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才发现你和我并不顺路(后来发现你不讨厌)

——少年也好,青年也罢,固步自封。城外的人进不来,城里的人出不去。无论生活还是婚姻,都只是加锁的围城。

后来才发现你和我并不顺路(后来发现你不讨厌)(1)

本书主要围绕方鸿渐的三场爱情和婚后生活而展开的,即便都是每个正常人的必然经历,但钱钟书先生却从方鸿渐的处事中向我们传达了更深层的人生哲理以及入世之道。

01 方鸿渐的半生经历

出生在一个并不富有的大家庭中,方鸿渐却得到上帝的眷顾——依靠高攀结亲的亲家补贴顺利读完大学后出国留学。放在那个尊重西洋文化的时代,那该是多么荣耀的存在,可方鸿渐好似不以为然,觉得留学只为了获得那一张薄纸是毫无实际意义的,于是留学的四年里混天度日的各种消磨时光。他看不起所谓的留学文凭,于是他不可能拥有高文凭,尽管回国初期为了给家人一个交代想法设法的买文凭。

回国的路途中偶遇性感黑人鲍小姐,从来不屑于爱情的方鸿渐开始蠢蠢欲动。本来方鸿渐的婚姻人选从小就是确定的对象,可由于有钱亲家女儿的突然离世,就意味着他已然是个自由之身,于是看到周围人大胆开放的互相调情,他也打开自己老旧的思想混了进去,只可惜到底是单纯,和鲍小姐相处了几天后就眼睁睁的看着人家投进了比他还丑的未婚夫怀里。他没有花花公子的底子,于是他就不可能成为情场里的恶人,尽管后面的情史令人心吁。

耐于亲家的示好,方鸿渐的父亲将他送到亲家居住和工作,按理说他一个留学生完全有自觉找工作的能力,只可惜才疏学浅,只是到乡里学校做了一次演讲就已然被赶下了台,留学混天度日到不知道当今的局势,演讲前夜竟然拿着几十年前的中外关系翻看。可即便拥有了来之不易的工作,方鸿渐却因为亲家母的一次埋怨便任性离开,到处责骂内心全无感激之意。一个脱离支点的青蛙是决然跳不到高处的。

随后与爱他的高文凭高智商苏小姐以及他爱的苏小姐表妹唐小姐展开了一段情场纠葛。他知道自己内心喜欢的是唐小姐,却摆脱不了苏小姐对他的保护,他靠着他留学来的毫无证明的假博士学位,虚荣的流转在苏小姐的文人朋友身边,理所当然的和别人讨论诗文,明明没有满腹经纶却骄傲自负,明明身边有一个肯为他圆谎的苏小姐却迷恋对他不知根知底的唐小姐。最后终得苏小姐嫁给一个普通人,唐小姐离他而去。他的爱情注定也是一场悲剧,在于他的不自量力。

上帝对他太过幸运,又给了他一次机会。三闾大学的聘书靠着赵先生的关系接到了手。可无奈他又拿不出学位证书,立马被校长从教授套路到副教授,学校生活的这段日子,眼里只有赵先生一个朋友,对其他同事都爱理不理,自恃清高,结果最后成了最早被辞退的一个。

继而也在同道老师孙小姐的套路下结为了夫妻。面对结婚前和结婚后大相径庭的孙小姐,方鸿渐只有认命。婚后在岳父的帮助下去了报社工作,该是两家的互相看不起和无休止的争论,导致方鸿渐在中间既累又难做人。

那么突然辞职的他,和妻子大吵了的他,被父母支配的他,被亲家姑嫌弃的他,最后的最后,又该何去何从?

02因为围城,所以一无是处

就如赵先生对方鸿渐的看法“你不讨厌,但一无是处”,是啊,一无是处,待在自己狭小的围城里,不敢跨出去也不想让别人踏进来,最终活成了最一事无成的样子。

其实眼观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座围城呢?

对普通家庭的少年来说,围城是高考。21世纪的新中国,是丰富多彩的,是科技先进的。而这对于各大城市的小县城,甚至是农村少年来说,却是难以感知的。因为上一代的父母没读太多书深刻体会到了读书的用处,所以这些少年的生活除了高考便就是高考,当然,这种思想固然是非常非常正确的,我也没有反驳的意思。

但高考也真的成为了孩子们的围城。就拿我举例来说吧。上了大学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手机后才知道,原来网易云音乐里那么多拥有几十万粉丝的音乐创作者才仅仅都只是一群高中生;原来b站里初中生的剪辑视频播放量就已经能达到一百万+,而这明明是在大学才能学到的pr技术;原来真的有同龄人已经边学习边创业了等等。以前的生活里除了高考就是高考,从来没有自己的思想。外面的新科技新时代进不来,仅剩的傲慢自尊心也出不去。确实,是不讨厌,考上了大学。但除了做着大学该做的事情之外无从下手,因为太普通,对这社会了解太少。

对而立不惑之年的青年人来说,围城是家庭。柴米油盐,生儿育女,听起来好像是中国家庭的本职工作,但很多人都真的只是为了生活而活着。上班混日子,下班打游戏,消遣娱乐时互相吹嘘,有了孩子之后告诉孩子不可以玩手机,好好学习,考好大学。但却从未带孩子去真正的大学走一圈。这,便是成年人的围城。因为把自己封闭起来,即使每时每分离不开手机,但就是难以去利用手机学习,去眼观世界。甚至自己边玩手机还边告诉孩子,远离手机,远离电脑,珍爱生命。于是就越来越普通,越来被社会淘汰,陷进自己所设的围城中。

后来才发现你和我并不顺路(后来发现你不讨厌)(2)

你不讨厌,是啊,你是不讨厌,学习的时候学习,工作的时候工作。但是啊,你也一无是处,你不接受新的东西,你闭关锁己,把自己剩有的傲慢知识拿出来抵抗新世界,然而最终,便是另一个方鸿渐。

后来才发现你和我并不顺路(后来发现你不讨厌)(3)

^O^有感而发,便以此文寄自己以及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愿我们活到老学到老,接纳世界,反思自己,为社会为人生,创造不一样的价值!

真诚接受大家的批评指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