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学子的爱情美文(大学初解11-爱人)

原文: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写给学子的爱情美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写给学子的爱情美文(大学初解11-爱人)

写给学子的爱情美文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治理国家的前提是使家庭和睦有序,如果连家庭的成员都教化不了,那就做不到教化别人。所以明德的人,都是用教化身边人的理,去教化国人的。

这个篇章开始,针对的对象,往往是有影响力的人,比如官员、乃至君上。

虽然说的不是普通老百姓,但是理还是相通的,家、国、天下,只是规模的差别,治理之理还是相通的。所以,小家都影响不了,就更别提一个国家了。《大学》的理,就是从根本来延伸的,从个人到小集体,从小集体到大集体,从大集体到国家,再从国家到天下。

(而对于,君王或者为官者,其家庭对国家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大的,君王的家人都是王侯,都有自己所治理的区域,所以,如果君王的明德未能得到彰显,那么其家庭成员便无法得到教化,若是私欲盛行,那么就是百姓之苦了。)

孝者,所以事君也;

悌者,所以事长也;

慈者,所以使众也。

孝敬父母的理,与侍奉君上的理是一致的;敬爱兄弟姐妹的理,与同事的相处之道是一致的;慈爱孩子的理,与爱护百姓的理是一致的。

孝,对象是父母,这是“仁”面对长辈时,所体现出来的“理”;

忠,对象是领袖,这是“仁”面对君王时,所体现出来的“理”;

悌,对象是兄弟,这是“仁”面对家人时,所体现出来的“理”;

敬,对象是同事,这是“仁”面对长者时,所体现出来的“理”;

慈,对象是孩子,这是“仁”面对子女时,所体现出来的“理”;

仁,对象是国人,这是“仁”面对民众时,所体现出来的“理”。

这里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仁”字。仁,爱人、利他之意。

爱父母,仁为孝;爱君王,仁为忠;

爱兄弟,仁为悌;爱同事,仁为敬;

爱子女,仁为慈;爱国民,仁为仁。

《康诰》曰:“如保赤子。”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康诰》说:治理百姓要像保护刚出生的孩子一样。只要诚意正心去做,即使无法做到合格,也差得不远了。因为这些理在我们的本性之中,没有一个女人是先学照顾孩子,后才嫁人的。

父母爱护子女的理,和君王爱护百姓的理是一样,所以作者引用《康诰》的一句话,就是“如保赤子”。赤子就是刚出生的婴儿,而对于刚出生的婴儿,作为家长一定是呵护万分。哪怕是大半夜,孩子一哭,父母立马就起来查看情况了,孩子一生病,立马就会着急,会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这种爱护,是天性,是本来就具有的。我们若是能够做到诚意,不被私欲障碍,虽然不能保证做到非常完美,但也不会差很多,因为诚意会彰显我们的本来明德之性,这种“爱人”之性。

因为是本来具备的,所以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没有一个母亲是先学会了如何爱护子女,才去嫁人的。反过来说,就是每一个母亲都是天生会爱护子女的,这并不是学来的。

当然也有人说了,总有不爱护子女的。确实是这样,这是什么情况呢?这就是明德之性被私欲障碍的结果,因为我们无法做到诚意正心,所以开始自欺,开始被外物所转,从而被自己的私欲障碍,明德之性就无从彰明了。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一个人在关键的位置上,他的家庭能够仁爱,那么会影响到一个国家都是仁爱的,他的家庭能够互相谦让,那么国家也都会兴起谦让的风气。

但是他自己贪婪暴戾,那么就会上行下效,整个国家都会受到影响,纷纷为非作歹。这就是治国的关键,所以一句话可以坏事,一个人可以安定国家。

这里说的对象,就是处在关键位置上的人了。自古至今的政治体系中,上行下效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我们看商纣王的时期,纣王的臣子中,多有效仿者,而忠臣往往会受到排挤、迫害,从而整个君臣的风气都是糜烂的,这种影响范围就是整个国家。

我们再看如今的社会,一个县区的领导贪污腐败,下面的人一定效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而官官相护,为害一方。治理贪腐的风气很重要,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处在关键位置的人,影响力就很大。所以,处在关键位置的人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坏很大的事,当然,他也可以彰明自己的明德,从而影响整个国家,使国家安定。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尧、舜用仁爱做表率,人民纷纷效仿仁爱。桀、纣用残暴做表率,人民也纷纷效仿这种残暴。若是一个人的对别人的要求,自己都无法做到,那么人民便不肯依从了。

作者用了四位君王来举例子,无论君王是什么样的,都会影响人民的效仿。这里用“帅”字来说,是无形的教化。也就是说,君王是什么样的,整个国家都会变成那个样子。

其所令,“令”与“帅”不同,帅是无形之教,“令”却是有形的,这是要求别人的意思。“反其所好”,“好”是习性。“其所令反其所好”,就是君王自己的秉性很差,还要要求百姓变好,那是不可能的。其实,也就是君王自己的修行不行,还想要治理好国家,那是不可能的。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所以明德之人,自己做到的,才会去要求别人,自己没有坏的习性,才会去纠正别人。自己本具的恕道没能得到彰显,而想要让别人明白的,是不可能的。所以想要治国,先齐其家。

君子,就是明德之人,明德之人能够做到诚意的功夫。所以他能够清楚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能够如实的面对。而不是自己做不到,还自欺欺人,以为自己做到了,然后要求别人这,要求别人那。有诸己,就是自己能够做到的善行。无诸己,就是自己所没有的恶行。

所藏乎,藏就是不显,说明明德没有得到彰显。身不恕,就是做不到“恕道”。“恕”,是如 心。就是如己之心,就是由己推人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自己没有做到,还要让别人明白,未之有也,是没有的。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诗经》说:桃花盛开时,这个女子出嫁,让整个家庭安适。安适了一家人,然后才能影响到更多的人。《诗经》说:宜兄宜弟。与兄弟友爱和谐,才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诗经》说:他的威仪仪容没有差错,能够教化四方各国。他可以被父亲、儿子、兄弟所效仿,人民才能够效仿。所以,治国要先齐其家。

最后一段,是开始用《诗经》的一些话来给自己佐证,来说明齐家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