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五大杀手是哪五个 日本人为什么爱搞下克上的刺杀

日本人很爱搞刺杀。

刺个首相,也不新鲜:1932年5月15日,首相犬养毅就被海军的人刺了。

后来1936年二二六事件,也是众所周知:号称要为国锄奸,刺了两个前首相。

日本人真爱刺首相。

他们当然不止刺自己人,也爱刺别人:

1895年,李鸿章去跟伊藤博文谈判时,被小山丰太郎刺了,左脸中枪。之后《马关条约》,据说因此从三亿变两亿——题外话,小山丰太郎后来一直活到二战结束。

所以十四年后,伊藤博文自己被朝鲜人安重根刺了,报应不爽。

日本五大杀手是哪五个 日本人为什么爱搞下克上的刺杀(1)

也不止首相是高风险职业。

日本战国史爱好者都知道,强情公方剑豪将军足利义辉,也是被刺的,传说中死得还挺帅:

被袭刺时,名刀一堆插身边,砍钝一把换一把,以一当百最后战死。

《仁王2》里甚至以此作梗,说他临终前那一战悟到了双刀的奥义……嗯跑题了。

丰臣秀吉传说中被大盗五右卫门刺过,好在被千鸟香炉救了命。

石田三成倒是实实在在被七将谋刺过,穿个女装跑路了。

今川义元通过花仓之乱上台,自己登位;织田信长在桶狭间突袭了今川义元。又过了二十来年,信长自己在局势大好的情况下,被明智光秀下克上,“敌在本能寺”,搞掉了。

日本五大杀手是哪五个 日本人为什么爱搞下克上的刺杀(2)

好像以前有些日本人,是真相信那个层级体制下,突袭干掉大将,就能直接取胜?

所以后来各色逸话里,上杉谦信直突本阵砍过武田信玄的军配啦、真田幸村差点直突本阵干掉德川家康啦,来回拍电视剧做游戏描写这未遂的袭刺——那年真田幸村都48岁了,秃头掉牙的半老头子一个,但不妨碍日本人津津乐道,说得绘声绘色。

入了幕府时期,还是要搞事情:

——比如著名的四十七武士为主报仇,谋刺上野介。这事太有名,阿根廷人博尔赫斯都写过个小说。

——到了幕末,新选组还要搞池田屋事件,直袭尊王攘夷派。

真是喜欢下克上,喜欢刺杀呀。

村上春树在《寻羊冒险记》里,嘲讽过日本右翼的一个特色:

“组织的极限,就是国王的死”。

大概右翼的特色,是从上到下都只长一个脑子,一张嘴巴。

那种层级分明的金字塔,自然让人相信:只要擒贼擒王,就能解决问题吧?

题外话,村上春树《寻羊冒险记》里,某角色跟一群右翼同归于尽了。

《奇鸟行状录》里,间接刺杀了一个万恶之源的右翼分子。

至于他某个直攻右翼的小说《刺杀骑士团长》,刺杀都写在题目里了。

村上春树一向嘲讽日本的暴力,但在小说里,也会以暴制暴——尤其是生涯后半段。

跑题了,还是说回日本人的行刺行当。

似乎许多日本人,尤其日常生活里接触右翼多的,都有这么个思维习惯:

组织从上到下就一个脑子,一张嘴巴。

于是将问题归因于一两个人。

只要解决那一两个人,一切都迎刃而解。

那就暴力解决问题吧!搞定他就好了!

1936年二二六之变时,闹事的人们还有口号呢:

他们认为日本当时的经济问题,以及和中英美关系紧张,都是元老重臣军阀财阀的错。

“日本已届危急存亡之秋矣。故我等之责任乃清君侧奸臣,粉碎重臣集团。”

这种“出了问题就是一小撮人的锅,我们打死他们就得了”的思维方式,在日本历史上还挺流行的。

之前刺客刺杀犬养毅时,后来据说还有对话。

犬养的遗言:“有话好说!”(話せば分かる)

刺客回答:“毋须赘言,下手!”(問答無用、撃て!)

刺客们似乎也不打算讲道理,打死再说。

日本五大杀手是哪五个 日本人为什么爱搞下克上的刺杀(3)

大概,什么体制出什么样的人吧。

越是层级分明上下压迫,越让人崇奉力量至上、不择手段;越是残忍到令人绝望的等级序列,对欺凌弱者的鼓励,越容易制造简单粗暴的思维方式:

已有的问题,都怪顶上的一两个人。

只要一腔热血豁出去搞定一两个人,就能万事大吉!

最后,一个听着像段子的真事。

刺杀犬养的那批人,当时还想刺杀正访问日本的卓别林,认为他是“在日本流布颓废文化的元凶”。

——这就归因得很莫名其妙了:日本人颓废,要去归罪于一个国外喜剧演员?

——还是“只要解决罪魁祸首,一切自然都会好”的心态吧。

——如果没有罪魁祸首,就强行制造一个来杀一杀。

——好在他们没真遇到卓别林,那天卓别林跟犬养毅的儿子犬养健一起玩,逃过一劫。不然卓别林估计也会被直接搞定。

卓别林大概要问:“我一个喜剧演员,你们的问题,关我啥事?”

然而人家只会:

“毋须赘言,下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