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夏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21日下午16时15分,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05亿千瓦。受本轮高温天气影响,江苏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空调负荷增长近2000万千瓦。目前,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用电负荷仍在持续攀升。

夏季历来是火灾多发、高发期,据2021年1-10月份全国火灾形势报告显示因用电引起的火灾事故占50.4%左右,特别是高温天气,电气火灾成为引发火灾的头号杀手,在日常工作中和生活中安全用电值得引起我们重视。

电线电路及电器设备自检自查

  现在电器越来越多,更何况夏季是使用电器最多、时间最长的季节,空调、电风扇、热水器、电磁炉等同时使用、长时间开启,都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几率。检查电线电路及常用电器的使用情况,及时排除火灾隐患!

  1 、完善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2、 线路敷设规范,连接可靠,线径符合使用要求;

  3、 用电设备完好,设备与电源连接可靠,不超载使用电器设备;

  4、 安装使用合格的电器元件和设备;

  5、 定期检查绝缘性能、电器元件功能及设备状况,特别是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的可靠性。

  电线电路检查后,还需要对每一个常用的电器进行详细检查,清理电器周边杂物或者易燃易爆物品,清查隐患:

1、大功率电器不能同时插一个接线板

  很多人都有过插线板上接电饭煲、冰箱或者其他大功率电器后导致发生断电、电器灼烧的情况。插线板从插头、导线、开关一直到几个插座都是有电流限制的。使用过程中如果超过额定功率,导线容易变软打火,产生异味。如果接线板和导线周围再有一些易燃物,就很容易发生火灾。

日常生活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夏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1)

接线板

2、合理控制电器使用时间

夏天高温,经常24小时开着空调、电风扇,这样容易导致用电超负荷。在使用电器时,一定要合理控制时间,让电器适时休息一下,以免超负荷运转造成温度过高而烧坏元器件引发火灾。

日常生活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夏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2)

3、把电器放在通风位置

常用的电器一定要放在通风条件良好的位置,保持电器附近干燥,防止电器受潮,产生漏电打火引起火灾。夏季雷暴多,电器遭受雷击也容易起火。一定要做好防晒防雷!

4、空调

空调周围不得堆放、悬挂窗帘、书等易燃物品.不要短时间内连续切断、接通空调的电源。当停电或者拔掉插头后,一定要选择开关置于停的位置,接通电源后重新按启动步骤操作。在运行中若发现有异味或者冒烟,应立即停机检查。

日常生活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夏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3)

空调

5、电冰箱

冰箱要放在通风散热良好的位置,冰箱内不要储存酒精等化学危险物品,以免引起爆炸。冷凝器与墙壁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电器控制装置失灵时要立即停机维修。冰箱断电后,至少要过5分钟才能重新启动。

日常生活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夏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4)

6、电热水器

电热水器的电源一定要有可靠的地线,并使用独立电路,定期检查漏电保护开关,以保证其正常工作。使用时,禁止用湿手拔插头,必须使用固定三脚插座,插座一定要装在淋雨用水喷溅不到的位置。

日常生活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夏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5)

7、移动电源

移动电源建议选择正规厂家购买,劣质的移动电源做工粗糙、质量很轻,是潜在的爆炸体。手机充电时,如果发烫,应立即停止使用电源充电。移动电源温度异常增高时,要迅速断电并放到室外。

日常生活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夏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6)

8、电视机

电视机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震动、冲击、碰撞、温度骤热或湿热的条件下引起电线短路.雷雨天尽量少看电视。

日常生活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夏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7)

9、电吹风

电吹风的功率是从300瓦到1000瓦不等,通电后电热丝迅速升温,使用中,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火灾事故.电吹风在通电使用时,人不能离开,更不要随手放在沙发、床垫等可燃物上。电吹风使用完后,切记要把电源插头从插座上拔下来。

日常生活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夏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8)

10、电磁炉

 电磁炉建议选择正规厂家购买,尽量购买有时间控制和有过热保护装置的电磁炉.使用电磁炉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并且要做到人离关闭电源的习惯。

日常生活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夏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不断增加,在用电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本身的缺陷、使用不当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利而造成的人身触电和火灾事故,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日常一定要有消防安全意识,最重要的是及时排查隐患,防患于未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