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科考题目(书生梦中听到两句诗)

秀才科考题目(书生梦中听到两句诗)(1)

中国古代正式开科取士始于隋朝,而将科举制度化的是唐朝。

根据《文献通考》、《册府元龟》等书的记载,自唐朝开国之年(即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始,法定年年开考。而纵观唐朝289年历史,纪录在案的科举考试共266次,基本达到了年年开考的规定。

唐代的科举处于早期探索阶段,考试的科目繁多,其中的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为常设科目,故又称常科。

唐代书生要考状元,不像宋、明、清诸朝那样,先经县、州、府筛选,再经各省筛选,最后才参加国家级考试。唐代一般由地方长官进行访查考核,将所在地品德、文学都好的士子上报到州,由本州长官提名推荐到中央,合格者称为“乡贡进士”,可直接参加“省试”(名义上由尚书省主持的全国性考试,又称为“礼部试”,相当于后来的“会试”),录取人选与各人的名次全由主试官一人确定。

这主试官通常得由文学和品德都富于名望的大官来担任,是临时性的,称为“知贡举”。

秀才科考题目(书生梦中听到两句诗)(2)

省试的考试项目,主要是诗赋。一篇律赋,一首律诗。赋用八韵,诗限作五言六韵。题目或用古事,或用时事,或用三字四字成语,或用一句五言古诗。应试者可任意取题目中一字为韵,也有由试官指定题目中某一字为韵的。一般都用平声韵。

唐代科举考试如此重视诗赋,一方面引发唐代文学兴盛,另一方面却促使士子忽略技艺之钻研,造成科技发展缓慢。而且,由诗赋挑选出来的士人,往往缺乏行政知识及经验,造成诗赋日工、吏治日坏的现象。

唐玄宗天宝十载(公元751年)“省试”的知贡举为李暐,出的试题为《湘灵鼓瑟》,要求考生写作一首五言律诗。

诗题“湘灵鼓瑟”来自屈原《远游》篇中的:“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里面包含一个凄美的传说:尧帝的两个女儿,一个名叫娥皇,一个名叫女英,都嫁给舜帝做妃子。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今梧州),二妃不久也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即湘灵)。她们常常在月夜弹琴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

秀才科考题目(书生梦中听到两句诗)(3)

由于省试诗题目由试官指定,而非诗人自己兴发而作,作诗的目的就是博得试官中意,榜上题名,所以诗的思想内容受到了极大限制,难有佳作。

但是,这年却颇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出现。

陈季、王邕、庄若讷、魏璀等人的作品都堪称一流,其中又以陈季的作品最妙,其诗如下:

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

楚云来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徵幽契,繁声入杳冥。

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

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

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可称佳句。

李暐迅速将这些作品列入及第卷中,并将陈季列在前面。

秀才科考题目(书生梦中听到两句诗)(4)

但是,另一首作品的出现,又把节季压在了下面。

该首作品是这样写的: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李暐一下子就被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给征服了。

诗的意境是这样的:常常听说湘水之神善于弹奏云瑟,引得黄河水神冯夷翩翩起舞。楚地人民都不忍聆听这种哀音。曲调太悲太苦,能使坚硬的金石感到凄楚,并透过穷高极远的苍穹传到苍梧苍梧之野,感动了寄身山间的舜帝之灵,从而使山上的白芷吐出芬芳,与瑟声交相应和。瑟声随着流水和悲风,传过湘江,吹过洞庭湖,等到曲终声寂。看不见鼓瑟的人,只看见湘水上的数座青山。

秀才科考题目(书生梦中听到两句诗)(5)

李暐读到最末一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忍不住惊呼道:“像这样高妙空灵的结句,必有神助方能写得出来啊!”

当时的科举考卷并不糊名密封,李暐看了考生的名字——钱起,牢牢记在心中,将之置于高第。

钱起登第后,被授予校书郎一职,得到了大诗人王维的欣赏及大力提携。

李暐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句如有“神助”。

实际上,钱起也坦承,自己早年离家乡吴兴(今浙江湖州)出游,曾旅居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客店,夜半入梦,隐约听见有人在窗外吟诗,吟来吟去都是这么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梦醒惊起,到屋外张望,月明风清,悄无一人。这次考试,写最后两句,苦无佳句。忽然忆起夜宿京口之夜,福至心灵,就把梦中听到的那两句写上了卷子。

秀才科考题目(书生梦中听到两句诗)(6)

王维称赞钱起的诗有“高格”,王维死后,钱起便当仁不让地执掌了诗坛牛耳。

高仲武于大历末年编《中兴间气集》,卷上第一人即为钱起。

高仲武说:“右丞(即王维)没后,员外(钱起官为考功员外郎,故称之为员外)为雄。芟齐宋之浮游,削梁陈之靡嫚。迥然独立,莫之与群。”

《中兴间气集》卷下第一人就是郎士元,时人也将钱起和钱起并列为中唐诗坛二领袖,称“钱郎”,时有“前有沈宋(即沈佺期和宋之问),后有钱郎”之誉。

秀才科考题目(书生梦中听到两句诗)(7)

另外,人们也喜欢把卢纶、吉中孚、韩翃、耿湋、司空曙、苗发、崔峒、夏侯审、李端等九人和钱起合称大历十才子,其中,钱起为“大历十才子之冠”。

对于这些称谓,钱起很不以为然,他说:“郎士元安得与余并称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