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没有捷径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高原上没有白走的路)

路上没有捷径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高原上没有白走的路)(1)

“嘟嘟嘟……”天刚蒙蒙亮,一阵嘹亮的哨音把沉睡的高原从睡梦中惊醒。喀喇昆仑高原腹地,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和田边境管理支队赛图拉边境派出所营区内,一辆汽车正在启动,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群山的寂静。一群年轻的民警紧张有序地上车,他们的任务是前往海拔5400米的某通外山口例行巡逻踏查。

待所有人上车后,民警寇华东走进驾驶室,他是执行此次任务的驾驶员。一阵风吹开云层,阳光照在寇华东身上,他胸前的党徽格外耀眼。

长路漫漫,始于脚下。

最近,寇华东时常回忆往事。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他这样写道:“16年前,梦里不知身是客;16年后,已是风雪戍边人。”

路上没有捷径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高原上没有白走的路)(2)

2006年,17岁的寇华东登上开往边疆的列车,从热闹喧嚣的家乡来到万里飘雪的喀喇昆仑。

当得知儿子要去边疆工作,寇华东的母亲很担心。临行前一晚,母亲一边帮着收拾行李,一边反复叮嘱寇华东:“一定要平平安安。”

第二年春天,父母收到寇华东从新疆和田寄来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小伙子黝黑精干,在训练场上精神抖擞,母亲那悬着的心算是放进了肚里。

又一年的夏天,寇华东经过培训成为汽车兵。至此,云端天路、高原达坂和他的热血青春相互交融。

在高原行车,对寇华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享受。

每次驾车安全返回后,他都会记下公里数,多年下来,寇华东在喀喇昆仑累计驾车行驶20多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5圈。

初上高原那年,寇华东每天都要和高原反应带来的剧烈头痛作斗争。面对环境恶劣的喀喇昆仑,他的内心逐渐长出“坚硬的壳”:“环境越是艰苦,越能磨砺人生。”

他觉得,理想就是那个“坚硬的壳”。

常年行走在喀喇昆仑,随时要面对不可预测的危险。

2012年,在一次运送补给途中,车子刚刚翻越黑卡子达坂,突然山顶巨石滚落,砸毁了路基。听着巨石沉入谷底的轰隆声,驾驶室里的老班长赵慎雷和寇华东神经紧绷,冷汗从后背渗出。

过了一会儿,赵慎雷问寇华东:“你知道,我们驰骋高原的意义是什么?”然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用全力以赴和坚持不懈,给路那一端坚守高原的战友送去温暖和光。”

说话的时候,赵慎雷的双手紧握方向盘,双眼一直望向远方。

那一刻,阳光洒在他的侧脸,从寇华东的方向望去,他的神情温暖而坚毅。

“温暖和光”?“光”到底有多亮?

那时,在年轻的寇华东心里,并没有明确答案,但他懂得了老班长话语背后的深意:高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16年戍边时光,喀喇昆仑的每一条路,早已悄无声息地刻进寇华东的心底。

路上没有捷径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高原上没有白走的路)(3)

“只有经历过,才能扛得起。”这是寇华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许多年轻战友眼中,寇华东就是一本“活地图”,值得认真翻阅。行车途中,每一处应该躲避的沟壑,每一处可能出现险情的方位,都刻印在了他的脑子里。

民警殷欢笑是寇华东一手带出来的徒弟。

2016年2月,在海拔5100米的某区域,寇华东驾驶的车辆发生故障。车从路上侧滑到路基下,陷进了雪窝。

寇华东双膝跪在雪中检修。他一手戴着棉手套按进雪窝,另一手拿焊枪在汽车“后桥”打眼,再用14毫米的钢筋穿过“后桥孔”,并牢牢拧紧……就这样,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条件下,寇华东整整干了3个小时。

这期间,寇华东只休息了两次。等彻底完成检修,他的双腿已冻得几乎失去了知觉,脚趾、双手都被冻得青紫,殷欢笑用大衣将寇华东紧紧裹住。待慢慢缓过神来,寇华东说的第一句话是:“车辆再次启动的时候,千万别猛踩制动。”

那一刻,殷欢笑的眼睛湿润了。师傅的心,徒弟最懂。

长期在高海拔地区执行行车任务,寇华东的身体总是“小毛病”不断。每次出现身体不适,他都是一个人躲在角落硬扛。面对战友的关心,他始终是一句:“我的心脏,那是真强大。”

鲜有人知道,这几年,寇华东在海拔比较高的营区休息时,一到晚上,他的胸口经常憋闷得难以入睡。

师傅的身体状况,瞒得了别人,瞒不了徒弟。有一次,寇华东洗头时,让殷欢笑帮忙倒点热水,殷欢笑看到盆里有很多掉下来的头发……小伙子再也忍不住,捂着脸哭了。

路在心中,心在路上。坚守高原,这种生活有着他人不能体会的艰辛。高原戍边民警坚持了下来,他们把艰苦过成了日子。

“青春奉献在哪里,最美的记忆就留在哪里。”对寇华东和战友们来说,“喀喇昆仑”这4个字,就是他们的目光所及、他们的世界。

在这里,寇华东和战友们经历风雪阴霾、各种险情。在这里,他们成长为一个个扛着风雪、向阳出发的戍边民警。

2017年深秋,高原上风雪交加。寇华东和战友连续20多天在外执行任务。任务结束,他患上了风湿病。如今,每到阴天雨雪天,他的风湿病都会发作。

3年前,寇华东驾车去天文点,途中车辆爆胎。修车过程中,他的左手大拇指被砸伤。他硬是一手握着方向盘,平安抵达了目的地。

今年3月,和田边境管理支队党委考虑到寇华东的情况,安排他到机关担任警保中心安保交通部负责人。寇华东知道,虽然驾车走上喀喇昆仑的次数少了,但是自己在这座高原上曾经度过的每一天,他都会用一生去惦念。

“车轮驶过的每一寸土地都属于祖国,守护祖国边境安宁就是我一往无前的意义所在。”寇华东深情地说。

奔赴下一个目标,他和战友们再次出发。

作者:王贵生

来源: 人民公安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