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强化治疗手段(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

1.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三阴性乳腺癌强化治疗手段?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三阴性乳腺癌强化治疗手段(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

三阴性乳腺癌强化治疗手段

1.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

一般临床医生怀疑患者有乳腺癌后,都会对乳腺肿物进行粗针穿刺或切除(手术),然后将标本送至病理科由病理医生进行诊断。乳腺癌的病理报告中如果报告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1 )时,就是大家公认的三阴性乳腺癌,它们是一种乳腺癌的亚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 15%-20%。

除了少数特殊类型的三阴性乳腺癌(科普:那些预后较好的三阴性乳腺癌),绝大部分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因为缺少上述可以治疗的靶点(激素抑制剂及受体抑制剂)而导致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

2.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

一线化疗:对于肿瘤>2 cm或淋巴结阳性患者,首选蒽环类、环磷酰胺,紫衫类药物(AC-T)或密集型AC-T方案((阿霉素、环磷酰胺、多西他赛)。2021年CSCO 指南中,将化疗后序贯卡培他滨新增为Ⅱ级推荐方案。

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持的一项研究成果证实,应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可将该类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提升至86.5%,远高于标准辅助化疗方案80.3%(其中,325例试验组患者;3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指南推荐的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氟尿嘧啶序贯多西他赛的联合方案)。

晚期化疗:通常先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紫杉类、卡培他滨、吉西他滨、等。

对于患有BRCA基因突变 且对常用化疗药耐药者可选用铂类化疗药物(如顺铂或卡铂)或PARP 抑制剂(如奥拉帕尼 [Lynparza] 或 talazoparib [Talzenna])。

对于有PD-L1 表达者,可试用免疫治疗(派姆单抗)加化疗。

对于已经尝试过至少 2 种药物治疗的晚期 TNBC,抗体-药物偶联物sacituzumab govitecan (Trodelvy) 可能是一种选择。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或错配修复(MMR)基因(MLH1、MSH2、MSH6 和 PMS2)表达缺失或高肿瘤突变负荷 (TMB-H)者,可使用药物 pembrolizumab 进行免疫治疗。

3.治疗方案选择的难点

不管是传统的化疗药物还是本质上仍然是化疗药物的靶向药物,它们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将对人体正常细胞同时带来损害。所以,医生与科学家们一直都在探索如何搭配药物和使用药物才能使药物的药效最大、且同时可能带来的毒性最低。但,迄今为止,尚无法确定对每一个人都有效的理想方案。

如对早期 TNBC 患者进行辅助剂量密集化疗的长期结局有适度的改善(10 年复发风险为 28.0%,而标准方案为 31.4%;P  <0.0001)。但专家认为:剂量密集蒽环类药物与每周紫杉醇顺序给药的价值尚未完全确定,铂类药物剂量密集给药的作用也尚未完全确定。

添加铂类药物可使三阴性乳腺癌病理完全缓解 (pCR) 率提高 10-15%,但代价是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更高而可能不得不中止治疗;部分研究似乎还显示当化疗方案中包含烷化剂(如环磷酰胺)时,铂类药物对 DNA 修复缺陷型肿瘤患者的价值有限。

在对转移癌患者的研究中,接受铂类治疗的患者并未显示无进展生存期 (PFS) 优势;但携带胚系BRCA1/2突变的患者使用卡铂治疗的 PFS 获益却优于多西他赛(6.8 个月对 4.4 个月)。

4.作为患者,应该怎么办?

  •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目前,对预后影响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肿瘤的分期:通常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1%;但有了淋巴结转移后5年生存率下降到65%;远处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12%左右。
  • 调整心态,相信自己。个人的潜力和能力都是无限的。把肿瘤看成是个难缠的敌人,需要和它斗智斗勇。老祖宗有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要好好锻炼身体、调整好情绪(首先焦虑抑郁肯定影响睡眠和饮食,别说生病时睡不好吃不好会更难受,就是没病的,熬几天夜这个人估计也要一蹶不振[捂脸])。
  • 信任医生,遵从医嘱。由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就像兄弟姐妹的基因绝大部分相同,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一样,药物对每个人的作用和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都可能不同。而医生所推荐的方案是基于严谨的研究和长期临床效果的验证,对比而得出的对大多数人都可能有效的方案。在应用的过程中,一定将自己对药物的反应以及医生叮嘱要做的检查及时告知和完成,与医生良好互动,互相信任,必要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才有达到治愈疾病的同时,最大可能保护机体不被过度损伤的目的。
  • 关于靶向药: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患者可以试着参与临床试验;如果实在不行,也不要自责和遗憾。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神药一定能救命(如试验中的显著效果为:pCR(病理完全缓解) 率:18% vs 12%)。

参考文献:

李健斌, 江泽飞. 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101(24) : 1835-1838.

Yu K, Ye F, He M, et al. Effect of Adjuvant Paclitaxel and Carboplatin on Survival in Women With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 Phase 3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 2020;6(9):1390–1396. doi:10.1001/jamaoncol.2020.2965

Bianchini, G., De Angelis, C., Licata, L. et al. Treatment landscape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 expanded options, evolving needs. Nat Rev Clin Oncol 19, 91–113 (20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