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

“这个手机支架,花了我们两年时间研发,不仅通过了德国大众零部件验证体系,而且是和车辆同寿命的。”朗逸Plus的产品主任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似乎有点无奈。朗逸Plus还没亮相,它斋配版上的中控手机支架却一度成为各大论坛上的热度话题。

一个手机支架怎么会需要两年时间研发呢?网上买的手机支架不管售后当然可以简简单单地卖给你。但是官方的支架不行,首先它不可以坏,需要做耐久性试验,其次必须得保证在事故中它是安全的,也就要做碰撞测试。

所以,这么简单的一个手机支架,其背后是一整套整车零部件开发体系做支撑的,怎么能和网上买回来的手机支架相提并论呢?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1)

这么有分量的支架,官方赋予了它一个很互联网的名字——智随车联手机互联系统,不过这得结合着它未来发布的手机APP一起使用才行。有了这个APP,车辆状态显示、车辆设置、导航&音乐第三方应用……即便是最低配也能享用,从此你不再需要因为一个大屏幕而要买高配了。

大众就是这么懂我们这帮中国人,特别是朗逸这款车。当它还是图纸的时候,它就是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做的一款车,既有德味,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十年后,背负着360万用户的数据,朗逸来到了第三代,毫无疑问,朗逸Plus在用尽全力去诠释它对中国人的理解。

显然,大众知道我们这些中国消费者需要什么!空间、配置、动力强劲之余还要省油。相比于现款朗逸,朗逸Plus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升级。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2)

Plus的不仅是空间,更是乘坐的舒适性

从Plus这个英文词就知道,朗逸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车身尺寸的全面加大,更长更宽更大。朗逸Plus比起现款的朗逸,在长宽高上都增加了:65mm、41mm和14mm,轴距长了78mm。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3)

一般的车,如果加长了轴距,消费者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是增加第二排的腿部空间。朗逸Plus没有,它的第二排的空间感和现款的差不多。毕竟现款第二排的腿部空间已经相当令人满意了。

在汽车之家的口碑栏处,朗逸“乘坐空间不错”这个标签是排在第一位的,再去加长显然并不会增加消费者的满足感。所以朗逸Plus把这78mm放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坐垫长度。朗逸第二排座椅的坐垫长度增加了75mm,原本托不住的大腿,现在已经有完美的支撑。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4)

比空间来得更实在的是,全车座椅都进行了人体工程学的优化,靠背采用了内陷的设计,也增加了座椅两侧的侧翼。而且同一张椅子的不同地方,其软硬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像臀部这部位的填充物就相对软一些,而座椅两侧的填充物就相对硬一些,既满足长途驾驶时的舒适性,同时支撑性又好。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5)

再加上朗逸Plus全系都增加了后排的出风口和USB插口。毫不夸张地说,身为A级车的朗逸Plus在后排的乘坐舒适性方面已经给到你B级车的待遇了,无论是座椅的舒适性、空间感还是配置,和B级车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6)

Plus的不仅是动力,更是能效

这一次试车很奇怪,一般的试驾活动,媒体老师们肯定都抢着大马力的车去试。我不过是稍微来晚了一步而已,1.5L 6AT的这个版本就给人抢光了,1.4T 双离合的还剩很多。幸好小鹿我朝廷有人,我的哥们早早帮我选好了。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7)

这很正常,1.4T这个版本都用这么多年了,虽然马力数要稍微比老款的大,但是驾驶感觉上不会相差太多,而1.5L 6AT这款动力是上汽大众第一次使用的,很新鲜,而且绝大部分同行都认为1.5L未来是走量车型,更值得试驾。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8)

1.5L看起来是比现款的1.6L排量少了,但是其动力输出却更强了,油耗更低了,鱼和熊掌都兼得了。

这两款动力在试驾的这两天我都开过,我们实拍的是1.4T车型,试驾是1.5L,都有机会开。老实说,真的买1.5L的就好。1.4T的噪声比1.5L的要大,特别是开启压缩机之后,那轰轰的声音很容易传到驾驶室里面,而1.5L的噪声比1.4T小,听起来要舒服很多。

再者就是双离合变速箱,大众的DSG做得很好,这毋庸置疑,但是它的体验依旧不如6AT,没它平顺,降挡也没特别快。相反,朗逸Plus身上的这款6AT在平顺性上会带给你更多的愉悦感,且用起来也放心很多。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9)

朗逸Plus还给了你一个惊喜,就是它油门底下还有一个kick down按钮,这对于一个悬吊式的油门踏板来说真是稀奇的。在急加速状态下,全油门踩下kick down,这台变速箱就会很积极地降挡,虽然称不上快,但也是干脆利落的。

譬如我们在80km/h的速度巡航,如果我们需要急加速超车并道,踩下kick down之后,在6挡状态下的变速箱就会直接降两挡,然后再降两挡,也就是一共降四个挡位,转速指针直接就指向了6000rpm的红区,加速的力量感随即而来。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10)

加速性能是好,但是隔音真的比较差,虽说1.5L的比1.4T的要好,但是也是比较低的水平,特别是上面的急加速,几乎可以“媲美”本田的了。

力量感有了,油耗却不高!我们试驾的路线不长,大概就是30km左右。在上车前我还想测一下油耗的,特意把油耗清零了。可是我玩kick down玩上瘾了,动不动就地板油上去。但让我惊喜的是,这30km的剧烈驾驶,表显油耗却只要7.1L/100km,有点不太敢相信自己眼睛。

毫无疑问,价格会Plus,可是值吗?

这台车很快就要上市了,上汽大众方面已经确定了朗逸将会采用两代同堂的销售策略,现款朗逸和朗逸Plus都会同时在4S店的展厅上看见。如果让我猜测其售价,我想朗逸Plus应该在12万多起步,比速腾略低一点点。

虽然采用了MQB平台的朗逸在底盘的紧凑度和舒适性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它真的就能把速腾视为竞争对手吗?也许它会,但是速腾和思域这些传统的A 级车却不这么认为。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11)

因为在消费者眼中,速腾比朗逸高级,而在这个消费升级的时代,也许朗逸的消费群体会去考虑速腾,但不会反过来。所以,朗逸Plus采用两代同堂的策略我是有些担忧的,就怕原本考虑朗逸的都跑去速腾那里了,让现款朗逸的终端优惠越来越大。

如果朗逸Plus能摆正心态,继续和卡罗拉、轩逸、英朗这些竞争,其实它的优势会相当明显,例如它全系都标配的后排出风口和USB插口、LED前后大灯组、大众最新的家族式设计、座椅的舒适性……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12)

而且,在很多地方,你也能看到它的精致度,例如它的双腰线,据说采用六序冲压机才能打造出现在的这种光影效果;还有它内饰中控台上渐变的拉丝饰板,也是调了很多次模具才有今天的效果。

尽管优点多多,但它依旧是一台标准的A级车,依旧用的是扭力梁的后悬挂。它的竞争对手依旧是家用取向的卡罗拉、轩逸和英朗。朗逸Plus不应该因为自己换代了,升级了就要卖更贵的价钱,如果是这样的话,8代凯美瑞是不是应该直接和奥迪A4L来竞争?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13)

Plus尺寸之后的朗逸,你觉得它的车身尺寸和卡罗拉、轩逸和英朗它们拉开差距了吗?不是还在同级中吗?

再也没有亮眼车型的大众,危机已经渐显了

这一次试驾,我比平时都更认真地拍照,因为我知道这个紧凑级轿车的标杆未来要给很多车型对标,多备点图片总是有好处的。可是越拍越觉得大众的标杆形象越来越淡了。在它眼中,车应该是空间越大越好,配置越多越好……这些标杆太容易模仿了。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14)

08年,朗逸作为标杆是可以的。当年,我们自主品牌有哪些家轿?比亚迪F3、奇瑞QQ、夏利、福美来这些现在已经淘汰的车型啊。朗逸在它们面前是教科书般的存在。可是现在已经不一样了!我们有帝豪GL、传祺GA4、长安逸动、奇瑞艾瑞泽5这些强有力的A级家轿。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15)

市场也正在释放着这信号了,朗逸今天头四个月的累计销量已经同比下跌12.76%了。而且在汽车之家统计的网友们购车平均裸车价上,朗逸的终端价格是8.10-12.29万元,和帝豪GL(7.60-10.58万元)、GA4(7.50-10.58万元)差不了多少了。

现在的朗逸Plus只不过尺寸大了点,舒服了点,动力强了点,但没有实质性的一些提升。它不能再像教科书那样,告诉其它竞争对手:“紧凑级家轿就应该这么做。”

相反,丰田已经洞悉到消费者的发展趋势,开始设计有门槛的东西了。你可以对比一下丰田的C-HR和大众的探歌。最近我开了一下C-HR,短短的1公里路程,我已经爱上了这款小型SUV,开完之后我还兴奋了很久。可是我开了朗逸Plus三十公里了都没这感觉。我想朗逸都给不了我这感觉,我相信探歌也不会。

朗逸plus不如朗逸经典好开(朗逸Plus看似很完美)(16)

且不说C-HR,就像丰田在海外已经亮相的丰田Corolla Hatchback,发动机都用上了丰田最新的2.0L,再加上激进的外观,我第一眼看到它就像看到梦中情人一样。而大众,这个昔日的王者,已经给不到我这个感觉了,哪怕是高尔夫GTI。如果这出现在婚姻状态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现在的大众船大难掉头了,只能做一些越来越大众的车,这些车的成功很容易被复制,不难超越。而同样是世界级巨头的丰田,80岁了却选择了重头再来,重新树立了造好车的标杆,把卖点移动到有门槛的行驶品质上,而不是空间、内饰和配置上,这才是一位巨头应该做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