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贾诩之死(三国贾诩被称为)

三国贾诩之死(三国贾诩被称为)(1)

三国贾诩之死(三国贾诩被称为)(2)

笔者认为,这一根源在于他出身草根,为了活命,出言必中;为了效果,不讲道德(《三国志·贾诩传》说他办事“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如果把三国荀彧比作汉之张良,那么三国贾诩就是汉之陈平了。陈平不如张良,贾诩当然也不如荀彧。张良、荀彧,堪比帝王师,陈平、贾诩不能比也。

前两人出生富贵人家(一为韩国贵族,一为士家出身),不为生计发愁,可以开口畅谈天下大事,而陈平、贾诩皆为“草根”出身,起点低,首先得填饱肚子,然后才能考虑到高层次理想。

尤其贾诩在乱世中,感觉他一生都在为保命而奔波。所以他被称为毒士,大概在于此吧。

下面不妨说说他的履历:

年轻时,有次以疾病去官还家,路上遇到叛乱的氐人,同行数十人被抓,他谎称是段颖(东汉威震西土边将)外孙而脱身,其他人“悉死”。

试想:同行数十人,如果有与贾诩认识的,贾诩只顾自己而不救别人,其自私可见一斑!

后来投奔董卓,在其女婿牛辅帐下,因而与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相识。当卓败辅死时,为逃脱王允吕布清算,唆使李、郭、张反攻长安,使汉家复兴的最后一点希望都破灭了。当李傕给他封侯时,他推辞道:“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

后来李傕、郭汜互相争斗,长安乱得一团糟时,他暗中护送汉献帝外逃,深知李郭二人不靠谱,随后转投将军段煨,但在煨军他的名望太大,察觉到段煨内心不安,恐被段煨所害,又偷偷结交南阳张绣,使张绣派人迎接他。

这样,段煨巴不得他走,张绣巴不得他来,可谓皆大欢喜!

建安三年,当曹操南征张绣时,贾诩主张归顺,只因曹操睡了张绣婶娘,惹恼张绣而反叛。

后来,在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在贾诩建议下,又一次投降曹操。所以贾诩很受曹操重视,即使到后来曹丕抱怨张绣害死其兄时,贾诩反而因暗中帮助曹丕夺嫡被封为太尉。

晚年,贾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总之,为了活着,低调、低调、再低调。他这一辈子,主公从董卓牛辅换到李傕郭汜,从段煨换到张绣,最后终于寻到明主曹操,但也得小心翼翼,仅为保命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