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长什么样你了解它吗(昆虫到底长什么样)
从沙漠到丛林,从冰原到山地,从小溪到低洼的死水塘和温泉,每一个淡水或陆地栖所,只要有食物,就会有昆虫的身影。无论是色彩缤纷的蝴蝶、采花酿蜜的蜜蜂,还是吐丝结茧的蚕宝宝、引吭高歌的知了,抑或是争强好斗的蛐蛐、星光闪烁的萤火虫、憨厚可爱的小瓢虫、举着一对大刀怒目圆睁的螳螂……都深深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
别看昆虫的个头小,它们可是动物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一族!成长千变万化,幼虫、成虫大不同!超完美的伪装术,迷惑捕食者!“社会”分工还是严密,昆虫的世界一定会让你啧啧称奇!这些其貌不扬的成员都拥有一片独立的小天地,或盘踞空中,或横扫地面,或侵入地下空间,并且习性都十分古怪。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它们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有什么不同呢?
昆虫王国是个充满乐趣的世界,也有着众多奇闻怪事。在探索昆虫世界的过程中,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疑问:什么样的虫子是昆虫?昆虫为什么都那么小?蜻蜓是如何飞起来的?苍蝇、蚊子为什么能够飞得那么快?蟋蟀的声音从哪里发出的?肉乎乎的毛毛虫怎么就变成五彩缤纷的蝴蝶了呢?蜘蛛为什么会织网,它的肚子里有丝线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昆虫世界的秘密吧!
▊昆虫到底长什么样
甲虫外部结构图
昆虫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纲,成虫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触角(1对)、眼、口器等;胸部有3对足,2对或1对翅膀,某些昆虫没有翅膀;腹部有节,两侧有气门(呼吸器官)。昆虫大多会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
▊昆虫的历史
昆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群之一,但留下来的史前昆虫化石却很少。目前,已发现的史前昆虫化石大多是保存在琥珀里的。琥珀将昆虫刹那的动作定格,就如同将正在播放的动画片暂停一样,让人们通过定格的画面联想出当时动态的场景来。
琥珀1
琥珀2
昆虫的祖先
昆虫的祖先是生活在水中的,它们像蚯蚓一样,身体由多节组成,前端环节上生有刚毛。这些刚毛是昆虫祖先的感觉器官,在昆虫祖先运动时不断触摸着周围的物体,帮助它们判断环境,探寻食物。在昆虫祖先的头和第一环节间的下面,有一个取食的小孔,那就是它们的“嘴巴”。
登陆
经过数亿年的进化,昆虫的身体构造发生了巨大变化,多环节的身体已经能明显区分出头、胸、腹3大部分,同时它们也成功登陆,开始适应陆地上的生活。到了泥盆纪(4.17亿年前~3.54亿年前)末期,有些昆虫长出了翅膀。在泥盆纪以后的亿万年时间内,地球环境有过多次剧烈变化,一部分昆虫被淘汰,一部分昆虫强悍地生存下来。
进一步演化
石炭纪(3.54亿年前~2.92亿年前)时期,地球上的植物十分繁茂,这让以植物为主食的昆虫非常高兴,它们再也不用为食物发愁,可以专心地繁殖下一代了。在这一时期,昆虫演变得最快,出现了很多大昆虫,比如巨脉蜻蜓。巨脉蜻蜓的展翅接近1米,和老鹰的翅展差不多大。巨脉蜻蜓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以其他昆虫和小型爬行动物为食。这种昆虫飞翔能力一般不高,有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它们只是在滑翔,而非真正地飞翔。
灾难降临
到了中生代(2.5亿年前~6550万年前)昆虫遇到了恐怖的灾难:地球干旱,植物大面积死亡,只剩下水边的小面积森林。此时,昆虫的食物严重不足,一部分昆虫又被淘汰了,剩下的昆虫也生存得十分艰难。
白垩纪至今
好在到了中生代后期——白垩纪时期,这种艰难的局面被打破了。
白垩纪时期,地球上的近代植物群已经形成,显花类植物种类增加,依靠花蜜为生的昆虫和捕食性昆虫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一时期,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寄生在其他动物身上的昆虫也应运而生。至此,现代昆虫的类目基本确定。
角蝉和巨脉蜻蜓化石
▊昆虫的外部形态
俗语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意思是,麻雀虽然身材娇小,但各种器官完备。其实,比麻雀更小的昆虫,也是各种器官都完备呢。
头部器官
昆虫的头部有口器、触角和眼。
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主要分为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等。
触角是昆虫的感觉器官,主要有触觉和嗅觉等功能。某些昆虫还利用触角听声音、平衡身体、辅助呼吸等。昆虫的触角由柄节、梗节、鞭节构成,分为丝状触角、羽毛状触角、棒状触角、念珠状触角、锯齿状触角等。
昆虫的眼分为复眼和单眼两种。复眼由无数个六角形小眼组成,能够帮助昆虫有效地确定自己与猎物、敌人之间的距离、方位,进而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捕食或逃跑的动作。单眼的视觉功能非常弱,仅能感觉到光的强弱,无法看清物体的具体形象、位置。单眼分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种,只有部分幼虫才有侧单眼。
胸部器官
昆虫的胸部有足和翅。
昆虫的足有很多种类型,有步行足、跳跃足、捕捉足、开掘足、游泳足、抱握足、携粉足等。
昆虫的翅多为三角形,分为膜翅、鳞翅、缨翅、覆翅、鞘翅、半鞘翅、平衡棒等类型。各种翅的名称都是根据翅的形态来命名的,比如鳞翅就是均匀覆盖着细小鳞片的翅膀,如蝴蝶的翅膀。
腹部器官
昆虫的腹部一般由9~11节构成。1~8节的侧面各有一对气门,这是昆虫的外呼吸孔。8~9节上,有昆虫的外生殖器。昆虫妈妈通过外生殖器和昆虫爸爸交配,就能生下昆虫宝宝啦!
▊昆虫的爱情
人类成年以后,男女之间会产生爱情,他们会相恋、结婚、生子,相守一生。那么,昆虫的爱情又是怎样的呢?
爱情的光芒
夏天的夜晚,我们常能看见草丛间有亮光在闪动,这是雄性萤火虫在寻找自己的“爱人”呢。雄性萤火虫腹部末端会发光,这是它们向雌性萤火虫求爱的信号。一旦雌性萤火虫接受了这种求爱信号,雄性萤火虫就会飞下来,与“爱人”共浴爱河。
萤火虫
孤独的歌手
性格孤僻的蟋蟀先生用声音呼唤“爱人”。每到交配时节,蟋蟀先生就会大力摩擦前翅,发出悠长而有节奏的声音,呼唤着蟋蟀小姐。如果蟋蟀小姐被这声音感动了,就会找到蟋蟀先生,与它交配。可惜的是,蟋蟀小姐不会发出声音,无法与蟋蟀先生一唱一和。
凄美的爱情
螳螂的爱情有些凄美。雄螳螂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追求到心仪的雌螳螂,并小心翼翼地与雌螳螂交配。可雌螳螂太彪悍了,前一刻还闭着眼睛享受爱情的甜蜜呢,下一刻就睁开眼睛,张嘴咬掉雄螳螂的头,然后一口一口地将它吃掉了。
蜻蜓在“搏斗”
蜻蜓表达爱意的方式有点儿特别。当雄蜻蜓与雌蜻蜓确定恋爱关系后,它们会互相抓着对方,在空中飞行着交配。乍一看,好像它们在互相咬着对方搏斗。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它们夫妻吵架了呢。
▊昆虫的孵化室
昆虫的卵形状各异,有米粒状、球状、鱼子状、小扁圆状等。这么看来,观察昆虫的卵应该会很有趣。
地下孵化室
蟋蟀妈妈将卵产在地下。交配后,蟋蟀妈妈会找到一块松软、湿润的土壤,将产卵管伸入其中,并产卵。孕育卵、产卵,基本上已经耗光了蟋蟀妈妈的全部精力,它们可能会在产卵不久后死去。蝗虫妈妈也喜欢将卵产在地下,不过,蝗虫妈妈身体较强壮,产卵后依然健康。
植物孵化室
蝴蝶喜欢各种植物,蝴蝶妈妈会将卵产在植物上。产卵前,蝴蝶妈妈会找到最有利于幼虫生长的植物,然后将卵缠在最适合的叶子上。不过,蝴蝶妈妈很粗心,产卵之后,一般不会给卵再做些保护措施。
蝴蝶
蝴蝶卵
暖房孵化室
蠼螋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蠼螋妈妈会找一个温暖的地方产卵,并一直守护着它们,直到自己死去。
爸爸的背上和巢穴内
负子蝽妈妈是最清闲的妈妈了。交配后,负子蝽妈妈会将卵产在负子蝽爸爸的背上,由负子蝽爸爸照顾这些卵,负子蝽妈妈则无事一身轻啦!
蜂后和蚁后在交配过后,基本不会再离开巢穴了,它们将卵产在巢穴中,由工蜂或工蚁照顾。
昆虫妈妈们产卵的地点不一样,但它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对后代最有利的地方,这是它们母爱的一种表达,也是保证后代繁衍生息的有效方式。
蝈蝈产卵
▊昆虫的孵化室
昆虫的成长方式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这个“变态”,指的是昆虫形态的变化。幼虫长得和父母完全不一样的昆虫,即完全变态昆虫;幼虫和父母长相相似,就是个子较小且某些器官没有发育成熟的昆虫,即不完全变态昆虫。
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昆虫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才能完全成长起来。蝴蝶就是典型的完全变态昆虫。
雌蝴蝶将卵产在植物上,若干天后,卵内的幼虫长大了,开始啃咬卵的硬壳。卵壳破裂后,幼虫便爬了出来。
蝴蝶的幼虫肉乎乎的,有好多条腿,沿着树干、花茎爬上爬下,专门挑最嫩的叶子吃。幼虫要蜕皮数次,每蜕皮一次,身体就要长大许多,胃口自然也随之变大了。
找到最安全的结蛹之处后,蝴蝶幼虫开始吐丝,将自己吊挂起来,进入预蛹期。经过几十个小时的预蛹期,蝴蝶幼虫进行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蜕皮,进入蛹期。蛹在这一阶段一动不动,外表不发生一丝变化,其实内部的变化巨大着呢:蛹内原来幼虫的一些组织和器官被破坏,新的成虫的组织和器官逐渐形成。
蛹内的成虫成熟以后,就会破蛹而出,这个过程叫“羽化”。此时的蝴蝶还不能立刻飞翔,两对翅膀又小又皱的。十几分钟后,皱巴巴的小翅膀就会丰盈起来,蝴蝶就能翩翩起舞了。
黑脉金斑蝶
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要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才能完全长起来。蝗虫是不完全变态昆虫的代表。
蝗虫卵经过温暖、湿润的土壤的孵化,不久就会钻出幼虫来。蝗虫的幼虫和成虫长得很像,就是身体小了很多,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这种和父母长得很像的昆虫幼虫,叫作“若虫”。若虫也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蜕皮。最后一次蜕皮后,若虫就变为成虫,可以进行自由恋爱和交配了。
正在产卵的蝗虫
▊昆虫家族的成员
科学家根据昆虫自身的特点,制定了3条分类依据:根据进化程度划分,根据体肢划分。
根据翅来划分,昆虫可分为有翅亚纲、无翅亚纲两类。
无亚翅纲
无亚翅纲昆虫指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主要包括原尾目、弹尾目、双尾目、缨尾目,常见的有衣鱼。这些昆虫柔弱、微小,分布很广,大多喜欢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原尾目昆虫
双尾目昆虫
有翅亚纲
有翅亚纲昆虫都有翅膀,只是少数昆虫的翅膀为了适应环境发生了退化。有翅亚纲昆虫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变态,它们在幼虫时期没有翅膀,长大后才有。有些有翅亚纲昆虫通过蜕皮逐渐变态(不完全变态)。
有翅亚纲又细分为古翅次纲和新翅次纲。古翅次纲昆虫指翅膀与身体呈直角的昆虫,包括蜉蝣目、蜻蜓目。这些昆虫的翅膀不能折叠,所以给它们带来了很多苦恼,曾经的巨型昆虫——巨脉蜻蜓就因此灭绝。
蜉蝣和蜻蜓
新翅次纲昆虫指的是翅能折叠、静止时翅膀覆盖在背面的有翅昆虫类群,包括直翅目、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
鳞翅目昆虫
有翅亚纲的常见种类
蜻蜓目常见的昆虫是蜻蜓。蜻蜓属于大中型昆虫,有2对发达的翅膀和长长的腹部,经常盘桓在草丛、河流上空,伺机捕捉猎物。
直翅目昆虫体形较大或中等,有2对翅,前翅狭长、稍硬,起保护作用,叫作“覆翅”;后翅膜质,常呈扇状折叠。多数种类后足很发达,善跳跃;腹端有尾须1对。常见的有蟋蟀、蝗虫、蝼蛄等。
蟋蟀
半翅目昆虫统称“蝽”,身体扁平,有2对翅膀,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或退化,平时平覆在体背上。多数种类近后足基节处生有挥发性臭腺的开口,遇到敌人时能放出臭气。
鳞翅目昆虫一般都有2对翅,均是膜质;身体上覆盖着细密的鳞片,“鳞翅”即由此得名。鳞翅目昆虫的成虫主要为蝶类和娥类,幼虫叫毛虫。
凤蝶
鞘翅目昆虫通称“甲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目。甲虫的大小、形态不一,身上覆盖着硬硬的甲壳。世界上已知的甲虫约有35万种,中国已知的约有7000种。
象鼻虫
膜翅目昆虫大多有2对翅,均是膜质,如蜜蜂、黄蜂。蚂蚁也属于膜翅目昆虫,只不过除了有生育能力的雌蚁,其他蚂蚁的翅膀都退化了。
蜜蜂
双翅目昆虫有2对翅,前翅膜质,后翅已经退化成平衡棒。蚊子、苍蝇、牛虻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蝇
隐翅目昆虫不能飞行,有发达的长足,擅长跳跃,如跳蚤。这类昆虫一般爱吸食血液。
脉翅目昆虫的前、后翅均为膜质,翅膀微微透明,上面分布着网状的脉络;停歇的时候,背向上拱着,像屋脊似的。它们中的多数是益虫,如草蛉、蝶角蛉等。
蝶角蛉
▊昆虫的语言
人类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交流、沟通,昆虫之间是以什么方式进行沟通的呢?其实,昆虫之间的沟通方式可多啦,声音、气味、动作等,都是它们交流的方式。
深情的呼唤
炎热的夏季,我们经常能听到蝉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扯着嗓子,一刻都不停歇。一般认为,这是雄蝉在寻找配偶。雄蝉腹部有个发生器,能够发出高亢尖厉的声音,来吸引雌蝉。一旦雌蝉慕“声”而来,雄蝉就会降低音量,发出“求爱宣言”:“好姑娘,嫁给我,好吗?”雌蝉就会发出低低地回应声。不过,因为雌蝉没有发生器,发出的回应声特别低,人耳听不见,所以人们称雌蝉为“哑巴姑娘”。
蝉
优美的舞蹈
蜜蜂是通过跳舞来表达蜜源的地点、距离的。如果蜜源在蜂巢百米以内,侦察蜂就会在蜂巢上交替着向左或向右爬行,跳起“圆圈舞”。如果蜜源在百米以外,侦察蜂就会跳起“8字舞”,动作越快、、转弯越急,表示距离越近;动作越慢、转弯越缓,表示距离越远。
蜜蜂
熟悉的味道
小小的蚂蚁既没有高亢的嗓音,又不会跳优美的舞蹈,那它们之间是怎么交流的呢?我们观察蚂蚁时,经常看见蚂蚁之间互碰触角,它们是在打招呼吗?其实,蚂蚁是在靠碰触角来判断对方身份。如果对方身上的味道与自己所在群体的独有味道一样,那对方就是自己的伙伴;反之,就可能是敌人了。蚂蚁身上的气味其实是一种激素,它们一边爬行,一边分泌激素,食物越多的地方,分泌的激素越多,其他蚂蚁便能循“味”而来,将食物搬回洞中。
蚁
▊昆虫住在哪里
昆虫是地球上分布区域最广的动物,在白雪皑皑的高山上、烈日炎炎的沙漠里、流水潺潺的江河中、绿意浓浓的草原上……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那么,昆虫有自己的家吗?它们都住在哪里呢?
居无定所
很多昆虫,尤其是成虫,没有固定的家,就像流浪汉一样。一般情况下,哪里有食物,哪里就是它们的家。花丛中、绿草间、树叶上,经常可以见到蝴蝶、瓢虫、天牛、花金龟等。不过你用不着可怜它们,因为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这些随遇而安的昆虫,就喜欢这样漂泊不定的生活,追求“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
筑巢而居
不同的昆虫个性不同,有喜欢独来独往的,也有喜欢群居的。群居的昆虫大多生活在巢穴中,如蚂蚁、蜜蜂、白蚁等。蚂蚁的巢穴建在地下,设施完善,如同一座微型城市。蜜蜂的巢穴有的建在土中,有的挂在树上,有的建在植物丛中。白蚁的巢穴建在林间或草丛中的空地上,如同一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巍峨挺立。
蜂巢
待在地下
不少昆虫的幼虫和成虫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比如蝉。蝉的幼虫住在土中,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饿了就贪婪地刺吸植物根部的汁液,累了就休息,它们才不会管树木的死活。将要羽化时,它们就会在黄昏或夜间钻出地表,爬到树上,开始另一番生活。
蝉的幼虫
寄居于农作物
很多昆虫寄居在农作物上,饿了就啃食植株的茎叶或果实,饱了就趴在植株上美美地睡一觉。这些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家伙,是人人厌恶的害虫。如豆象虫,从破蛹而出时算起,一生的时间基本都是在大豆植株上度过的。
豆象虫
寄生在皮肤上
并不是所有昆虫都能自力更生,某些昆虫必须寄生在其他动物身上才行。寄生虱就是最常见的寄生昆虫之一。寄生虱常寄生于人类、家畜、鸟类等恒温动物的皮肤上,以啃食皮屑、羽毛,或者吸食寄主的血液为生。它们身材微小,要拨开动物的毛发仔细观察,才能找到一点儿蛛丝马迹。
以水为家
很多昆虫以水为家,如负子蝽、龙虱、长须水龟甲等。
生活在水中的昆虫大多很闲适,每天除了“游泳”,就是捕食微生物、啃食水草。龙虱体长一般3.5~4厘米,看上去黑乎乎的,后足侧扁,并长有长毛。龙虱既是游泳高手,也是贪吃鬼,只要有食物,就会不顾一切地拼命吃,经常撑得几乎漂不起来。不过作为水中居民,这点儿小问题难不倒它们。它们的尾部能产生气体交换泡,可以在水下进行气体交换。
寄生在其他昆虫的幼虫体内
还有一些昆虫寄生在其他昆虫的幼虫体内,如寄生蜂、寄生蝇等。寄生蜂是蜂类的一种,身材微小,寄主多是其他有翅昆虫的幼虫。寄生蜂幼虫孵化后,就以寄主的脂肪和体液为食,待其长大后,寄主就只剩下空壳了。
寄生蝇可寄生在大多数昆虫的幼虫体内。它的寄生方式多样,其中蚴生型寄生蝇的寄生方式最有趣,幼虫被产在寄主经常出没的地方或者寄主的实物上,一旦寄主与之接触,这些幼虫就急忙贴附在寄主身上,然后在寄主体壁上钻个洞,倒挂金钩,悬进寄主体内,开始寄生之旅。
争抢地盘
天气炎热的夏天,大树会分泌出一层薄薄的树脂来。树脂是很多昆虫都喜爱的食物,所以,树脂周围常常聚集着四五种昆虫,如独角仙、飞蛾、象鼻虫、大胡蜂等。这些昆虫都虎视眈眈地盯着树脂最充足的地方,希望在那里住上一段日子,于是它们不约而同地争抢起来。最后胜利的昆虫占据了最佳位置,失败的昆虫之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昆虫吃什么
昆虫们都是美食家,各有不同的饮食嗜好,有的专门吃荤,有的专门吃素,还有的讲究荤素搭配……
它们爱吃荤
蜻蜓和螳螂是典型的荤食主义者,无肉不欢。不过,两者的“吃肉”方式有点儿不一样。
蜻蜓喜欢主动出击。它们经常盘桓在半空,用圆鼓鼓的大眼睛搜索着猎物,一旦发现目标,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上去,一口将其吞噬。
与雷厉风行的蜻蜓相比,螳螂更喜欢以逸待劳。它们大多静静地伏在草丛里,一动不动,与周围的颜色融为一体。一旦不知情的猎物从面前经过,它们就会立刻精准地扑向猎物。很多警惕性不高的小昆虫,就此命丧螳螂之口。
还有专门吸血的昆虫,最常见的当然是令人生厌的蚊子了。这类昆虫都有一个长长的口器,如同针头一样,扎进人或者其他动物的皮肤里,吸出血液,填饱自己的肚子,催熟自己的卵。吸血昆虫是很多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者。
雌蚊吸血
它们爱吃素
与荤食主义者恰恰相反,素食性昆虫严格控制着饮食,一点儿荤腥都不沾,大多食用植物的茎、叶、果、汁液、花蜜等,小部分喜欢吃藻类、苔藓类等。奉行素食主义的昆虫有蟋蟀、蜜蜂、蝗虫、蚜虫等。
它们的食物很特殊
有一些昆虫的食性很奇特,它们以粪便为食,被称为“地球的清洁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蜣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屎壳郎”。蜣螂将粪便滚成球,贮存在挖好的坑洞中,饿了就啃几口,困了就依偎着粪球睡一觉;即使产卵,也是将卵产在粪球里,可谓一生都离不开粪球。
拟寄生物通常将自己的卵产在其他昆虫的卵、幼虫或者蛹的内部或者表面,其幼虫出生后,就取食寄主的血肉,直到将寄主吃得只剩下一个空壳。
寄生物昆虫与拟寄生物昆虫一样,也是寄生在寄主的身体内部或表面,取食寄主的血液、皮屑或毛,但不杀死寄主。跳蚤和虱子就是寄生物。
▊昆虫特征大盘点
有研究表明,全世界的昆虫种类有几百万种,目前已记录的约有92万种。小小的昆虫都有些什么特征呢?一起来看看吧!
便捷的飞行器
很多昆虫都有轻盈的翅膀。一旦遭遇天敌,它们就立刻扇动翅膀,飞离险地,逃到安全的地方。安全的时候,昆虫还可以依靠翅膀,飞来飞去,寻找食物,比慢吞吞地爬行快多了。
蝶蛹
硬硬的外壳
多数昆虫有硬硬的外壳,保护着柔软的内部器官。这层外壳其实是昆虫的外骨骼,坚硬而细密,既能反射阳光、维持体温,又能减少身体内部水分的蒸发。就如同一部空调,维持着昆虫体内的温度、水分平衡,让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产卵大王
昆虫是动物界名副其实的产卵大王。它们依靠多如繁星的卵,来对抗自然的淘汰。比如白蚁蚁后,在交配成功后,只要条件适应,它就会不停地产卵,它的卵多如牛毛。即使这些卵有一半不能孵化,也还有剩下的一半,多得我们几乎数不过来。
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昆虫能保持亿万年不灭,与它们超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关。它们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使自己的身体发生变化。比如,为了更好地捕捉食物,螳螂的前肢进化成生有倒刺的“镰刀”;为了自由地呼吸,生活在水中的昆虫进化出各种适应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
昆虫还是利用空气的高手,它们体内接收空气的器官非常发达,即使外界的空气非常寒冷,这些器官也能高效利用空气中微薄的热能,保证血液的缓慢流动,从而维持温暖的体温,让身体进行基本的机能活动。
▊昆虫的天敌
昆虫虽然数量众多,但大多身材娇小,攻击能力弱,一旦遭遇其他动物的袭击,很容易丧生。那么昆虫的天敌都有哪些呢?
食虫动物
与昆虫同属节肢动物门的蜘蛛,最喜欢捕捉肉嫩味美的昆虫了。它们常常在屋檐下、树枝间编织一张黏黏的网,一些飞行的昆虫一不小心撞在网上,就被粘住了,成为蜘蛛的美食。很多鸟类也是昆虫的天敌。如啄木鸟喜欢吃吉丁虫、天牛,大山雀喜欢吃松毛虫、蚂蚁、刺蛾幼虫。燕子、戴胜、杜鹃、伯劳等也都喜食昆虫。
食虫植物
很多昆虫以植物的茎、叶、果、花蜜等为生。可以说,植物是昆虫的大粮仓。不过,有一些植物不想坐以待毙,它们秘密修炼武器,举起了反抗的旗帜,如猪笼草、捕蝇草、瓶子草等。
瓶子草有一个吸收营养的器官——捕虫笼,这是它们对付昆虫的秘密武器。捕虫笼呈圆筒状,笼口有一个盖子,笼内储有危险的消化液。一些不知深浅的小昆虫误以为鲜艳的笼口是鲜花,纷纷过来采食花蜜。岂料笼口非常湿滑,根本站不住脚,小昆虫就一头栽进消化液里,成了瓶子草的养料。
瓶子草
▊五花八门的防身术
世界这么大,天敌这么多,昆虫该怎么保护自己呢?在不断逃跑的过程中,昆虫创造出了五花八门的自卫本领,并将这些稀奇古怪的本领发展成本能,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逃走或者藏起来
很多昆虫在进食和休息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它们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感知周围的环境,哪怕有一丝风吹草动,它们也会扇动翅膀或发动足,立刻逃离。
不过,有些昆虫感觉到危险时不会逃走,而是立刻藏到树叶底下,直到敌人离开才出来,比如象鼻虫。
注意,我有毒
有些昆虫为了为了防御敌人,会将自己修炼成毒虫。一些昆虫可以自己制造毒素,一些昆虫可以从寄主植物那儿获得毒素,并将毒素藏在身体里。当受到威胁或惊扰时,它们的毒素便会通过腺体渗到身体表面,然后突然挥洒到空气中,或直接对准攻击者猛烈喷射。比如,某些斑蝥能产生有强烈刺激性的斑蝥素;虎凤蝶的幼虫在受到侵犯时,会伸出臭角,并发出臭气,捕食者无法忍受这种味道,就会灰溜溜地撤退了。
我会装死
花蚤的自卫方式别具一格。一旦遭遇强大的敌人,逃生无望,它们就会松开花枝,将腿蜷到身体下面,从高空直接掉下去。捕食者往往被花蚤的“自杀”惊住,进而兴趣全无,转去捕捉别的猎物了。其实花蚤“自杀”是假象,它们不过是用装死来保护自己而已。
当然,花蚤装死自保的方法只能对付只吃活昆虫的动物,一旦遇到连死昆虫也吃的动物,花蚤就无能为力了。
花蚤
自割保命
爬行动物壁虎在遇到天敌时,会断尾自救,这种本领叫自割。昆虫中的衣鱼也会这种保命方式。为防止蜘蛛等天敌的捕食,衣鱼停歇时会有意地摆动尾梢,使天敌将注意力集中到尾梢上来。当衣鱼的尾巴被抓住,分节的尾毛就会断掉,身体便乘机逃脱。
衣鱼
伪装大师
昆虫界一点都不缺伪装大师,如果你在树林里看见一段小竹枝、一片花瓣或一枚枯叶竟然会无风自动,甚至可以飞、可以跑,千万不要惊讶,因为动弹的根本就不是植物,而是昆虫。如果发现自己的花招被识破了,这些昆虫就会赶紧想办法逃之夭夭。
这种靠模拟其他生物来保护自身的生态适应现象,叫拟态。
吓人有高招
很多弱小的昆虫会把自己伪装成强大而有攻击力的动物,让敌人心生畏惧。
鳞翅目中有一个眼蝶科。这一科属的蝴蝶的翅膀上都长着环形斑纹,乍一看去,好像是瞪圆的眼睛。蛱蝶科中的猫头鹰蝶翅膀上的眼斑,与猫头鹰的眼睛非常相似,“瞪”得圆溜溜的,带着狠厉的光芒,很多小型鸟类远远一见,立刻就被吓跑了。
眼蝶
我有保护色
有些昆虫没有毒液,不会模仿,就藏身在与自己体色相近的环境中,让敌人看不见自己。绿色螳螂喜欢生活在绿草和树上;褐色螳螂多生活在褐黄色的物体周围;竹节虫能完美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菜粉蝶的蛹,会根据蛹化地点的颜色而调整自身的颜色。
螳螂
▊世界离不开昆虫
昆虫生活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树上、水里、土壤中、岩石缝隙内……
如果昆虫消失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植物离不开昆虫
昆虫是植物授粉的主要媒介,被称为“自然之翼”。需要异花授粉的植物,绝大多数是靠昆虫传粉的。蜂是最重要的传粉者。蜂的体表覆盖着绒毛,在采食花蜜的过程中,蜂不可避免地将沾染在绒毛上的花粉带到不同的花朵上。蝶爱吃花蜜,常流连在不同花朵之间,使花粉得到融合。娥是夜间活动的昆虫,采食夜间开放的花朵的花蜜,帮助它们传粉。
动物离不开昆虫
动物和昆虫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自然界中,生物间存在着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些有关系的生物串联起来,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就像一条链子一样,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也不能少。
如果没有昆虫,植物不能传粉,就不能再繁殖,最终会大面积死亡;植食性动物因此没有了食物,也会慢慢消亡;而食肉的大型动物,如狮子、老虎等,也会因为植食性动物的消亡而逐渐灭亡。
人类离不开昆虫
处在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难道也离不开昆虫吗?当然。
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没有昆虫,我们就再也穿不到柔软光滑的丝绸衣服了,因为蚕吐出的丝是制作丝绸的原料;如果没有昆虫,我们就再也穿不到锃亮的皮鞋了,因为某些蚜虫瘿中的鞣酸,是制造皮革不可缺少的原料;如果没有昆虫,我们就再也吃不到香甜的蜂蜜了,因为会酿蜜的蜜蜂已经消失了;如果没有昆虫,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珍贵的药材……
显然,没有昆虫,数不清的植物、动物都将面临灭顶之灾,地球将变得荒芜凄凉,人类自然也无法生存了。
— END —
来源:《昆虫百科全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