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声音扰乱秋夜(倾听青未了除夕这天)

□作者 许志杰

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叫做除夕,意思大概是大年初一前夕的意思,亦有“岁除”说,旧岁至此而除。夕是夜晚,又称大年夜、除夕夜、年五更,我老家潍县东南乡一带(山东潍坊市坊子区)叫年除日。

风雨声音扰乱秋夜(倾听青未了除夕这天)(1)

传说“年”是一种除夕骚扰百姓家的凶猛动物,家人围坐一起,一是表达对即将过去的这一年的不舍之情,再就是家人守岁抱团取暖,共同抵御“年”的侵扰。我们习惯说的“过年”,实际指的就是除夕到大年初一这段过渡时间。其他的诸如拜年、走亲访友等活动都是为庆祝过年成功而设立的隆重仪式,所谓欢度春节是也。按照农历的时象排序,除夕一般是腊月三十,所以也有年三十之说。腊月既有三十天的,也有二十九天的,年除日并不固定,而是根据农历腊月月份的大小确定,或腊月三十或二十九。

除夕是大节日,而且处在极其重要的时间节点,要做的事和习俗讲究就会非常多。各地风俗不一,我老家早饭要吃面条。为什么要吃面条,没听老一辈的人解释过,个人理解,应该还是与这一年最后一天有关。面条有长久寓意,虽然在即将过去的一年,大家的日子过得不尽相同,还是有一种不舍之情,让这一天像面条一样尽量拉长,再长些,表达一种怀旧的态度。吃过面条,家人们就要根据不同分工各司其职,比如打扫院落和房前屋后的卫生,近中午时打糨糊准备贴春联。这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工作,家里的老人会披挂上阵,即便不是动手去干,也会加入进来,亲自指挥,尤其要亲眼矫正春联的方向,达到横平竖直、工整庄严。我们家贴春联时父亲总是拿出义不容辞的样子,一会儿近看,接着又远瞅,很能体现老辈人那股最讲认真的劲儿。后来有手机可以照相了,还要拽着孩子们照张相,把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记录下来。别说,现在去翻前几年的照片,真有一种暖心的幸福感,那是过年带给孩子们不尽的快乐与思念。

贴过春联,晌午已到,午饭要吃包子。如同早饭要吃面条,中午为啥吃包子也没有权威答案。除夕日母亲告诫孩子们最多的一句话是:少说话,尤其不能信口开河满嘴跑火车。少说话也就包括了不要问这问那,说是怕哪句话激怒了“年”,惹它老人家生气。我们都是听话的好孩子,结果把长知识的机会失去了,如今还不知道除夕日中午为什么要吃包子。我猜与包子的发音有关,包住——包子,让包子“包”住福气,吃到肚子里,带到来年。再者,把不如意之事包起来,吞到肚里化为乌有,换得新年新气象。其寓意跟年五更吃水饺很相近,只是使用的馅子不一样。包子馅多用潍县名产萝卜加五花猪肉,水饺则有白菜肉和豆腐素两种。年五更吃豆腐素馅,都有福了;上午拜年结束回家再煮白菜肉,发财致富,越吃越有。丰富的想象希图得到五谷丰登的新一年。

吃过包子便是祭祖的时间了,带上贡肴,有白鳞鱼、油煎豆腐、炒菜,以及馒头、水饺、橘子、苹果,还要带上一挂鞭炮。把世间过年的一切美好都带给故去的长辈,给他们拜年。除夕日祭祖只有家里的男丁可去,我的理解是因为家里有很多事情要做,诸如准备年夜饭,包水饺,或者尚有其他讲究,但是我并不清楚。当然我说的是我老家的风俗。十里不同俗,我老家这里就是这样。

除夕日白天的活动主要就这些,或者还有其他,只是我不知道或者忘记了。对,还有一个说法,除夕日无论是农历三十还是二十九,在农村都是赶大集的日子。除夕日赶集的人会少些,时间也短,匆匆一赶,各回各家,准备过年。到了除夕日才来赶集备年货,叫“赶穷集”。农村有“进了腊八就是年”或“进了腊月就是年”的说辞,忙年、备年货是头等大事。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忙活、准备,到年根子了还没有备齐,缺这少那,不是这家主人治家无方,就是穷得置办不起。到了除夕再不赶集买点年货,真的是像过去的话剧《白毛女》里演的那样,连一瓢包水饺的面也没有。这都是过去的事了。现今物质极大丰富,不必备屯年货,除夕日赶集也不是什么“赶穷集”,可能忙工作或是闲逛。时代的进步,于人们生活中折射出的巨变最为明显。

晚饭便是年夜饭。在我的脑海里没有小时候吃年夜饭的记忆。那时爷爷奶奶住在外地,爷爷是火车司机,常要年夜值班,他们过年不回老家,有些年我会陪着爷爷奶奶过年。父亲也是火车司机,跟爷爷一样年夜经常值班,且乐于助人,往往在过年时把应该休息的时间调换给他人。所以从我记事起几乎没有父亲与孩子们一起过年的场景,记忆最深的往往是快过年了父亲赶着去上班,带给孩子们的不情愿。除夕日,送父亲上班,会和哥姐送父亲很远。家里就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一起守岁。这样的年夜饭简单,甚至叫不上年夜饭,跟一顿普通的晚饭差不多,就是多些母亲准备的年货。有煮好的猪头肉、猪蹄冻、油炸小黄花鱼以及花生米、青豆、杏仁煮熟拌在一起的咸菜。母亲有几道很可以拿出手的大菜,不过那要等父亲下班回来,家里来客人时才能炒。

年夜饭一结束,翘首以盼的是年五更的水饺,那叫一个好吃。好吃不过饺子嘛!母亲调的豆腐素馅饺子,可谓吃遍天下无敌手,也是我们家的祖传,恕我在此不能透露豆腐之外的其他馅料以及制作秘方。更吸引孩子们的是水饺里包着的硬币,谁吃到硬币归谁。一分、二分、五分都有,但是母亲到底在水饺里放多少硬币,她从不说,孩子们也不知道。根据母亲的告诫,年五更也不能问。母亲把水饺端上来,孩子们就是闷头快吃多吃,力争硬币与水饺比例等量均衡。准备下水饺的时候开始放鞭炮。水饺煮好上桌前,母亲先盛出三碗,端到院子里的桌子上,摆上筷子,放上酒杯,母亲会带着孩子们向着东西南北方磕头拜祖先。事毕,回屋吃水饺。除夕夜的静谧,随着吃完水饺而结束。我们嬉戏,吃花生、瓜子,吃甘甜的糖果,等待着母亲每个孩子五角钱的压岁钱。

这就是过年了。

由远及近,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祖先思想智慧与生活实际淬炼出来的精神结晶,自有其合理、延顺的生命机体。不是拍脑袋的结果。尊重与继续是后人的责任、良心,也是选择美好生活之道。除夕是春节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极为丰富的传统人文与精神衣钵。除夕实际上是以民俗的形制,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全家一年来大事小情的总结。它不是书面的总结报告,而是嵌入人心“时”的感悟,“物”的化解,对未来的托付。这几天在写春联,总被一些对未来充满憧憬与期待的话语感动。像“吉星高照家富有,大地回春人安康”,再有“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中的“迎新接福”“春满人间”“万象更新”。百姓的朴素情感和冀望尽在其中,借此送给诸君,欢度新年。

主播/后期剪辑朱若彤

值班主编王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