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搬迁到隔壁同区需要什么手续(工厂搬迁偏僻处)

交通的便利,难道成了缠绕在实体企业脖子上的一根绳索,而不应该成为大家共同的一种红利?,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工厂搬迁到隔壁同区需要什么手续?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工厂搬迁到隔壁同区需要什么手续(工厂搬迁偏僻处)

工厂搬迁到隔壁同区需要什么手续

交通的便利,难道成了缠绕在实体企业脖子上的一根绳索,而不应该成为大家共同的一种红利?

周家兵

要想富先修路,说的是交通便利能给当地经济带来活力和红利。

打通一条路,带动一方经济。道路通畅,物流、人流带动经济流动性。可交通便利后,到底成了谁的红利?

生产精密五金件的客户汪总,十二年前,从深圳搬迁到D市比较偏僻的城镇,说起搬迁的理由,就是因为交通便利,附近道路打通,房租飞涨,工业用地性质变成商业用地。一切都随着交通更加的便利而“鸡犬飞天”。如果只有一个方面成本上涨,企业还可以通过强化自身内部管控来消化掉。但厂房租金、原材料、人工等主要成本均上涨,企业难以承受。自救的方式通常有四:

一是搬迁到地价(租金)更便宜的地方(比如华为)。

二是引进机器人减少用工成本(比如富士康)。

三是联合同行业展开大宗交易,同供应商展开采购价格谈判获得更好的价格。

四是寻找更优惠政策的地方(区域),优惠政策让企业能够获取生存的空间(比如从沿海内迁)。

汪总的企业,从深圳搬迁到D市的偏僻乡镇,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自救方式。厂房租金降低到原先的三分之一。变卖了原有旧设备,直接引进进口的“高速自动冲床”机器设备,在新厂房安装,减少人员。当地政策也非常给力,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汪总的企业算是同行业引进自动化设备较早的企业之一。当时,还帮助汪总把企业厂房租期,从五年延长到十年,目的就是为了汪总的企业能够扎根这里,把当地经济带活。至于每年递增的厂房租金,当地给予政策倾斜和关怀。汪总深感温暖的同时,也获得“爆棚”的自信心和干劲。

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沐春风”,每年按照目标,循序渐进,逐年递增,上缴利税超过预期。前几年民营企业都深感寒冬的时候,汪总感到的却是春天般的温暖和夏天火热般地发展。

这几年,由于汪总企业的配套需求,很多供应商都在汪总企业附近设厂投资。企业所在工业区和附近周边的人流量,越来越稠密,商铺、农民房等出租率大幅提高,价格均稳步上涨。好在市场总体供给平稳,还算有序。

问题的转机是从三年前开始,前几年规划的城际交通线路的建设如火如荼,开通之日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无论纸媒,还是自媒体,所有人都在狂欢,尤其是地产商们大肆宣传某某同城的时候,这些踏踏实实埋头做实体企业的民营企业家们苦不堪言。

厂房业主多次上门喝茶聊天说,周边租金上涨多少,征地拆迁的步伐迈得多大,这个地方未来的发展潜力是一栋栋耸入云霄的高楼大厦。业主说得眉飞色舞,汪总听得心惊胆战。以往良好的物业管理服务也越来越差,态度越来越强硬,经常表达出没有半点回旋余地的口气。“硬邦邦”的一副你爱租不租地“决绝”、“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姿态。

业主甚至说,交通便利后,我们这里非常宜居,青山绿水。并称已经有大品牌地产商洽谈,将工业用地变更成商住用地。

汪总无奈地说,到时候,大家都在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里喝西北风吧!十年租期恰好到期,业主不续租,口头承诺你先做着,用着,租金交着呗。业主的意思不言而喻,一旦拆迁合同落定,随时就要被迫搬迁,还不能得到任何赔偿。

要不是疫情,或许早就被逼着搬走了,看来这个地方也没法继续经营下去了。这两年,冒着疫情风险,汪总往返内地多处,洽谈,看地皮,看能不能买下一块来,自建厂房。

我们做实体的民营企业,竞争是在产品设计、研发、品质、市场和售后服务上,作为生产基地而言,只想平稳生产。每一次搬迁工厂,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时候还影响订单的准时交货。汪总感叹!

交通的便利,难道成了缠绕在实体企业脖子上的一根绳索,而不应该成为大家共同的一种红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