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宁笔下乾隆画像现存哪里(清代郎世宁的一幅美人图)

关于香妃有体香的说法,出自郎世宁为她绘制的一幅画的简介。1914年,北平故宫陈列所举办了一次轰动一时的展览,展出十余张美人油画,是乾隆时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所作。

郎世宁笔下乾隆画像现存哪里(清代郎世宁的一幅美人图)(1)

香妃戎装像

其中有一副戎装女子画,就是香妃像,并作简介说:

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沫,国人号之曰香妃。

故宫展出香妃像,轰动京城,来观看者是人山人海,成为街谈巷闻,各种野史、演艺把香妃的故事说得曲折离奇。

其实展出的香妃确实是宫廷里的一个女子,至于是不是香妃,没有确凿的证据。社会上流传乾隆平定回疆部落,得到了小和卓霍集占的一个妃子,赐名“香妃”,带到了宫中。

而香妃十分怀念故国,在袖子里藏了一个匕首,准备刺杀乾隆。皇太后得知了这件事,乘乾隆外出时,把香妃秘密处决了。

郎世宁笔下乾隆画像现存哪里(清代郎世宁的一幅美人图)(2)

乾隆平定回疆后,确实带回来一个维吾尔族的女子,是和卓家族的后裔,谕旨里称她为和卓氏或霍卓氏,起初封为和贵人,之后封做容妃。

但是官方记录里,并没有说容妃就是香妃,也没有关于容妃身上为什么又异香的记载。那么传说中的香妃究竟是怎么样的”香“,香味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据猜测,香妃的“香”大致有这么几种来源,一种说法是香妃在伊斯兰教中的教名是“希帕尔汗”,翻译成汉语就是“很香”的意思,从名字想象出她身体有异香。

另一种说法是,香妃和其他维吾尔族的妇女一样,喜欢把沙枣花戴到头上,香味指沙枣花的味道。

还有些专家说,作为一个维吾尔族女子,香妃身上的气味和汉人、满人肯定是不一样的,到了宫里受到乾隆宠爱,有人就把这种与众不同的味道说成是香味,不然如何解释香妃为啥这样受宠呢?

郎世宁笔下乾隆画像现存哪里(清代郎世宁的一幅美人图)(3)

其实,社会上还有一种流行看法,就是认为香妃身上的特殊气味是狐臭,宫廷挑选秀女的要求非常严格,而身为皇帝的乾隆自然没有闻到过这么奇怪的味道,于是他把香妃身上这种怪味认为是“异香”,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这种观点成立,不得不说乾隆的口味也太重了点。乾隆除了容妃再没有第二个来自维吾尔族的妃子,“香妃”是容妃附会过来的可能性很大。

郎世宁笔下乾隆画像现存哪里(清代郎世宁的一幅美人图)(4)

但是容妃和“香妃”描述有很大差异,容妃是和卓家族的后裔,却不是和卓的妃子。郎世宁画像简介所言:

帝命西内建宝月楼居之……又武英殿之西浴德堂,仿土耳其式建筑,相传亦为香妃沐浴之所。

这段话有很多问题,乾隆给“香妃”建造了一个宝月楼,是建于容妃入宫之前。

乾隆给香妃修建的一个仿造土耳其建筑的洗澡堂,武英殿西边的浴德堂,是属于外廷,臣工往来之所,内廷嫔妃是不可能在这里沐浴的。

郎世宁笔下乾隆画像现存哪里(清代郎世宁的一幅美人图)(5)

(荣妃像)

反观容妃在宫中生活了28年,并没有刺杀乾隆的行为,容妃是病死的,不是被皇太后缢死,容妃死的时候,皇太后已经死了11年,哪还能杀容妃。所以香妃的故事大概率是瞎编的。

之所以会有这种故事,可能也来自容妃入宫的时候已经26岁了,算是"老女",也就是大龄剩女了,人们对这些“老女”从来都不缺乏兴趣,满人也不缺什么叶赫老、海兰珠的故事。

容妃病逝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享年54岁,确实很得皇帝宠爱。生前她长期保持着伊斯兰习俗,不吃猪肉,长期穿伊斯兰的服饰。死后,葬在了遵化清东陵。

今天的新疆喀什市有一座建筑宏伟的坟墓,传说是香妃葬在这儿,又被称为“香妃娘娘庙”,其实都是讹传了。这座墓被称为“阿巴和加玛札”,也就是容妃高祖、曾祖等人的墓地,和容妃本人没有关系。

乾隆纳维吾尔族女子为妃,是对被征服少数民族的拉拢手段,而冰冷的政治权谋常被转化为一个个动人的爱情传说,大概我们都想活在有温度的历史里吧!

郎世宁笔下乾隆画像现存哪里(清代郎世宁的一幅美人图)(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