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团体心理疏导100例(讲道理学生不爱听)


班级凝聚力提升需要团队心理体验活动

每个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班级凝聚力超强,良好的学风和班风都要依托于较强的班级凝聚力才能形成。怎么增强这种凝聚力呢?很多班主任选择了开班会,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往往收效甚微,甚至还会招致学生的反感。

其实,对于班级建设来说,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远远比单纯的说教要有效得多。班级活动形式有很多种,就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说,要达成学生内心的成长,团体心理体验活动是非常好的选择。

团体心理体验活动是以团体为单位进行的心理体验活动,其关键在于每个参与其中的人心理上的直接体验。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尤其是在心理体验活动中体悟,不仅培养学生的能力,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情绪人格,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学生团体心理疏导100例(讲道理学生不爱听)(1)

学生成长需要正面的心理支持

选择合适的团队心理体验活动

我做班主任的时候,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会有意开展一些团体心理体验活动。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青少年思想品质、人生观、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人格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好的正面的心理支持。

高二时,因为经过文理分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班级比较散,急需进行一次班级凝聚力的教育。我想了各种方案,最后决定开展一次团队心理体验活动,让学生自己体会到班级的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我选用了经典的穿越电网的心理体验活动,根据现有条件进行了改编。草根版的穿越电网游戏是这样的:

假设洪水将来,所有的同学必须在15分钟内越过1米高的电网(用跳高杆代替),规定时间内只要有一人未通过就视为全体失败。

当我告知学生到操场集合时,学生一下子炸开了锅,纷纷兴奋地猜测着要去干什么。当我让学生去搬跳高器材时,很多学生又表现出一种恍然大悟的表情,哦,原来是练跳高啊。当我说出真正的用意并给出活动规则时,现场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学生们在激动之余又跃跃欲试,商量各种对策。一时间,飞身跃起的,抬人的忙得不亦乐乎。每个学生都投入其中。

活动正式开始时,男生中先跳过来几个人,剩下的就用抬举法,等到女生过的时候,这时候感人的一幕出现了,两个男生躬身在地,供女生踩踏,那边抬,这边接,还有在边上加油打气的,既忙乱又有序,最后没用15分钟就完成了穿越任务。


学生团体心理疏导100例(讲道理学生不爱听)(2)

穿越电网团体心理体验活动


活动结束后,我简单点评了几句,启发学生思考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特别表扬了那两个给人垫脚的男生,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改进的地方。在回教室的路上,我听到学生们还在无比兴奋地交流活动感受。

这周的周记,不出所料,绝大多数同学都回顾了这次活动,说出了许多感受,其中包括对班级凝聚力,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的思考,对甘于奉献的同学的点赞,学生们的心感觉一下子贴近了许多。

其中有一个男生特别提到这次活动的一个不完美的地方,就是没有先让女生通过。结果在不久后的学校小远足活动时,他就弥补了这个缺憾,发放午饭的时候,他号召男生让女生先领,又让女生们感动了一把。

可以想知,如果当初我开了一节普通的班会课,苦口婆心地举许多例子证明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告诉学生们一定要团结,拧成一股绳,也许学生也会有所想,但带来的后续影响一定没有这次心理体验活动带来的影响大。

在这次心理体验活动中,学生对团队合作的体验是生动而鲜活的,班级团结意识也就渗透到了内心深处。相对于班主任一成不变的碎碎念,学生当然更欢迎团队心理体验活动,更何况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还是非常轻松的。这就是团队心理体验活动的最大优势。


学生团体心理疏导100例(讲道理学生不爱听)(3)

给学生多创造亲身体验的机会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道德准则,只有它们被学生亲自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不仅是道德准则,其实所有对学生心灵的教育,都应该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亲身体验的机会,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心育的效果。

当然,因为各种原因,像这种室外的大型的团队活动,不可能经常举行。有时候我就根据需要在教室里开展一些小的体验活动,譬如“手指抬人”,以组为单位,几个人用食指共同抬起一个人,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自然能体会到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譬如“体验责任”,让学生在活动中悟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所负有的责任。这些活动耗时很短,既调节了气氛,又让学生得到了内心的触动,真是一举两得,有时候再适时点评一下,就能达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学生团体心理疏导100例(讲道理学生不爱听)(4)

适时开展随时随地的小活动

团队心理体验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

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不然可能事与愿违。

高二运动会时,鉴于高一运动会后有些学生抱怨班委的工作不到位,我重点强调所有同学都要积极参与到运动会的全过程中,多提建设性意见,不要简单抱怨,顺便提到了曾经风靡一时的《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提到了紫手环。结果没想到一个很积极的同学很快就网购了一个班的紫手环,每个人发了一个,很仓促地开启了紫手环的不抱怨活动。一开始还不错,结果活动慢慢就变了味,有些学生故意恶作剧设圈套让别人抱怨,更有甚者拿紫手环弹着玩,这个活动维持了一个月,最终宣告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强烈的不抱怨的意识,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还有一点就是学生的娱乐精神太强烈了。

这次失败的紫手环活动让我长久的反思,再好的活动,没有合适的土壤,都会宣告流产。尤其是长时间的活动,需要非常周全的考虑。


学生团体心理疏导100例(讲道理学生不爱听)(5)

为活动而活动,会适得其反


不过让我欣慰的是,有的学生在班级活动宣告结束后,还坚持戴着紫手环,而有的学生后来又重新找出了紫手环,我想这样的学生一定是有了这样的心理需要。这时候他的不抱怨运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建立自己的活动资料库,积累活动经验

有老师可能会问,哪来这样多又好又合适的体验活动,其实关键是认同这种理念,其他的按图索骥就行了。

现在信息社会,根据自己的要求找几个活动还是非常方便的。一开始我也是根据主题去搜索选择体验活动,后来看得多了,慢慢积累,形成了自己的小的资料库,很容易就能根据时机选择合适的活动。有些活动拿来应用时要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改编,其实只要理解了活动的本质内容,进行合理的改编还是完全可能的。

学生团体心理疏导100例(讲道理学生不爱听)(6)

多积累活动和经验,为我所用


相对于一般的活动,心理体验活动的更要慎重选择合适的项目,更要注意考虑开展的最佳时机。总而言之,要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心理体验活动。当然,只有积累一定的活动形式和开展经验,才能自如选择合适的活动,以合适的方式组织进行。

心理体验活动重在个人心理的直接体验,而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既然是心理体验活动,当然在开展之初不能将目的说破,不然就会败坏学生参与的胃口。要尽量保持活动的神秘感,在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之后,体验了活动的全过程,教育目的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教师可以再活动结束后进行简单的点评,教育目的就水到渠成。


学生团体心理疏导100例(讲道理学生不爱听)(7)

教师隐身在活动背后


蒙台梭利说:“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团队心理体验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自然中悟出道理,无声接受教育,值得提倡和尝试。


学生团体心理疏导100例(讲道理学生不爱听)(8)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是蓝色清欢,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愿和您一起探讨教育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欢迎关注,欢迎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