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恶是滥用恶行吗(评论区惩治鳝恶)

最近,原产北美洲的鳄雀鳝在国内多点出现,散布于小区景观水系、野外自然水体等多种场合,不但给水体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甚至传出伤人的消息此前,河南汝州市为抓捕鳄雀鳝,不惜抽干当地云禅湖20多万立方米湖水,超三千万网友在线围观8月27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小区也抽干了人工湖的水,抓获两条鳄雀鳝记者连日调查发现,因无相关法律法规“禁售”“禁购”,市民可从水族店、某电商平台轻松买到这“顶级淡水鱼杀手”(详见本报8月29日、31日A16版)对此,有人质疑,抽干一湖水抓两条鱼值当吗?有媒体呼吁:“除鳄”苦无政策依据,“禁鳝”尚需立法支持,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滥恶是滥用恶行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滥恶是滥用恶行吗(评论区惩治鳝恶)

滥恶是滥用恶行吗

最近,原产北美洲的鳄雀鳝在国内多点出现,散布于小区景观水系、野外自然水体等多种场合,不但给水体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甚至传出伤人的消息。此前,河南汝州市为抓捕鳄雀鳝,不惜抽干当地云禅湖20多万立方米湖水,超三千万网友在线围观。8月27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小区也抽干了人工湖的水,抓获两条鳄雀鳝。记者连日调查发现,因无相关法律法规“禁售”“禁购”,市民可从水族店、某电商平台轻松买到这“顶级淡水鱼杀手”(详见本报8月29日、31日A16版)。对此,有人质疑,抽干一湖水抓两条鱼值当吗?有媒体呼吁:“除鳄”苦无政策依据,“禁鳝”尚需立法支持。

依法追剿鳄雀鳝,不该有终点

特约评论员 陈晓静

近期,北京、湖南、山东、青海、宁夏等多地在居民小区池塘或公园湖泊中发现鳄雀鳝,尽管这一“新晋网红”最终得到妥善处置,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由此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截至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有500多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有100多种。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我国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外来物种被人们有意无意地从一地带往另一地,加之一些人热衷将新奇的外来物种当作宠物饲养,当新鲜劲过去又会将其遗弃或盲目放生,导致外来物种大量繁殖,与当地原有物种竞争生存环境。因此,近些年来,外来入侵物种扩散方式和途径呈现多样化、隐蔽化的特点,给治理和防范增加了很大难度。

鉴于此,我国在2021年4月15日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将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战略布局统一考虑;今年8月1日起施行《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专门就外来入侵物种源头预防、监测预警、治理修复,构建全链条防控体系作出详细规定。这些法律法规都为防治外来入侵物种提供了坚实法律依据,也是防治入侵物种有力武器。

尽管我们法律法规健全,但近期频发的鳄雀鳝事件,日益凸显的生物安全风险,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统筹协调,一方面要构建科学高效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对现有有关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及制度进行整合完善,建立从海关到公安、环保等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全链条打击防范外来入侵物种。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外来入侵物种可能造成的严重社会危害,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让生物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反之,轻则罚款,重则有可能触犯刑法被追究刑事责任。

鳄雀鳝只是众多外来物种的一种,成为“网红”只是个例,但由它引起的对生态保护的关注、讨论和对相关知识的普及,不应该有终点。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者为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金融庭庭长)

从源头筑牢阻遏“生物入侵”的屏障

特约评论员 李光全

原产北美洲的鳄雀鳝成了“新晋网红”,而且这一大洋彼岸的“不速之客”在中国不是孤例,特别是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小区抓获两条鳄雀鳝的新闻,更让我们感受到,让这种“顶级淡水鱼杀手”紧邻我们生活的危险。

对鳄雀鳝的“恶”要有清醒的认知。对于河南汝州抽水抓捕鳄雀鳝,网上还有人质疑,抽干一湖水抓两条鱼值当吗?质疑的人其实是不了解鳄雀鳝危害的巨大。鳄雀鳝适应能力超强,最大可以长到两米多长,有一张长满尖牙、极具攻击性的嘴,对人类的威胁甚至比食人鲨还要大。作为淡水霸主,几乎没有天敌的鳄雀鳝所向披靡,大量捕食本土淡水系统鱼类,造成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最终导致其他淡水生物缺氧而死。在出现食物短缺的饥饿状态下,鳄雀鳝就会攻击人类,尤其是不谙水性的弱小儿童,从而危害人类安全。最近就有媒体披露了鳄雀鳝伤人的新闻线索。

对鳄雀鳝的“怎么来、怎么除”要有准确的认知。目前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直接搜索“鳄雀鳝”已显示无相关产品。但变换其中的一些词,以“鳄雀扇鱼”或“福鳄”等词语检索,就能非常轻易地找到相关出售店铺。而且,除鳄雀鳝外,在电商平台上,食蚊鱼、巴西所罗门蜘蛛、欧洲野蛮收获蚁、亚洲雨林蝎子、马达加斯加发声蟑螂等,都在成为年轻人的“另类宠物”。

鳄雀鳝事件已成为一堂填补科学与法律知识空白的公开课,让公众开始在心中画上一条“生物入侵”的警戒线。我们必须让科学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替代一些人的任性放生想法,从源头加强管理,一是落实好《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强化水生外来物种养殖环节监管,推进水葫芦、福寿螺、鳄雀鳝等水生外来入侵物种综合治理”;二是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将鳄雀鳝等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确立“除鳄”的政策依据和“禁鳝”的立法支持;三是提高认知,减少买卖,严厉打击放归、随意放生等违法行为。

提高认识,用法律从源头筑牢阻遏“生物入侵”的屏障,愿鳄雀鳝的“恶”从此少见、不见。

(作者为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委党校教师)

放生须谨慎,莫让大“鳝”成大“鳄”

特约评论员 宋守山

在刚过去的一个月,鳄雀鳝如果不说自己是“鱼类第一网红”的话,其他鱼估计不敢说自己是第二。河南汝州云禅湖水域为了抓捕鳄雀鳝,抽了一个月的水,引发全民围观。在抽水机的轰鸣和舆论的熙攘之中,有人问,这不仅劳师动众,也占用了大量公共媒体资源,值得吗?要我说,值。这场抓捕所形成的全民围观,不仅让公众认识了什么叫做鳄雀鳝,更上了一堂极有意义的网络环保课。

虽然目前从法律意义上来说,鳄雀鳝尚未进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等相关名录。但是,通过这次媒体的“围猎”,让更多人知道了包括但不限于鳄雀鳝这些外来物种,如果不做好严格的管理,盲目放生,会给地区生态带来多大的损害,有些人在今后“大发慈悲”的时候,可能会因此三思而行,会不会因为一时的“善”,而给其他物种带来灭顶之灾。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物竞天择”是生存的必然。并且,伴随着全球交往越来越密切,社会的运转越来越快,物种之间的交流也会成为一种常态,这也使得世界变得更为丰富而多元。但是,这种“多元”状态的出现,是在自然的缓慢进行状态中所形成的。否则可能会出现物种的顶尖霸主,形不成良性循环,给生态环境带来灭顶之灾。比如,有人就想给这种叫鳄雀鳝的鱼以更大生活空间,让它们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可最终结果却是其他的水生鱼类都会成为鳄雀鳝的食物。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真应该引起一些人的反思。

受到传统文化等多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这些年来,放生成了一些人的行为“习惯”,经常在公园里、水塘边看到有组织的放生。这种富有爱心的行为本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事情都可能过犹不及,放生更是如此。不仅要注意常识,不要将淡水鱼放生到海洋里,更要在面对外来强势物种的时候,需要仔细思考一下,会不会给其他物种带来严重的影响,会不会影响当地的生态。如果因为自己的一时“心善”,导致其他物种的团灭,又何来“慈悲为怀”呢?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

防范生物入侵须“软硬兼施”

实习生 王昭懿

要说如今最为大众熟知的鱼,非鳄雀鳝莫属。这个“不速之客”在国内多地出现,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甚至还对小区居民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可谓“来者不善”。此前,河南汝州市抽干20多万立方米湖水,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小区抽干了人工湖的水,都只为抓捕鳄雀鳝。

有不少关注此事的人质疑是否真有必要兴师动众抽干湖水只为抓捕几条鱼,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随着跨国物流运输和民间放生愈发频繁,生物入侵事件也频繁发生。由质疑可以看出,想要遏制、甚至杜绝生物入侵,除了相关部门要加大检查管控力度外,更要对大众进行积极有效的科普宣传。

从这一点看,抽干湖水抓鱼未尝不是一次有效的尝试。“抓鱼行动”不光抓鱼,也是立足于生物入侵的综合应对措施。首要目的是抓鱼,鳄雀鳝不仅会伤人,还会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其次是威慑,通过兴师动众、大张旗鼓,让放生者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产生的代价,也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放生行为进行隔空劝阻;根本目的是教育,可以向公众科普生物入侵的危害,促使公众多去了解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

防范生物入侵,需要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和措施。除了教育科普的软措施,更要出台制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引进、运输、放生,采取追责的硬手段。在抓捕鳄雀鳝的过程中,有相关人员表示苦无政策依据,具体操作和实施细节无法下手,因此需要从立法层面填补此类空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处理。

前段时间上海机场查获了伪报为玩具的300只活体蚂蚁,经鉴定为原产自欧洲的“野蛮收获蚁”。有需求才有市场,大众对外来新奇物种的饲养,不仅对自身安全造成威胁,更加剧了生物入侵的可能。对于自然的生物入侵,相关部门出台制度进行定期巡逻与检查;在法律法规方面,加快修订外来物种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对于人为的生物入侵,应以追责为主,严厉打击偷渡外来生物的行为,严惩随意放生行为。

鳄雀鳝之灾,再度为我们敲响警钟。希望由此形成良好的科学法治氛围,让科学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代替任性的放生想法,全社会携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大三学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