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许昌的历史典故(许昌故事切莫对号入座)

关于许昌的历史典故(许昌故事切莫对号入座)(1)

许昌往事之活该‖老家许昌

文‖杨森武

高进步长得肥头大耳,读初中时肚子就开始往外凸,同学看他这模样,都喊他高老板,这一喊倒把他喊成了真老板。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上边允许机关人员停薪留职经商,老高便辞职下了海,做倒卖钢材、电器之类的生意,可他的点儿太背,做啥赔啥,不到两年,十几万块的本钱都打了水漂!

生意做不成,又没脸回原单位,便在家就着猪头肉喝闷酒。女人劝他说,生意场上有赔有赚,怕的是跌倒了不愿爬起来!

男人皱眉说,那你说我咋办?

女人说,隔行如隔山,你还不如干你爷爷那个老本行,中不中?

女人叫谭颖,和他青梅竹马一块长大。他俩都是知青,返城后老高进了机关,女人进了工厂。

关于许昌的历史典故(许昌故事切莫对号入座)(2)

女人长得虽然不算漂亮,但肚子里的墨水多,遇事有主意。老高听女人这样一说,恍然大悟,拍了一下肥头说,信球!我咋没有想到?

原来,高家解放前在十字街开饭店。他爷爷手艺好,会经营,生意好得很。解放后公私合营,饭店并到了服务公司。虽然饭店没了,但爷爷的手艺从他爸爸一直传到了他。现在国家又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他这门手艺正好派上用场!

说干就干,他先在七一路租了几间门面房,一间厨房,三间客房,老高当老板兼大厨,三个徒弟,两个服务员,女人辞职了,专心在前台管账,两口子择了个黄道吉日开了张。

前三天请客白吃,来捧场的有工商、税务、公安、银行的人员及各路神仙。此后,回头客人源源不断来消费。老高的手艺好,饭菜很有特色,加上人缘好,生意很是红火!一年下来,着实赚了不少,把个高老板喜欢得屁滚尿流!

关于许昌的历史典故(许昌故事切莫对号入座)(3)

小饭店红火了,老高人心不足蛇吞象,将小店转让给了朋友王三,他又租了一处三层楼房,开了一家“高家庄大酒店”,一楼二楼作为餐饮,三楼作为酒吧歌舞厅。也是时势造英雄,九十年代,人们都向钱看,为了钱,不择手段,赚住钱了就是大爷!高家庄酒店应运而生。

老高聘请了两个大厨,招了一批貌美如花的服务员、几个保安,天天起早贪黑,精心经营着酒店。那时候党政机关没有《八项规定》的约束,经济学家又鼓励社会消费,所以公款消费、公司请客,天天来高家庄胡吃海喝的人,如流水一样,这拨人走了,那拨人又来。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都摇摇晃晃地上了三楼,醉熏熏地搂着小姐跳舞、唱歌,天天往高家庄里扔钱!兴奋得高老板梦里都笑醒。

那天和朋友喝酒时,他情不自禁地说,别人都说钱难挣,屎难吃,我咋觉得天天都好像在拾钱呢?朋友说,这也不是咱的本事,都是因为理论设计得好!不然,咱到哪里拾钱呢?

关于许昌的历史典故(许昌故事切莫对号入座)(4)

古人说,富贵思淫欲;当今人说,男人有钱就变坏。真的没说错!老高赚住钱了,过去的苦日子早丢到爪哇国去了,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唱歌跳舞玩麻将。嫌老宅房子小,又在郊区买了地皮,建了一个大院子,买了车,处处显摆自己有钱。眼睛也开始不老实了,天天都朝着女服务员看!入眼的小红、小彩、小改、小娟……就成了他引诱的目标!瞅了机会便下手。

女人眼利,看出了端倪,晚上睡觉时,警告男人说,老高!你过去是个老实人,现在手上有了几个臭钱,就想学坏?儿子都上高中了,你当爹的,就不知道给他做个好榜样?做人都不应该忘本!我当初嫁给你,图的是你为人诚实,靠得住。现在你有钱了,发了财,也想学坏?过去咱当知青,都是学毛著的积极分子,都有信仰,发誓这辈子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些你都忘了?

他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说的那是球!啥年代了,如今笑贫不笑娼,有钱的是爹,没钱的是孙子!现在除了临颍县的南街村,还有哪个地方在装这圣人蛋?

关于许昌的历史典故(许昌故事切莫对号入座)(5)

女人反驳他说,有钱就了不起了?做一个人,信仰丢了,就没了灵魂!你看你,天天醉生梦死,做坏事,不积德,你四十好几了,勾引十七八的小妮儿,坏不坏良心?

他又犟着说,现在社会上老牛吃嫩草的多得是!没见过张导演和巩俐?好些台上的人,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酒摊儿上不带小蜜人家还看不起呢!兴啥啥不丑,全社会都这样了,丢啥人了?再说,你按着我屁股了?

女人骂道,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你连公粮都交不起了,还嘴硬?劲儿都使到哪里去了?老高没话说了,干脆起身出去了。

见女人知道了自己的丑事,老高索性放开了胆子,在酒楼里胡搞起来,凡看上眼的,都想法弄到手。最后锁定了小红。

小红,长葛人,是个二十出头的漂亮女孩儿,在高家庄酒店先当迎宾小姐,后来又升为领班经理。高老板早就对她垂涎欲滴!可小红很有心计,老高下手亲亲摸摸,她半推半就,但过真的不干!

关于许昌的历史典故(许昌故事切莫对号入座)(6)

老高急了,晚上在小红的出租屋里,拿出三万块现钞,“啪”地拍在床头柜上——要知道九十年代初期这笔钱可主贵了,嘻笑着问,中不中?

小红忽然哭起来,扑在高老板的怀里,抽抽咽咽地说,你别以为我是为了你的钱!我是怕你老婆呀!她天天用眼剜我,好怕人呢!要不早就答应你了!

高老板趁机紧紧抱住小红,用手轻轻地给她拭着眼泪,大声说,怕她?她算个鸭子!

小红说,她要是闹起来咋办?

高老板恨声说,我正想她闹呢!闹了就离婚!离了咱俩结婚!小红说,你哄我!老高说,我要是哄你,不得好死!

勾引到了小红,高老板像喝了迷魂汤,一门心思搁在了小红身上,给小红买首饰,买衣服,买摩托车;在市区八一路还买了一套商品房。打算老婆真要闹起来,就和她离婚,和小红搬到一块儿住。

关于许昌的历史典故(许昌故事切莫对号入座)(7)

没想到女人这次却不吵也不闹,好像没事人一样,倒把老高弄得心里直犯嘀咕。也是他鬼迷心窍,以为女人怕他,索性和小红明着来!将小红升为酒店副总经理,主管业务。小红要管财务,老高答应了,叫谭颖交出印鉴,但这回他想错了,女人发了话,说你们别做梦了,她想管财务,除非日头打西边出来!

高老板大怒,扬手想打她,一圈人拉住了,有好事人打电话叫来了儿子。儿子可不是瓤茬儿,在学校学习虽然不好,却有一身少林功夫,跑来一把抓住他爸的领口,用指头捣着他的胖脸说,高跃进,你敢打我妈一下,我跺死你!儿子镇住了老子,小红管财务的事便泡了汤。

却说酒店自开张以来,一直顺风顺水,可忽然有一天,厄运开始了,首先是消防上来检查,说这里不中,那里有问题,必须停业整顿!消防走了派出所来,说歌舞厅涉黄,得罚款!接着卫生、城管、工商、税务接二连三地来找事,不到几个回合,高家庄酒店就支撑不住了,高老板心里郁闷得不得了!

关于许昌的历史典故(许昌故事切莫对号入座)(8)

心里难受,他便想找朋友聊聊。那天去了王三的饭店,王三开了个雅间,上了高老板平时最爱吃的猪头肉、条子肉和肥肠,开了一瓶茅台酒,两人相对而酌。

说话间,老高便把酒店遇麻烦的事说了。王三说,酒店遇到麻烦,你就不知道问个为什么?老高一脸迷惑地问,我哪路神仙都拜过了,大官小官认识的也不少,得罪谁了呢?

王三搁下酒杯说,哥,按说劝酒不劝色,可兄弟我还是想劝你一句,那个小红,你真的相信她会跟你一辈子?

高老板说,我咋不相信,她都对天发誓了,海枯石烂不变心!

王三哈哈大笑说,哥,你真的是鬼迷心窍了,你以为她是喜欢你这个人,她那是喜欢你的钱!高老板摇头说,她都说了,我就是要饭,她也会跟着我!

王三冷笑了,哥,你知道她的底细吗?十六岁出门,在广州深圳待过几年。你不知道,有个人物在你酒店喝酒,看上小红了!承诺要给她安排工作。可小红要的是钱,不稀罕那每月几百块钱的工作。哥,你抢了先,人家会不生气?我猜酒店出事,十有八九是有人使坏!

关于许昌的历史典故(许昌故事切莫对号入座)(9)

高老板听了这话,低头想了想,一拍脑门,恍然大悟地说,我说呢!肯定了!他瞪大眼想了好半天才说,那咋办呢?咱们做生意的,惹不起官府啊?

王三说,还是跟嫂子和好吧!要吃还是家常饭,要穿还是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那小红你根本靠不住,早点分手,免得后患无穷!你要不信我的话,就走着瞧!

王三的话没有说错。此后,高家庄酒店的祸事又来了,那天水电忽然断了,一查,是大楼的水电设施坏了。没了水电,酒店只好关门,员工们都走了,小红说老家有事也回去了。

高老板急了,便和楼主打起了官司,官司一打就是半年多。正焦头烂额之时,银行又催他还贷,这下可是要命的事,他走投无路,只好把老房新房都卖了还贷。就一两年时间,高大爷变成了高孙子,只好租房子住。

没钱了,平时的朋友躲得远远的,只有王三对他还是老样,隔三差五地把他请到饭店里喝酒。喝醉了,老高忍不住伤心落泪。

关于许昌的历史典故(许昌故事切莫对号入座)(10)

王三百般劝解,说生意场上,赔赚很正常,你还不到五十,以后的路子还长,只要有信心,有个好身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举了好几个生意场上东山再起的典型。

可高老板的运气太不好了,因为醉酒,一次喝着喝着,眼也斜了,嘴也歪了,半边身子没了知觉!吓得王三赶紧把他送到医院里,女人闻讯赶到医院,床前床后地侍候;儿子也来瞅了一眼,说了声“活该”,扭身走了;王三也天天过来看护。

见谭颖对老高的真情,王三很是感动,说嫂子你真好!换成别的女人,早蹬了他!谭颖说,他也是一时糊涂,社会上都那样了,他没有犯法进去就是万幸了!

亏得谭颖无微不至地照顾,老高只住了个把月就出院了,只是落下了后遗症,说话结巴,神情有点痴呆。生意做不成了,家里的生活全靠女人支撑着。

关于许昌的历史典故(许昌故事切莫对号入座)(11)

老高有时也想起了小红,托王三去找过她。王三去了几次,回来说,八一路那套房子,小红早就转卖给别人了,她也没有回长葛,人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老高听到这消息,眼泪忽然流了下来——不是为了小红,是觉得自己的良心有愧,对不起谭颖,那个不忘初心的女人。

笔者和高老板认识,有次在千亩游园,见到谭颖搀扶着男人散步,温柔体贴的劲儿很是叫人敬佩!又过了几年,笔者在七一路遇到了他儿子,问他爸爸咋样了?儿子只说了句“活该”,再也不吭声了。

歌曰:

人生犹如登高山,

上到绝顶心胆寒。

利令智昏是贪欲,

脚下一滑坠深渊。

阎王有本生死簿,

善恶有记别分辩。

莫以善小而不为,

莫以恶小把错犯。

厚德才能载万物,

恶行难过鬼门关。

光明正大魔怕人,

暗室亏心天有眼。

今日作歌劝后生,

前人故事当借鉴!

关于许昌的历史典故(许昌故事切莫对号入座)(12)

【作者简介】

关于许昌的历史典故(许昌故事切莫对号入座)(13)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