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田园女权(你听说过田园女权)

女报记者 赵世彩

独立的人格、想法与灵魂,被现代女性所认可,也是她们努力的方向。在女性通往自由的路上,近年来,有一个词让越来越多的女性“误入歧途”——“田园女权”。“连钱都不愿意给我花,你还说爱我?”“礼物都送不好,要男朋友有什么用?”这些“田园女权”的言论在一些自媒体大V的传播下,成为女性歪曲的爱情观,女权由男女平等变为性别对立。

啥是田园女权(你听说过田园女权)(1)

洗脑术

在百度词条中,找不到“田园女权”这个词。但以“田园女权”为关键词搜索,会出现各类相关的解读。“‘田园女权’这个词是个网络词汇,是个污名化词汇,用来打压女权。”山东女子学院女性学教研室副教授林存秀说。

“田园女权”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讨论,原因在于其强大的洗脑术。

2019年2月末,“咪蒙微信公众号注销”成为微博热点。“咪蒙”微信公众号以及其“才华有限青年”微信公众号被注销关闭,此后,咪蒙团队在凤凰网的大风号、今日头条的头条号等相继被关停。

这位有着“女性情感公众号一姐”之称的咪蒙,有多大的号召力?2017年,咪蒙公众号给咪蒙带来了8位数的收入。890万的微信用户、日活300万的读者。在2018年1月,微信用户数达到1400万。仅头条广告就达到80万,次条40万。咪蒙本人,被她的众多女粉丝称为:新时代的女性思想教父。

那这位“新时代的女性思想教父”又在传播着何样的价值观?对女人:《张雨绮离婚:我挑男人不行,但打人渣还是OK的!》对男人:《你支持的不是蒋劲夫,而是家暴!》判别爱情《“连钱都不愿意给我花,你还说爱我?”》《“礼物都送不好,要男朋友有什么用?”》

这种性别对立,自私自利的观点就是最典型的“田园女权”,如果一个女生没有自我的爱情观,看到了咪蒙的刺激性爱情观的文章,就会成为她的脑残粉。

《人民日报》对咪蒙点名批评:“当文字商人没错,但不能尽熬有毒鸡汤;不是打鸡血就是洒狗血,热衷精神传销,操纵大众情绪,尤为可鄙。若不锚定健康的价值坐标,道歉就是暂避风头,‘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就变成一地鸡毛。”

“鸡汤”商人

在咪蒙之前,还有一位被称为“情感教母”、高喊“女权口号”最终被禁言的Ayawawa。她是这么定义性别优势的:“女性能够在男性的提携和帮助下,得到同龄男性得不到的资源,我需要好好利用这一优势。”过去十多年,Ayawawa凭借她的理论,为女人提供了一套“高效”的情感攻略系统,成为中国最成功的“情感导师”。

为何这种污名化女权的伪女权或者田园女权,会如此执著地宣扬这些害人害己的言论?抑或,为何无数的姑娘们会被这样的言论洗脑且付费买单?因为她们持续不断地渲染及时行乐、消费主义、性别优势等观念,并且把这些观念打包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观,而这种通俗易懂且看似站在女性角度发言的言论,最容易被姑娘们接受。而且这些“情感导师”门好像永远站在你的角度陪你怒怼男人,于是女性们感觉好像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姐妹”。

殊不知,这些“情感导师”的出发点并不是帮助男女平等或者性别平等呐喊,他们的目的是“营销”。比如“买某某牌的吹风机和卷发棒,是证明他爱你的最好方式!”“买包包和钻戒是证明他爱你的最好方式!”句句都在给商家们做着无形的营销,这也是为什么田园女权特别爱和各种奢侈品还有消费品扯上直接关系。

当田园女权把歪曲且无用的知识,用喜闻乐见的语言外衣包装起来输出给女性后,无数刚步入社会的年轻女孩们,放弃了自己本能拥有的成就和未来,甚至逐步放弃了自己起码的独立能力,最终自主情愿地沦为男人的附属品。

利己主义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权?女权主义,又称平权主义,目的是消灭性别主义,提倡男女平权平责。可以这么说:如果你相信性别平权,那么你就是女权主义者。

权利跟义务,向来都是统一的——“在我要求多少的时候,我也同时付出了多少”。女权主义的本质,就是男女在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以职场为例,是女性能在职场上平等地和男人们一起工作,是谁干得好谁升职,谁有能力谁加薪,而不是无视女性的能力,让女性拿着低工资,无止境地做着整理资料的机械工作,也不是让女性在岗位竞争中,输给能力比女性弱的男人,更加不是让女性无时无刻地感觉到升职空间的天花板,只因为是女性。

田园女权的本质,是依附在别人的物质下生活,而非自立自强。彩礼、房车、工作机会、薪资、家务的分配甚至是一顿小小的晚饭,田园女权一味想着,向男性索取:“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男人赚的钱就应该给老婆花!”“家务你做!饭菜你做!”“我生小孩那么辛苦你的彩礼那么少好意思吗?”“虽然那个男同事经验比我多、学历比我高,但凭什么我的工资低那么多?你歧视女性!”

这不叫“女权”,这是依附在男权下的女宠做法。女权主义倡导的一直都是:想要获得男性一样的权利,必须付出相应的义务。

女权这个词汇,代表了更多的女性拥有独立的人格,想法和灵魂,独立工作,愿意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尊重自己的意志,爱护自己。容易被田园女权煽动情绪,被洗脑,其实也代表了当下众多的女性独立人格的缺失。

自19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相继开展了三次女权主义思潮。其关注点也从争取女性外在的社会地位转移到对女性身份的审视、自省,由此勾连起更为广袤错杂的社会现实。可以说,女权主义并不简单局限于追求政治、法律上的权利,它是一场深刻持久的心灵革命;激励着女性反思自我的历史处境,探寻女性话语生成的机制。

在这场求索的长途跋涉中,许多富有杰出才智的独立女性涌现。西蒙·波伏娃就是其中的一位,波伏娃有句振聋发聩的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经济领域中的生产活动和各种人为把女性变成了女性。”

所以今天的女性总要求自己做到财务自由。只有经济上的私有关系被废止了,女性才能迎来解放的那一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