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尺讲解完整版(鲁班尺之迷二)

韩木匠讲的故事当然和鲁班尺有关。不过,有意思的是,韩木匠是第一次见到

鲁班尺的时候,竟然是在跟我相同的年纪。

那年韩木匠八岁,他和父母居住在一个三线城市。那时候家家的条件都不好,

很多人家挤在一栋又旧又小的筒子楼里。厨房、厕所、浴室,这些都是公用的,

因此大家经常发生矛盾。

有一天筒子楼里突然搬来了一个人,是个戴眼镜的男人,看起来很斯文,他

自称张海风,占据了筒子楼最小的一间房间。

看他的模样,大家都觉得他是个知识分子,那个时候“文革”还没开始,知

识分子还不是臭老九,人们都很尊重做学问的人。

韩木匠当时还是个孩子,我们在这里就叫他小韩。

张海风在筒子楼里住了一段时间后,大家就和他慢慢地熟悉起来,不过都不知道他的来历。他很神秘,但是对人又很热心,看谁家遇到麻烦事,他都帮忙。他还有一手不错的手艺,谁家的家具坏了,他敲敲打打,竟然能修补得跟以前一样!

大家都对张海风的印象很好。他说喜欢孩子,可以教孩子们一些东西,筒子楼里有孩子的人家就把还没上学的孩子送到他家,而小韩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海风博学多闻,还有一手绝活,他能把一块普普通通的木头雕琢成各种事

物资,孩子们都很喜欢他。

刚开始张海风教的东西不多,大多数孩子都学得很好,渐渐地,有些孩子就

跟不上了,张海风就把那些孩子送回家,不知道他跟那些孩子的父母说了什么,

孩子的父母都没什么怨言。

张海风不停地教授这些孩子,从他们的心性,到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后来

发展到让这些孩子拿着刻刀雕刻,大多数孩子都因为受不了苦,退出了张海风的

“挑选”。小韩无疑是留到最后的那个孩子,他并不理解张海风在做什么,只是单纯地喜欢这种“学习的游戏”。

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当时正是“大跃进”期间,政府要大炼钢铁,赶超英美,号召人们把家中所有的金属器物都捐出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我们这里不评价历史的对错,只说说当时的一些情况。

当时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把自家用惯了的或者是家中传了几代的东西平白捐献上去。但是有专门的稽查队,谁家不想交,或者交的数量不够,就要受到处罚。

多交光荣,少交可耻,不交罪大恶极。有个别积极分子甚至把自家的锅都砸

烂了交上去,吃饭还得到别人家搭伙,这就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

有一些不想全部上交的人就偷偷花钱买一些金属器物充数,把自家的藏起来;

也有一些人就直接把金属器物寻个地方埋起来。不过要是被稽查队发现,或者是

被人举报,他们马上就会被扣上一个“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帽子,被通报批评,

然后全家都抬不起头来。

小韩虽然年纪小,但是也能觉察到空气中那种紧张的气氛。他有一个珍藏的铁皮小青蛙,他担心被大人给捐出去,就拿着它偷偷塞给张海风,请求他把小青蛙藏起来。

张海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且赞赏地抚摸了他的头。

这件事过去一个月后,小韩偷偷问起铁皮小青蛙,张海风示意小韩跟着自己走。张海风带着他来到了一片树林,附近有一条小河。见周围无人,张海风拿出一只哨子,轻轻地吹起来,不多时小韩看到几个小黑点快速地朝他们靠近。之后小韩发现,那些小黑点是一些形态凶恶的野狗,只只口中流涎,目露凶光。小韩

吓得大叫起来,张海风示意小韩不必害怕,然后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把小刀,并让

小韩去拾一些干柴来,小韩赶紧快步离开了。

等小韩抱着干柴走回来的时候,看见张海风蹲在地上,他身前是一只肚子被剖开的野狗。满地都是血淋淋的内脏,那只野狗似乎还没死透,一条腿还时不时地抽搐一下。张海风还是那副很斯文的模样,慢慢地从那些纠结的内脏中剥出一个沾着血的绿色铁皮小青蛙,之后竟又剥出一把手臂长短的铜尺!

在这里我闲话一句,一般正规的古造鲁班尺和现在制造成钢卷尺的鲁班尺有很大的差别。古造鲁班尺长45厘米,宽55厘米,厚度是17厘米,实在是个大家伙,和现在造的有很大区别。

鲁班尺讲解完整版(鲁班尺之迷二)(1)

张海风辣手屠狗,而其他的几条野狗竟然没有逃走,它们瑟瑟发抖地趴伏在地上,嘴里发出“呜呜”的叫声,仿佛在哀悼同伴的命运,或者为它们即将到来的命运哀鸣。

当时小韩看到这一幕,简直惊讶得都说不出话来了,这一幕在他的思维里是无法理解的,如果不是太过血腥,简直能和神仙法术相媲美。

张海风剥出一把铜尺之后,把野狗内脏远远地扔掉,在小河里把野狗的躯体

清洗干净,然后向小韩招手。小韩丢了魂一般走过去,在张海风的指示下生火。他吃着张海风烤好的狗腿,野狗肉很香,他还是头一次吃,但是心思完全不在吃上。

之后张海风并没有再杀狗,而是吹起哨子,那些野狗纷纷地跑了,过不多时嘴里就叼着一样东西跑到了张海风跟前。小韩一看,这些不就是原先摆放在张海风屋子里的东西嘛。大多数都是小韩不认得的。认得的几样都是一看就有些年头的木工工具。

吃完野狗肉,张海风突然拿出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上面写着小韩不认识的字,

并且散发着一股古怪的香气。

韩木匠说,他直到现在还记得那股味道,像是腐烂的肉体上开出的鲜花的气味,闻起来香,但是是让人作呕的香。

张海风拿起清理干净的铜尺,将书和铜尺并排放在一起,却什么都没说,只是让小韩选择一个。小韩不明所以,但是由于本能地厌恶那本书的气味,所以小韩下意识选择了清理干净的铜尺。

看到他的选择,张海风重重地叹了口气。

他告诉小韩,他拿着的书叫作鲁班书,尺子叫鲁班尺。学习鲁班书,会学到

许多秘法,其中的奥秘不足为人道。选择了鲁班尺,只能学到打造房宅器物之法,不过也够小韩受用终生了。

就这样,韩木匠跟着张海风学习木工,跟着张海风的时间越久,韩木匠就越觉得张海风深不可测。他懂的东西非常之多,术法奇妙,像那天可以控制野狗,只是其中一种。

韩木匠有时会后悔那天没有选鲁班书,可是张海风十分固执,无论他表现得多么后悔,都不曾教过他一丝一毫其中的内容。而且他不许韩木匠叫他师父,只能叫他张大叔。

韩木匠十八岁的时候,张海风不辞而别。后来韩木匠才无意中得知,鲁班书也叫“缺一门”,学此书者,孤寡孤独残,必会是其中一种。

当年张海风不肯教他,第一是因为他没有选择鲁班书,第二大概是因为不忍

心他变成“缺一门”吧。韩木匠心中感激这个教了他,却不许他叫师父的人,他学到的东西足以受用终生。但是午夜梦回,他还是经常想起张海风所展示的神奇术法,心中的滋味难以名状。

照我估计,任何人见识到那样神奇的术法,都会心神向往,韩木匠心中大概是觉得遗憾。

韩木匠讲的这个故事其实并不可怕,可是那时候我年纪小,心里装不下什么事,回到家之后脑中总是想起韩木匠讲的剖开野狗,或是“缺一门”,翻来覆去地想,竟然把自己给弄病了。

我妈得知我生病的原因很生气,她觉得是韩木匠的故事把我给吓病了。韩木匠老大不小了却孤零零的一个人,他没准儿就是“缺一门”。

我妈寻思,韩木匠这么喜欢我,可能是在相徒弟。

我妈一害怕,东西也没收拾,一家人火速搬家,远远地离开了那个地方,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韩木匠。

记忆里曾见过的那把鲁班尺已经变得模糊了,我不确定我手中的这把和韩木匠那把是不是一样的,不过差别应该也不太大。

我想了想,拿上鲁班尺出了家门,直奔城里的一个典当行。其实现在的典当行就是以前的当铺,经过历史的变迁,这个行业已经没有以前那么辉煌了。不过仍旧存在,自然是因为这个社会还需要它。

典当行并没有开在明面上,而是隐藏在一个不太起眼的胡同里。我拐进胡同,看到一扇小小的门上立着个红色牌匾,上书一个繁体“当”字,便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

我没心思打量屋子里的陈设,走到半封闭式的柜台前,将鲁班尺递了过去“请帮我鉴定一下,这把尺能抵押多少钱。”

我忘了说,我来这里,是因为这里坐柜的老师傅是出了名的鉴宝师傅,生得一双利眼,从不走宝,听说人品也不错。

以前听人说起过,他曾在一堆几十个赝品中发现了唯一的一个真品,而且是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很多鉴宝节目都找他去,只是他这个人向来低调,从来不往人堆里凑。这大概也算是鉴宝师的一种职业操守吧。

半封闭柜台装的是磨砂玻璃,我看不清那边的人具体什么模样,只见一只修长白皙的手取走了鲁班尺,从那只手能看得出它的主人已经不年轻了。

我默不作声地等了一会儿,就听见窗的那一边有人说道:“这是鲁班尺,是乾隆末年造的,官办铜作制造,咦……”他停顿了一会儿,然后又开口,“不这是仿品,民间铜铺仿造……做工不差,可惜还不够精细。作价两千。”

鲁班尺讲解完整版(鲁班尺之迷二)(2)

说着把鲁班尺放出来一点儿,好像我要是不当,随时可以拿走的样子。

我当然不是来当这把鲁班尺的。但是它的年代久远得让我有点儿吃惊。是不是仿品我并不在意,我来,只是想了解一下其中的门道。

我能感觉到,在磨砂玻璃后面,有一双眼睛正在灼灼地盯着我,我尴尬地取回了鲁班尺。

玻璃后那个人影慢腾腾地说了一句:“你要是能死当,价钱还可以再商量商量。”

死当,就是以后不会再赎回物品。死当的物品价格要相对高一些,至于合算不合算,就见仁见智了。

我摇摇头,表示不典当了,然后又冲着磨砂玻璃后的人影鞠了个躬,就这么跑了出去。

我从老师傅那里知道了几条线索。第一,这把鲁班尺是乾隆年间造的;第二,它是个仿制品;第三,它出自民间铜铺。

我回家查了一下资料,铜器的制造在乾隆年间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官办的铜作有十四家,而民间的铜铺更多了,足足有八百多家。后来用铜比较紧张,官府就从民间的铜铺征缴铜器,设熔铜大局,回收大量黄铜。

这把鲁班尺估计就是出自那个时期,虽然不是官办的铜器作出品,但是也算是个古董。刚才的老师傅不是说价钱还可以再商量吗?看来我无意间倒捡了个宝回来。

我珍惜地在鲁班尺上摩挲了几下,美滋滋地回家了。 谢谢大家的关注,你们的关注就是我更新的动力,下期讲鲁班尺的用测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