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应用方法(我们眼中的应用另一端是什么)
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BAT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系统带你学产品、学运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什么是应用方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什么是应用方法
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BAT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系统带你学产品、学运营。
应用功能强大、易学易用,随着移动设备如雨后春笋之势兴起,应用更是迎来了全盛时期。但任何事物的发展总会遇到障碍——处理复杂任务时,用户须在不同应用间切换,前后甚至要操作数次,这给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其实完全不必大费周折——如果我们单单将应用看作是服务供应商的话,就能获得不少新思路。
应用生态系统:简单易用扩展性强
这些均是应用帮助系统扩展的鲜明例证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和智能手表上,应用无处不在,就连台式电脑也经历了应用的重生——虽然可安装应用的历史并不短,但如今时代不同了,人们对于台式电脑应用的期待几乎跟智能手机一样高了,要求能方便地找到、购买、安装和使用这些应用。
应用之所以能如此成功,靠得不单单是取巧的营销策略和利益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应用已经成为便捷和扩展性的代名词。由于移动设备上的应用本就用于在不同环境和情境下高效准确地处理任务,因此设计师和工程师应尽量避免纷繁复杂的用户界面。设计得当的应用通常有着清晰的目标,充分了解自己份内的任务,菜单和用户界面几乎不可能出现一团糟的状况。
同时,不论是用户还是客户都早已明白,系统完全能借助应用得以充分扩展,如果把主屏幕拿给用户,问一问怎么来扩展系统,答案总会是:安装更多应用。
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或太费周折的话,就太让人失望了。假设一个系统只有5个应用,每个应用的菜单、子菜单都及其复杂,这只会让人无所适从——应用本来就应该是精致而灵敏的。
应用开发:各自为营不可取
当然了,应用多多少少都会有局限,比如在处理复杂任务时,用户不得不又点又划地在应用之间频繁切换,无法高效、集中地完成操作。总是被打断让人又迷惑又恼火。在英文里,“app thrashing”就是用来描述这种现象的。
Facebook的Messenger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用户不得不安装其他软件才能给好友发送信息,这种Messenger和Facebook主应用之间的低效切换让后者的核心功大打折扣,于是一些用户开始寻找其他更方便的替代品,这对Facebook可不是好消息。
应用的另外一个局限是数据库。一般情况下,应用只在一种数据上运行(如页面、图片、联系方式和电子邮件)。如果一个应用要参考另一个的数据,或者两个应用在一组数据上运行,就有点儿麻烦了——多多不一定益善,应用太多,协调起来就很麻烦。
应用可以通过提供更多功能来解决这一问题,但代价是核心功能大大减弱,易用性也会变差。我倒喜欢把应用看做是一块一块基础元素,能轻而易举用来组合成更为宏大的结构。如果应用系统变得像乐高积木那样,那么成长的过程就是可持续的。
我们眼中的应用另一端是什么?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Paul Adams曾在“Inside Intercom”博客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他对应用的愿景——在某些具体的情境下,应用仍将是互动的主要载体。但越来越常见到一些应用的功能界面在其他应用上呈现,虽然听起来很抽象,但我们已经在当今的移动操作系统中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Android和iOS应用以发挥各自的核心功能为主,但同时也为其他应用提供服务。拿密码管理器举例:如果要在网页浏览器里登陆某个网站或获取服务,只需打开密码管理器,直接选择账户和密码填写即可,根本不用退出当前的应用。曾经那些手忙脚乱在两个应用之间前后切换、复制粘贴的尴尬时代已成为了历史。
一个应用启动另一个:在网页上填写登录信息(iOS)
同样的机制也适用于应用之间的数据转移。还是拿网页浏览器举例——直接在Instapaper(一种保存网页以稍后阅读的服务)和印象笔记里储存网页内容更简单,还可以自选笔记本,添加标签——全程操作不必离开当前页面,只有需要进一步编辑或对笔记做注释时再切换到印象笔记。
应用“转发”数据:用印象笔记保存网站内容(Android)
为任务链添加应用
再举一个相似,但更有说服力的例子:通过邮件或信息发送照片时,该应用里会出现一个对话框,看似是其中的某个功能在管理照片,而用户完全不必离开当前应用界面就能成功发送照片。
相片应用中的邮件窗口(iOS)
最后一个例子:在一个应用中进入某个链接时,iOS9状态栏里那些便捷的文字按钮就会适时出现。如果点击邮件中的链接,会启动浏览器,然后显示页面。轻轻再点一下就会返回到邮件应用中。虽然仍需要在应用之间切换,但无需经过主屏或显示“在运行的应用”的屏幕,过程更加严丝合缝,一气呵成。
简单一个按钮即可完成应用切换(iOS)
这样的机制有助于将应用灵活地添加到任务链里,这一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避免应用切换造成的中断,好让用户专注于当前的任务。
App功能:在需要时适时出现
随处都能享受的应用服务不禁让人热血沸腾。当前的移动操作系统提供交互式通知流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比如想回复短信的话,可以把信息拖下来,在随后显示的文本框里即刻键入信息就好;还可以直接在通知流里快速添加生日提醒,或记录今天的开支,完全不用打开记账应用。
通知流中的应用服务:直接回复消息(Android、iOS)
不仅仅是移动操作系统改变了我们使用应用的方式,实际上这些应用连接模式也可以用于桌面和网页应用。我个人而言,是越来越习惯用它们来分解多步骤工作流等纷繁复杂的界面了。
应用将继续改变用户界面
尽管难以做到尽善尽美,但新的应用总会层出不穷。为解决某个问题而专门开发应用的理念势必能催生出设计精良、有理有据的优秀界面。如果做得够细致,那么提供清晰、有重点的良好用户体验将不再是难事。
应用之间开始为彼此提供服务,让自己的界面出现在其他应用里。目前我们已经通过其他应用或通知流体会到了这一模式的巨大优势,不过多数情况下都没有意识到罢了。这种新模式将继续发展,而且已经开始将复杂系统的繁琐工作流转化为愉悦的用户体验了。
翻译@张新慧 来源@CSD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