投影着斑驳的微光,一切都安静隐逸。

04

酒店主楼

刘家琨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39)

包揽湖畔风光的是南京四方酒店傲途格精选的酒店主楼,这组建筑来自国内最当红的一线建筑师之一刘家琨,他采用“一分为二,化整为零”的策略,将公共空间隐匿于山洼,山脊部分的客房作小体量切分,使整个建筑群顺应地势,融入自然。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40)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41)

刘家琨的设计注重人文意蕴,遵循低技术营造高品质空间的理念,他擅长用直接裸露的砖石材料打造出安静沉稳的效果。酒店主楼的材料采用黑、白、灰色的混凝土砌块,用普通水泥产品构筑当代的中国山水聚落。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42)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43)

▲ 酒店房间窗外的竹林和酒店的“吉祥物”羊驼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44)

目前主楼内有 69 个房间,逐渐往下伸入山谷中,山风撩动竹影,理想的酒店体验正是住进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05

孟菲斯楼

Ettore Sottsass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45)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46)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47)

与前几座建筑的风格截然不同,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埃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设计的孟菲斯楼是山中最大胆跳脱的“游乐场”,埃托·索特萨斯是孟菲斯风格的创始人,他最擅长的就是用丰富的色彩凸显形状。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48)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49)

在以孟菲斯设计风格命名的孟菲斯楼,鲜亮的色彩从楼外流淌进楼内,和大片的自然光线交相辉映。

06

舟泊

Matti Sanaksenaho

Pirjo Sanaksenah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50)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51)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52)

芬兰著名的青年建筑师马蒂·沙那克塞那豪(Matti Sanaksenaho)和妻子皮若·沙那克塞那豪(Pirjo Sanaksenah)共同设计的“舟泊”紧邻湖边,采用青铜装饰使它看起来如同一艘泊岸的古船。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53)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54)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55)

事实上,舟泊更大的特色在于离建筑不远的湖心中央的确停泊着一艘木船,山风吹动湖面时,小船也同样泛起涟漪。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56)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57)

舟泊室内的建筑材料大多取自当地,樱桃木作为表面装饰,电梯井、壁炉和屋顶露台则用石材修建。目前舟泊也在开放预订中,900 平米内有 8 间住房可供入住。

07

归隐

周恺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58)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59)

名为“归隐”的建筑与舟泊相邻,进入这栋房子,需要走下楼梯才能抵达,也许这一必须的行为就是“归隐”的隐喻。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60)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61)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62)

设计师周恺是 2016 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他一直坚持着“相融”的建筑观,他的作品往往十分尊重自然环境,也不会对其他建筑产生遮挡,而是强调建筑与周边有一个良好的相互关系,与环境相融合。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63)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64)

周恺并不热衷于强调建筑的标志性,这栋建筑取名“归隐”,也正合其心意。

08

碉堡

张雷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65)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66)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67)

南京设计师张雷设计的碉堡在这一众建筑群中是极其特别的,它坐落在一个别致的山谷中,大量的树木掩映着这栋白房子,建筑本身的流线型装饰又只留出少量的窗口,这些都让它具有了“碉堡”的隐蔽性和私密性。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68)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69)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70)

从建筑的内部往外看,有一种窥视山野的奇特感,这些弧形窗口也让山中景色充满了国画的韵味。

09

睡莲

Mathias Klotz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71)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72)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73)

智利著名的青年建筑师马休斯·克劳(Mathias Klotz)在森林中“种”下一片睡莲,屋顶的种植园水池中散布着如睡莲一般的圆形石板,建筑师打造了一个微小的中国园林。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74)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75)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76)

池底还分布有有六个圆形天窗,形成了独特的采光效果,在“借光”这件事上,马休斯·克劳颇有巧思。

10

光盒子

David Adjaye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77)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78)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79)

▲ 光盒子的建筑结构

光盒子是英国建筑师戴维·艾德加耶(David Adjaye)的一次关于光的实验,整座房子像一个细长的盒子,也是一个精密的光的容器。外墙的大玻璃窗朝向建筑北面和东面的空地,其余部分只有像舷窗一样的小方洞。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80)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81)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82)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83)

▲ 曾有艺术家在光盒子中进行创作

布满屋顶的带形天窗承担了自然采光的责任,随着时辰和四季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些光带缓慢移动,从中可以知晓时间的变化,整个建筑充满了哲学意味。

11

佛手

Luis M Mansilla

Emilio Tunon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84)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85)

与光盒子相邻的来自西班牙建筑师路易斯·曼西拉(Luis M Mansilla)和艾米利欧·图依(Emilio Tunon)的“佛手”也像另一种光盒子,夜晚,人造光通过竹帘透出,如同灯盏,白天,自然光线穿过竹帘进入室内。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86)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87)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88)

▲ 曾有艺术家在佛手中进行创作

佛手本身是曲线型的,空间也运用了大量曲面空间,整个建筑都透着呼吸感。

12

竹影

Sean Godsell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89)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90)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91)

肖恩·戈德尔(Sean Godsell)设计的“竹影”是一个狭长的方盒子,进入建筑内部需要穿过长长的走廊,走廊一侧的金属围栏如同竹林,走廊尽头则有绿色风光等候,这段进门的路径也别有风味。

13

马踏飞燕

Odile Decq France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92)

曾获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最高奖“金狮奖”的法国建筑师欧蒂娜·戴克(Odile Decq France)从中国雕塑“马踏飞燕”寻得灵感,设计了这座建筑。整座建筑分为 5 个体块,俯瞰起来如同“马踏飞燕”。

14

折房子

刘珩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93)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94)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95)

建筑师刘珩的想象中,理想的建筑应该是一个四维空间,用一张长长的二维纸折叠,沿着山径蜿蜒进入水中,维持山和水之间遥不可及又有所关联的暧昧关系。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96)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97)

因此她“折”出了一个折房子,长长的“纸”是钢混结构,从高位置“翻滚”下坡地,形成造型。盒子状的钢结构填充着“纸”形成的空间,同时与钢混结构形成整体的稳定结构体系。

15

晶舍

袁烽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98)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99)

中国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袁烽设计的晶舍是一个梦境之屋,它是一个藏在树林中的由玻璃砖砌成的盒子,既反射着周围环境又消隐自我,随着时间变化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外现状态。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00)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01)

最为特别的是晶舍的外立面的形状,如同波浪,又像百褶裙,这让它更加如梦似幻。

16

六间

艾未未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02)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03)

当代艺术家艾未未设计的“六间”由六个清水混凝土单元连接而成,这些独立的单元以有序且相对分离的状态存在,几何形状明晰又在角度上富有变化,在鲜艳的绿意中也丝毫没有被埋没。

17

水榭

Alberto Kalach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04)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05)

▲ 在水榭眺望酒店主楼

墨西哥建筑师阿尔伯特·卡拉奇(Alberto Kalach)把园林中的水榭流亭置于湖间,站在水榭之中,视野非常开阔。和中国园林中的水榭一样,这是一个和谐的观赏与被观赏的节点,在整个四方艺术湖区可以算得上点睛之笔。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06)

除了桃瓦屋面和水下的混凝土基础,整座建筑的结构和维护体全部由木材建造,既是挑战,也是亮点。

王澍的建筑设计风格(王澍矶崎新在南京住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里)(107)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有 200 多家傲途格精选酒店,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的“The Mark”体验,作为国内第二家傲途格精选,南京四方酒店傲途格精选则准备了这样一趟艺术、建筑的探索之旅,等你迈开脚步。

在这里,你可以抛开日常事务的裹挟,尽情沉浸,陷入艺术家的“灵与景”之中,或是进入建筑师的思维脑洞,又或者只是在山林和风声中放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