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重点帮扶汕头76个镇(抓特色挖潜力汕头潮南驻镇帮扶)

上午8时许,庄雄俊和队员们在镇政府食堂用完早餐后,拿起笔记簿就上了车,“陇田镇虽以农业为主,但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农村有许多亮眼的旅游资源值得挖掘、统筹。今天打算去几个村里看看,为下来制定规划做好准备。”

庄雄俊是深圳结对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队长,这支5人的工作队由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圳市农产品集团组成,是深圳市派驻汕头市潮南区帮扶工作组(下称“工作组”)5支工作队之一。工作组自进驻潮南区以来,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首要位置,在完成对口帮扶的5个镇101个村(社区)第一轮全面调研走访基础上,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当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开展潮南帮扶“圳”行动,以高效务实的作风推动帮扶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一个月来,在位于潮惠两地交界处的潮南区陇田镇,庄雄俊带领4名队员一直奔走在7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对全镇31个行政村(社区)展开地毯式的调研、寻村情、找问题、谋对策,队员们的笔记簿写满一页又一页。“要做好扎实调研,让规划先行,才能步步稳扎稳打地巩固脱贫成果,我们希望用三年时间让这里变得更加美好。”庄雄俊说。

深圳重点帮扶汕头76个镇(抓特色挖潜力汕头潮南驻镇帮扶)(1)

工作队在陇田镇田四村走访调研该村的番石榴园,协调解决滞销问题。 南方 张伟炜 拍摄

◎快速转变角色做好“调研课”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部分道路未硬底化,供水未实现全覆盖,番石榴存在滞销风险……庄雄俊携带的笔记簿上,记满了走村入户的点点滴滴,彰显着工作队倾心帮扶的决心。

庄雄俊是揭阳普宁人,今年39岁,本轮驻镇帮扶之前,他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网监处工作。7月23日,他与其他4名心怀共同职责和使命的党员进驻到陇田镇,正式拉开三年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从小生长在潮汕农村,长大后到外地读书、工作,庄雄俊的经历跟潮汕许多年轻人差不多。即便身在外地读书、工作,他也时常想念家乡。谈及本次驻镇帮扶工作,庄雄俊激动地说:“我自己是潮汕人,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回到家乡,为振兴家乡奉献自己的青春,我非常乐意。陇田镇有山有海有水,景色优美,来到这里就像是回到老家一样感到亲切!”

即便如此,常年在深圳生活的他也深知,具体到农村基层事务层面,“千头万绪”将是接下来的常态;而与基层干部、老百姓打交道同样是一门学问,更考验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为了快速转变角色、进入工作状态,庄雄俊动员队员抓紧学习熟悉镇情、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政策要求,学习熟悉镇村基层的工作方式。

“陇田镇有31个村(社区),一个月以来,我们对每个村进行走访,从村干部口中寻村情、找问题,镇村干部都非常热情。”庄雄俊一边翻着写满文字的笔记簿一边说,陇田镇作为农业大镇,背倚连绵大南山,山林地面积达3万多亩,资源优势并不少,“农旅双链驱动”的东华村就比较典型,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工作队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我们都看得见。”“他们是来帮我们的,来了我们就放心了!”一个月来,村民你一言我一语,满是对工作队的夸赞。庄雄俊表示,帮扶工作最主要的还是了解群众最为紧要的事情,只有真正了解群众的困难,摸清群众的想法,掌握群众的需要,他们才能尽快打开局面,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把防返贫摆到更加重要位置

虽然已经脱贫,但陇田镇综合实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了该镇当前的重要任务。

从扶贫到乡村振兴,在这个过渡期,工作队又该怎么干?目前,工作队第一阶段调研基本结束,接下来的工作主要有哪些,工作队也有了大致的发展侧重点。庄雄俊比较牵挂的还是脱贫户,他深知,在已脱贫的乡村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就业不够稳定,存在一定的返贫风险,因此必须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返贫受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传递性返贫、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等不同类型。除此之外,收入单一、不稳定也是风险点。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庄雄俊认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难度依然较大,防止返贫致贫和巩固脱贫攻坚尤为重要,务必要建立起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绝不能让脱贫群众再返贫。目前,他们已结合具体实际,把全镇1509多户脱贫户中的349户列为防止返贫重点监测和帮扶对象。

那么,工作队该如何高效地开展这项工作?据悉,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工作队将以分片走访形式对349户脱贫户进行初步摸底,每个队员走访各自片区,对被列为重点监测对象的脱贫户加强动态监测等。

深圳重点帮扶汕头76个镇(抓特色挖潜力汕头潮南驻镇帮扶)(2)

工作队队长庄雄俊和队员们行走在陇田镇的田间地头。 南方 张伟炜 拍摄

为滞销番石榴“把脉”拓销路

“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各村普遍存在一个困难,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较低,部分村甚至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农村人口流失现象也非常普遍。”庄雄俊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大力发展镇村经济将是长期攻坚的重点。

8月20日,工作队在田四村走访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当地番石榴园内的番石榴因知名度及销售渠道单一而大量滞销,工作队通过快速协调,轮番接力,使田四村2500公斤滞销番石榴在8月26日全部发货销往深圳市场,解了果农的燃眉之急。

“幸得工作组、工作队的及时援助,滞销番石榴的销路打开了,我们管养果园的干劲也更足了。”番石榴园管理员陈阿雄激动地说。

据田四村党总支部书记陈新勇介绍,该村的番石榴园属于精准扶贫产业项目,种植面积100亩,种植了8000棵番石榴,用于解决脱贫人口就业问题,年终由贫困户、村集体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红,实现对76户脱贫户的全覆盖。果园主要以豆豉和鸟粪为肥料原生态种植。受天气影响,近期大量番石榴进入成熟期,由于销售不畅,大量番石榴熟透后只能烂在田地,给该村脱贫户就业和巩固脱贫成果带来较大影响。

得知这一情况后,工作组组长曹晓卫马上到果园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农集团的协作下,工作队充分发挥渠道资源优势,紧急联系、推荐、协调热心公益采购商、批发商进行对接。为加快发货速度、延长果品保存时间,工作队主动到果园帮助采摘和装箱,帮助果农将滞销的番石榴尽快发货销往深圳市场。

同时,工作组还联合潮南区乡村振兴局、区农办、陇田镇农办等单位,主动对接并推荐田四村番石榴参加“海推海选 联展联销”深圳消费帮扶好产品评选,以此提高田四村番石榴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后续销售开拓市场渠道和空间。

“驻镇工作队的到来,对陇田镇未来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契机,意味着‘内外合力’稳步推进‘农旅双兴’发展战略。”陇田镇党委书记陈伟峰高兴地介绍,“农旅双兴”就是要推进“三农”发展与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休闲观光等深度融合,实现“三农”与旅游业双双振兴发展。对此,陇田将用好用活帮扶力量,同时担起主体责任,切实把政策、资源等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强大的力量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记者手记

让青春在驻镇帮扶中绽放

自入驻陇田镇以来,驻镇工作队就马不停蹄地展开调研,和村干部开展座谈,到脱贫户家走访……一个多月下来,他们走遍了陇田镇31个村(社区),对该镇各个村的村情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支由5人组成的队伍里,最年轻的队员是生于1995年的黄志焕。他来自潮州饶平,驻镇之前是深农集团的一名食品安全检测员,对各地的特色农产品较为熟悉。此前,得知即将被派驻到陇田镇参与乡村振兴,黄志焕坦言“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自己在广州读大学时就曾报名到新疆支教但未能如愿,这次参与乡村振兴,可以说是另一种方式的“支教”;忐忑的是自己犹如一张白纸,对于未来自己能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什么,心中还有不少疑问。尽管如此,他也快速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不论到边远地区支教,还是到边远乡镇帮扶,都是奉献青春!”

“80后”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员李泽来自河南郑州,他知道“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领头雁”。驻镇以来,他经常主动跟望上村的村支书话家常,以此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找准发展的方向。他说,接下来将以党建为引领,重点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服务凝聚作用,把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同合作社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为乡亲谋求新的发展福祉。

庄雄俊表示,接下来,工作队将协助镇党委政府,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同时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 张伟炜

【通讯员】 周厚雪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深圳重点帮扶汕头76个镇(抓特色挖潜力汕头潮南驻镇帮扶)(3)

【作者】 张伟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