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楼文化与青楼女子的关系(古代所说的青楼)

古龙说,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有两个,一是杀手,一是娼妓。

春秋时期以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类似职业已在中国出现,王叔奴著《中国娼妓史》认为,商代的“巫”是最早的性工作者,类似古巴比伦侍奉神祗的“庙妓”,男子与她们发生性关系,借此获得神的眷顾,他称她们为“巫娼”。但不少人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那时的男子能否过一把种马小说男主角的瘾,主要取决于身份。身为穿越者,假如你运气奇佳,直接穿越成天子,不用说,后宫有的是侍女、歌舞伎,只要乐意,总能把自己熬成药渣。她们地位远比后妃要低,已经具有了性工作者的部分性质,后宫也因此往往成了货真价实的销金窟。

比如拜《封神演义》所赐而名声大噪的商纣王,那些荒唐事虽然大多是后人编排的,但他的穷奢极欲的确在《殷本纪》有载:“(纣)好酒淫乐……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这段描写中的沙丘宫,颇有古罗马浴室纵情声色的味道,套用《鹿鼎记》韦小宝第一次看到皇宫时的评语,“好大的妓院!”

古代青楼文化与青楼女子的关系(古代所说的青楼)(1)

春秋时期齐国的权臣田常则把自家开成了准妓院。《田敬仲完世家》记载,此公一心取代姜氏政权,为了扩大势力和收买人心,特意在国中选了上百位身高七尺以上的美女置于自己的后宫,允许宾客舍人随意出入。不难想象这一决定会多受欢迎,这一拼命往自己头上戴绿帽的行为,使他有了七十多个“喜当爹”的儿子,也在后来的“田氏代齐”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舍小我为大我的爱心人士终究是少数,大部分诸侯大夫蓄养歌女倡优还是特供自己享乐,各国后宫的蓄女标准是“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与之相对的是大批平民男子娶不到老婆,墨子批判这种性资源严重不平衡的状态时说,“是以天下之男多寡无妻,女多拘无夫”。

假如现世身为宅男的你,没有穿越成那个时代的统治阶层,恐怕还是只能当郁达夫那样的剩男,并整天在性压抑中一边自己动手一边悲愤高呼,“祖国啊祖国,你怎么还不强大起来?”

好在,普通民众也能光顾的风月场所,春秋时期已正式出现,地点恰是齐国。创办者也是一对名垂青史的明君贤臣组合,这对CP(误)正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小白,以及大改革家、大经济学家,齐相管仲。

古代青楼文化与青楼女子的关系(古代所说的青楼)(2)

齐桓公与管仲,一起治过国,或许也一起X过X

这样的举措由齐桓公推行毫不稀奇。此公固然强齐于一代,生活作风却也继承了家族的放浪不羁(有兴趣的可以查查姜齐公室的历史,各种荒唐事层出不穷)。他对管仲坦言,自己有三大缺点,一是不幸喜欢打猎,打到天黑也不回来;二是不幸喜欢喝酒,黑天白夜的喝,最狠的是第三个,“不幸好色,姊妹有未嫁者”。管仲则以牧师听忏悔的口吻,开导这位该看德国骨科的君王说,您的爱好“恶则恶矣,非其急也”,因为“人君惟不爱与不敏不可耳。不爱则亡众,不敏则不及事。”话倒是也没错。

私生活的糜烂倒不代表此公无视民间疾苦。《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记载,齐桓公有一次微服私访,看到一位七十岁还打光棍的大爷鹿门稷,回来又问他的生活顾问管仲,怎样解决类似社会问题,管仲回答,“宫中有怨女,则有老而无妻者”。齐桓公因此下令,宫中自己还没睡过的女子可以出宫嫁人,这在当时的统治者中算少数有良心者。这样看来,他开设国营妓院也未尝没有拯救万千屌丝于水火的意图,果真如此,诚可谓功德无量矣。

古代青楼文化与青楼女子的关系(古代所说的青楼)(3)

不过按《战国策》的记载,当时君臣二人是比着赛“作”的。齐桓公在宫内设了七处市场和一大批“女闾”,这是那时对妓院的称呼,按字面理解为,以女性为户主的人家聚居的地方。在国人看来,市场是藏污纳垢之地,治安很差,“女闾”更是伤风败俗,他们因此意见很大。结果管仲听说后,也给自己建了奢侈的“三归台”。这处建筑在《史记》《论语》《韩非子》《说苑》中都有记载,可信度应该比较高,不过《战国策》把这一举动解释为,管仲此举是为了掩饰齐桓公的错误,让老百姓骂自己而不骂国君,未免有些牵强,很可能是在给仲父的奢侈生活找个台阶下。

这批“女闾”共有七百家(也有说三百家),《周礼》称“五家为比,五比为闾”,这样一算,一闾为二十五家,七百女闾就是一万七千五百家,显然是个惊人数字,不知是夸大还是另有算法。除了造福国中男性,它们最大用途是为国家增加税收,清代周亮工《书影》写到,“女闾七百,齐桓征夜合之资,以佐军兴。”褚学稼也说,“管子治齐,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此即花粉钱之始也。”意思是说,“女闾”上缴的税金,成了“花捐”的雏形。也因为这一举措,管仲被尊为娼妓业的鼻祖,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记载,“娼族祀管仲,以女闾三百也。”

古代青楼文化与青楼女子的关系(古代所说的青楼)(4)

百姓有了去处,国家增加了税收,不考虑道德因素(事实上那时人们好像确实考虑不多),可谓皆大欢喜。本就热衷此道的齐桓公也少不了与民同乐,《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就称他“被发而御妇人,日游于市”,俨然一副游龙戏凤的浪荡子形象,与一千多年后的正德皇帝多有相似。吕思勉先生更认为,那时的集市与“女闾”一样,属于淫乐之地。他为此举例,《商君书垦令》有一句:“令军市无有女子”,又说“轻惰之民,不游军市,则农民不淫”,人们一般把“淫”解释为贪图安逸,但如果按字面来理解,意思一下就变了。换个角度想想,倒也说得通,都是在“卖”嘛。

越王勾践则很可能创立了专门面向士兵的营妓制度。被吴王夫差击败后,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举措之一,就是把一些犯过罪的寡妇安置到独山,“使士之尤思者游之,以娱其意”,说得文绉绉,其实意思很明白,这事在《吴越春秋》《越绝书》里都有记载。不过这时应该只是一种应急式的措施。

古代青楼文化与青楼女子的关系(古代所说的青楼)(5)

汉武帝则正式确立了这项制度。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既爱(夺)江山也爱美人,自称“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营妓制度相当于把他这两大爱好结合了起来,这就是《万物原始》所称的“至汉武帝始置营妓,以待军士之无妻者”。

营妓的来源有可能是女乐、寡妇、官奴婢、女俘、罪犯妻女等。后来大将李陵领军奇袭匈奴,意外发现有很多女子藏身战车中,她们都是因丈夫获罪而被流放到边界,又被部下偷偷带入军中,很可能都是营妓。结果很不幸,这些女子被李陵根据“削弱士气”的迷信全数斩杀。

战国时代,城市经济开始繁荣,齐国都城临淄的道路上“车毂击,人肩摩”,“其民无不吹箫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城市人口也大量增加,临淄就号称人多到“联袂成风,挥汗成雨”,这也给风俗业提供了蓬勃发展的土壤。

另一方面,各国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很多小国先后灭亡,不少诸侯公卿家道中落,他们家中的那些歌女倡优肯定有不少流落民间,很可能因此形成了第一批私娼。

事实上,“娼妓”的确来源于“倡伎”,即女性的歌舞表演者,《后汉书梁冀传》已出现这个词:“冀游观第内,多从倡伎。鸣钟吹管,酣讴竟路。”。

古代青楼文化与青楼女子的关系(古代所说的青楼)(6)

也正是因身怀一技之长,这些女子的“从业模式”和如今人们熟知的并不相同。古装剧公认最滥大街的台词之一是,“客官自重,小女子只卖艺不卖身。”在那时,“不卖身”的可能性不大,“卖艺”倒确实是她们的主业。

赵国的风俗业在当时公认最发达,《货殖列传》描写,赵国中山一带的女子擅长弹着瑟、拖着木屐,到处游走,去向富贵人家献媚,也多被选入各国后宫。另一句描述是,她们精心打扮,弹着琴,舞动着长袖,踩着轻便舞鞋,用眼神挑逗,用心勾引,不远千里地外出,而且不挑顾客的老少,只一心谋求富贵。太史公还感叹,“用贫求富,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显然,她们首先还是以“人民艺术家”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

古代青楼文化与青楼女子的关系(古代所说的青楼)(7)

过硬的自身条件和对顾客一视同仁的服务态度,打造了赵女的品牌。《战国策》称赵地“天下善为音,佳丽人之所出也”,这一认知还得到了朝廷的官方认证,李斯《谏逐客书》中说,“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不”在这里只是虚拟语气,假设的意思)。估计当时赵女的刻板印象类似于现在的日本女人,光是提起来就能让万千狼友虎躯一震。

最最重要的是,好几位在史书中艳名远播的女性,都出自赵地。名气最大的首推秦始皇的生母赵姬,其次是赵武灵王的王后孟姚,末代赵王迁的生母则明确有做过“倡”的黑历史,连名号都是“悼倡后”,柏杨刻薄地称她儿子为“XX养的”,赵悼襄王想立她为后时,大将李牧明确表示了反对,理由正是此女名声太差。很少有人注意的是,祸乱楚国宫廷、害死春申君的李园兄妹也是赵人。后三位女性都被东汉刘向在《列女传》中钉上了“孽嬖传”的耻辱柱。

古代青楼文化与青楼女子的关系(古代所说的青楼)(8)

直到汉武帝时期,赵地依然以出美女著称,最有名的就是李夫人。她和哥哥李延年出身中山地区的倡家,为了打出妹妹的艳名,李延年特地在皇帝面前唱了那首著名的《佳人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就是“倾国倾城”的由来。

最后,阅女无数的汉武帝果然折服于她的美貌,直到李夫人病逝后还念念不忘,特意让人在甘泉宫画了一幅她的画像。

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卖艺”都被“倡”们排在“卖身”之前,也许是随着这一行业逐渐繁荣,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从业者”不是选择提高自身素质,而是降低投入,由此变为以卖身为主、卖艺为辅,“倡”也逐渐演变为人们熟悉的“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