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脑出血有多严重(5岁女童脑死亡罪魁祸首竟是)

女童脑出血有多严重(5岁女童脑死亡罪魁祸首竟是)(1)

文/良子

本文由父母课堂(ID:fumuketang)

原创首发

女童脑出血有多严重(5岁女童脑死亡罪魁祸首竟是)(2)

女童脑出血有多严重(5岁女童脑死亡罪魁祸首竟是)(3)

水之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恐怕人人都能说上一二。所以我们除了自己多喝水,经常会让孩子多喝水,水在人体中有着运输、补充营养和参与机体各种代谢的作用。而孩子新陈代谢较成人快,因此,更应多喝水,为身体提供丰富的矿物质。

那么水是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呢?我们先来看一下面的悲剧:

美国田纳西州一名5岁小女孩两小时被人灌了2000ml的水,随后不省人事,被送到医院的时候,脑部肿胀,医生确诊为“水中毒”。两天后,小女孩被宣布脑死亡,撤下呼吸器,就这样离开了人士。经过两年的审判,灌水者被判一级杀人。

这是一位被蓄意灌水的可怜孩子,那面的这位妈妈也是让我们唏嘘不已!

美国28岁女子珍妮弗·斯特兰奇,有三个孩子,为了给孩子赢得奖品游戏机,去参加当地一场喝水比赛。比赛要求每15分钟内,尽可能多的喝掉220毫升一瓶的水。也不知道她到底喝了多少水,反正比赛结束后,她给上司打电话,还在说自己头痛欲裂。

而几个小时后,珍妮弗就严重水中毒去世!

那么到底什么是“水中毒”?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水中毒,简单来说,就是体内水太多,钠太少,导致血钠过低,电解质失衡。医学上指的是肌体的水摄入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水分在体内滞留,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女童脑出血有多严重(5岁女童脑死亡罪魁祸首竟是)(4)

女童脑出血有多严重(5岁女童脑死亡罪魁祸首竟是)(5)

59岁英国女子认为多喝水可以保持身体健康,特别是在生病的时候,于是在最近一次身体有轻微炎症时大量喝水,每半小时喝一杯,最后导致身体出现问题被紧急送医 ,当时她已经无法站稳,身体不由自主的摇摆,说话困难。

经过诊断,医生确认她身体出问题就是因为喝水太多,导致身体内钠离子浓度急剧下降,于是神经传导和心率出现问题,当时已游走在死亡边缘,晚一点送医很可能就不治身亡了。

可见,水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尤其是小孩,更不能盲目多喝水。大家也不要过于惊慌,以为“连水都不能喝了,还有什么可以吃的?”我们强调的是过量饮水,正常饮水是不会有问题的。

所以,不要短时间内大量喝水,不过多少水算大量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进水量极限因人而异,和每个人平时的进水量有关,如果你平时喝水不多,那你的极限进水量就会比较小。总之,不论你平时喝多少水,都不要突然在短时间内喝比平时进水量多很多的水,那样很危险!

到底孩子喝水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女童脑出血有多严重(5岁女童脑死亡罪魁祸首竟是)(6)

女童脑出血有多严重(5岁女童脑死亡罪魁祸首竟是)(7)

孩子该喝什么样的水?由于幼儿的生理特点,每公斤体重对水的需求量和吸收率都高于成年人,所以水质和水量十分重要。食物中的水分是孩子摄入水分的重要来源,但不像饮料那样直观。饮料是人体在膳食外摄取水分的主要来源,包括煮沸的开水、矿泉水、水煮的水果水、蔬菜水、鲜榨果汁和较大儿童饮用的清淡绿茶水等。但对于孩子来说,各种饮料中应首选白开水。

孩子该喝多少水?孩子应该按体重确定喝水量。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水的需要量相对较多,根据WHO(1993)的推荐量,0-1岁的婴儿每天水摄入推荐量为150ml/(kg.d)。体重5公斤的宝宝每天需要0.75L水,体重10公斤的宝宝每天需要量1L水。以上供水量是指经口饮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及食物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水的总和,而不是单指饮水量。除去奶类、蔬菜、水果中所含的水分,1-3岁幼儿每天需要直接饮用的水量为600毫升~1000毫升。照此推算,1-3岁的孩子每天需水量大约为1200—1600毫升,除去饮食摄入的水分外,还应该每天直接饮水至少为600毫升。

孩子该怎样喝水?很多人往往是等到口渴了才想到要喝水。而实际上,当人感到口渴的时候,身体已经处于慢性缺水状态了。正确的饮水方法是将饮水时间分配在一天中任何时刻,喝水应该少量多次,每次一杯左右。幼儿每日喝白开水4~5次,每次150~200毫升,同时要参考季节、气温,出汗多少而灵活掌握。年龄小的孩子每次应减量。切记不能一次性大量饮水,这样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既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又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儿童应该少量多次地饮用,不可一次喝太多。如果孩子不想喝水怎么办?那就不要硬喂啦!

END

如果你希望有一份事业既能成长自己修正孩子,又能兼顾家庭和经济所需,还能造福更多孩子、家长……如果你起到在成长路上自我完善、温暖自己、照亮他人……

那么——双向养育家庭教育认证导师培训班欢迎你。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