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成年人能够拒绝儿童节(每个成年人也曾是孩子)

年纪不小但仍热衷收集玩具、喜欢奇奇怪怪的小玩意,你身边是否也有类似这样“长不大”的成年人?你认为他们幼稚吗?在你的观念中,怎样界定一个成年人是否“幼稚”?听听最新一期《大山小议》,网友们怎么讲→

1、@大丰歌

不想做成年人的心态?恐怕每个人都有过,如同一首歌中唱的“我不想不想长大”。童年多么美好呀!普遍成年人都有这个感慨。走出校园、踏足社会后,生存的、生活的、精神上的各种考验应接不暇。人不是机器,高速连轴转后也需要停下来,觅一座寂静的港湾让身心休憩,如车辆到期进店保养一样。这时候让生活节奏停顿一会,放松一会,啥也不想,啥也不做……偶尔保持一个孩童般的状态,闲庭信步,看花开花落云舒云卷。待疲惫褪去,又将元气满满地纵横四海。所以,倘若有不想做成年人的心态,大可不必担心。偶尔的发呆不想做成年人之心态并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打算彻底躺平,而是清除思想垃圾、自我修复的冥想,无需担心。

2、@恩仔。

我理解的保持童心,是能将心态保持在孩童状态,而待人接物、解决困难的能力可以与真实年龄相符,只有这样才算得上健康的心态。保持童心,首先要定义“童心”,它在我的定义里代表着探索和善意。

保持探索。首先要放下手机,走出家门,尝试定期到大自然中放飞自我、到博物馆去追溯历史、到科技展中探索未来……总之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感受生活中的精彩,在探索外界中发现童真的自己。

学会善意。在成长的路上我们经历过好与坏,导致了现在不一样的我们,但我们应该放下心中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进而投身到反馈社会中去,善良无分轻重大小,贵在是那份真诚的付出,在对他人善意的同时,也可以找回那份属于自己的童真。

成年人只不过是过期了的孩子,所以我们也要保持童真,快活地享受绚烂的人生。

3、@花生

一个三十多岁,胡子拉碴的大叔蹲在草坪看花草蝴蝶,正常吗,是不是很幼稚?嘿嘿,这就是我。有人和我一样喜欢动物么?翠鸟像零式战机一样掠过水面,天堂鸟的花上曲纹紫灰蝶在谈恋爱,神庙里寻找铜蓝鹟的身影。动物的行为基于本能,幼稚的行为很多也基于本能。满足本能,大都令人愉悦。可能是平时压抑天性太久了吧,看到动物释放天性自由自在的样子,我就很羡慕,很喜欢。如果以后有孩子,我也希望他释放天性。让孩子去定义大海,去刻画山川,去记录云彩,大人在一旁看着,想想都觉得开心。

对于文中“不想做成年人”的心态,我想正正是这个人的童年太早变成“成年人”导致的。把本能自由飞翔的年纪套上“听话懂事负责任”的枷锁,成年了,你发现自己有那么一点点自行抉择的权利时,就光速逃离这个枷锁。我不担心孩子离家出走,因为他成长了就会回来,我担心的是孩子不能慢慢长大。

保持童心,放下手机,多多亲近大自然,做事早已成年,心态保持幼稚。快到儿童节了,送自己十个硬币,去游戏厅夹喜欢的动物公仔。

4、@天行健

童心未泯是一件好事。青春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与人的年龄无关。“活到老学到老”。不同人生阶段有不同重点。只要愿意保持青春少年梦并不断去追寻总会有所成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即使年龄大了,不在是少年,但是只要有远大的抱负并坚持下去,就算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不会停止。很多老年人参与老年大学学习,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参与各项体育竞技比赛并获得良好成绩,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生命不止,探索不息。只有肯保持积极向上的青春生活态度,就能更好地战胜人生路上的各种困难险阻和迎接各种机会挑战。让我们一起保持一颗童心,在追寻自己梦想的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5、@NONE

怎样界定一个成年人是否“幼稚”?“幼稚”这个词去形容一个成年人是一种温和的批评。社会给成年人订立了很多的规则,各种各样的“成功学”不断地冲击着大部分人,使得大部分不辞劳苦地往上爬;然而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始终抱着天真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充满创造力的世界中,经历一次次旁人的嘲笑,一次次的失败。后者被归为“幼稚”,但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改变世界。

6、@DORAEMON

其实长大后仍能保持自己的热衷与喜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成年人的生活,除了工作还要照顾家庭,真的太累了,如果连自己的爱好都没有,会很累的。当然,喜爱但不能沉迷。如果你沉迷你所喜爱的东西,就会影响到你自己的生活品质,甚至影响到家人的生活品质,那就是幼稚的不成熟的。

人,生来就是一个矛盾体,不想做成年人,却又不得不承担着成年人该承担的一切。成年人背负太多了,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工作责任…有时候我也会想,要是不长大就好了,不长大就没有这么多烦恼。可也只是想想。长大了,有些事不是说逃避就能逃避的,没有人能一直幼稚,也没有人能一直保持童真吧。我们只是在某些特定时刻,共情了小朋友的快乐,那是羡慕。

7、@凉夏

第一,不想做成年人的心态并非只把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我们是有成年人的心智,但是却依旧想去维护自己的童心和找回纯粹的快乐,很多人最快乐的时候是童年,因为那时候没有那么多外界附加的价值观,自己的思绪就不会容易被干扰,无论是唱儿歌还是做游戏,都是全身心投入进去,就可以获得最纯粹的快乐,而这份快乐,作为一个成年人是需要去呵护,去主动找寻的。

第二,现代社会的压力实在是大,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也大,在现实中找寻不到被呵护,被理解的感觉,所以有时候会在网络世界沉浸式体验一把当孩子。因为长大了,周围人再也不会把你当孩子了,而自己却可以给自己一个机会。

生活中多以一种童心去看世界,会少很多烦恼,也会多很多乐趣,这是一种主动选择。我相信大部分将近30岁的90后们,都是以一种新的姿态去面对这个世界,我们不必对自己太过严苛,不必太过拘束,这个时代本就是在发展,更多关注自己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8、@有温度的表达

在快节奏时代,人们压力普遍增大,有时候我们玩一些小孩游戏,保持一颗童心,并非是他们长不大,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是一种压力宣泄,一种情感释放,一种心情解脱,让自己疲惫心灵暂时得到小憩。为什么我们羡慕孩子,喜欢看他们疯闹玩耍,这主要是出于羡慕心理,羡慕他们的无拘无束,天马行空,无忧无虑。一首简单不过的歌曲引起了共鸣,火了全网,恰恰折射出成年人世界的空虚,击中了他们的软肋,我们都从童年时代走过来,那段时光快乐短暂,充满回忆。这个儿童节,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做游戏,放飞自我,哪怕几个小时时间就可以,让自己完全沉浸在童年的世界里,真真切切再当一回孩子。

9、@梁可可.eg

我觉得让成年人保持一颗童心,那不是逃避自身责任的表现,反而是一种让自身时刻保持青春活力的表现。什么是童心?表面上是一颗未成熟的心灵。再往深层次挖掘,其实童心就是拥有天真无邪、直率坦白,对任何事情都保持着孜孜不倦的热情、好奇的一种心态。

人随着年龄慢慢地增长,原本属于我们内心的那份真挚、直率、坦白却被社会一步步地吞噬掉。人不是害怕长大,是害怕长大以后,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不如初见。童心再现是告诉我们,无论历经多少波涛海浪,我们都依然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寻找快乐的源泉,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热情与希望。

10、@Peabody

这种担心是有必要的。虽然保持童心可以让人更加活泼和积极,但如果过于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中,甚至不想承担成年人应有的责任,就会变得无所作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而失去生活的方向感。

真正的保持童心并不是放弃对外界的关注和思考,反而是在保持好奇心、探索精神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全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成年人需要对自己的行动负责,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周围环境和他人产生的影响,在享受童趣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做一个有担当的成年人。因此,我们应该鼓励人们保持童心的同时,坚守责任和道德底线,尤其是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更要与社会共同进步。

11、@dlond1981

对于文中这种“不想做成年人”的心态,有人认为会使人只把目光聚焦于自己的身上,笔者认为言过其实,成人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不想做成年人,其实只是大多数成人偶尔自我开怀,只有极少数过于沉迷的成人“玩物丧志”,逐渐放弃对外界世界深入的思考,甚至逃避自身应承担责任,逃避社会乃至家庭责任。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有必要的,一是凡事有两面性,成人世界精力有限,过度深迷某一玩意,肯定影响工作或者学习;二是以深迷某玩意来迷失自我,长此以往,可能影响身心健康。

当前,社会越来越宽容和开明,“成年人也要保持一颗童心”,这种“幼稚”的风气也算“保持童心”。成年人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亲子活动保持童心,例如一起学习一首旋律明快的“挖啊挖啊挖”~

12、@Ad art

我弟弟今年30岁了,没有成家,也没有女朋友,平常在家喜欢跟小孩子玩,跟他们一起玩游戏、看电视,还会跟他们抢玩具、抢零食。过年的时候,他跟小孩子放烟花,笑得最开心的就是他。父亲总是说他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今年六一儿童节,他打算回老家摘荔枝。当天来回车程要六个小时,油费过路费加起来五百多,都可以买几十斤荔枝了。既奔波又费钱的行为,我们觉得没有必要。但他却说,家里那棵老荔枝树一百多年了,回乡摘荔枝是一种情怀,重拾小时候的快乐。既然快乐的事情,何乐而不为。确实如此,跟他相比,我们很多时候,太过于计较得失,太在乎功名利禄,而忘了自己的本心,忘了最初的快乐。儿童节就要来了,也许我也应该像我弟弟学习,简单一点,快乐就好。

13、@星光

人们的兴趣爱好和喜好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可能会一直保持对玩具和小玩意的热爱。这并不代表他们幼稚。一般来说,成年人应该具备独立思考、自我管理、负责任等成熟的品质,而是否收集玩具或喜欢奇奇怪怪的小玩意等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是否幼稚。

我认为“有人认为会使人只把目光聚焦于自己的身上,逐渐放弃对外界世界深入的思考,甚至逃避自身应承担责任“,这种担心是有必要的,因为如果一个人只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忽略了外界世界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他们逐渐失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缺乏对社会、环境和人类共同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逃避自身应承担的责任,无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的成年人。然而,我们也应该理解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是不同的,只要他们能够平衡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对外界的关注,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鼓励人们保持对外界的思考和关注,同时也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和兴趣爱好。

我们寻找自己的快乐和乐趣来保持童心,不要一味地追求表面的成功和物质享受,而是寻找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六一儿童节,选择去做一个去便利店买棒棒糖吃的小孩。

14、@蔡振步

我认为,成年人保持童心是一种可以接受的价值观,因为它强调成年人应该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热情,能够让我们保持年轻的心态,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然而,成年人要保持童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成年人的生活充满了压力和繁琐的事务,很难再像孩子一样持续地玩耍和探索。

因此,成年人要想保持童心,我觉得可以在下几个方面尝试做出努力,首先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不要让外界迫使你改变自己;其次是保持开放和好奇心,学会接受新的事物,不要拘泥于旧的观念和习惯学习;然后是保持快乐,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锻炼自己习得各种“苦中作乐”的新技能;最后是享受生活,不要总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工作和家庭上,时不时地让自己放松一下。不过,前面虽然说了怎么多,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其实还是暂时忘掉自己成年人的身份,和孩子们痛痛快快疯玩一次,过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吧!

15、@伊水蓝

成年人也要保持一颗童心,这不是逃避现实,只是暂时跳出身为成年人的角色。作为一名戏剧表演爱好者,记得第一节课就是让身为成年人的我们解放天性,释放自我,摒弃所有的羞涩,撕下面具毫无伪装,像孩子一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真听真看真感受!适当的幼稚只是成年人宣泄情绪的出口,因为大人的肩膀实在承受太多了,偶尔当一下无忧无虑的孩子,调剂一下生活,也是一个解压好方法!

16、@红红

现在的成年人太累了,保持童心幼稚一下,更容易找到内心深处温馨的港湾。

唱儿歌、玩手办,做在很多人眼中幼稚的游戏,殊不知,这是成年人身心放松、驻足“充电”的一种解压方式。很多人用自己喜欢的解压方式去缓解现实生活中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焦虑,排解不良情绪,重拾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而这些方式中,最让人放松的就是回到小时候那种无忧无虑的心境中去,抛开世事烦扰,童心乐在其中。适当缓解压力,可以建立自己的信仰体系,在生活中保持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能更好的去面对新的挑战,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幼稚”行为,去寻找那些真正和自己灵魂合拍的人,他无条件的爱着自己,愿意也允许自己做长不大的孩子,像深爱自己的父母眼里一样,可以在他这里尽情放松。

17、@荣

童心是世界上很宝贵的东西,成年人保持一颗童心未泯之心,可以让他的生活更乐趣,心态更乐观,收获更多的美好。但是,我觉得童心未泯和“不想做成年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有“不想做成年人”的心态的人,很大可能是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不如意,遇到了想解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可能处处碰壁,对未来失去了信心。所以我觉得“不想做成年人”想法的人有逐渐放弃对外界世界的深入思考,有逃避自身责任的担忧。

18、@jianyi

4月份刚换了新工作,办公室的新同事基本比我年轻6,7年,还有好几个比我年轻了一轮多的实习生,但是我和她们相处很融洽,将近40岁的我还被她们称为办公室的开心果。我觉得,可能和我的性格、和我保持一颗童心有关系吧。

成年人该如何保持一颗童心?就我自己经验来说,包括有: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对生活充满热情;喜欢开怀大笑,保持乐观心态;做一个“健忘”的人,记住开心的,忘记烦恼的事;多和小孩子玩,会被他们的纯真童心感染;放下过多的欲望,知足常乐;多结交正能量的朋友。

成年人保留童心很重要,童心未泯是一种生活态度,可以让自己时时保持愉悦心情,乐观生活,发现世界的更美好。

19、@n 1=1n=0,1,2,3...

那种认为“不想做成年人”的心态,会使人只把目光聚焦于自己的身上,逐渐放弃对外界世界深入的思考,甚至逃避自身应承担责任的说法有点过分担心了。保持“童心”是成年人面对压力自我调适的一种方式,让内心的过大压力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释放。相反,当我们内心的压力得到缓解时,反而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去面对现实中的种种挑战。这样的心态与直接“躺平”的做法是有明显区别的,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20、@LQL

面对纷繁复杂,人心难测的成人世界,生活中多以一种童心去看世界,内心保持一颗童心,你会发现少很多烦恼,增加了很多乐趣,这是一种主动选择释放压力的好方法,就如近期大热的那首挖呀挖呀挖儿歌。我相信大部分将近40的80后们,经历了十多二十载的社会洗礼,都有在不同时期尝试以一种新的姿态去认知和融入这个世界,时代的巨轮不以你我的意志所左右,我们能做的就是调整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多关注自己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不管“卖萌神曲”怎么更迭,这其中始终不变的就是在简单旋律中享受快乐的网友们,包括你我这一类时刻面对上有老下有少现实生活重担的中年人。成人世界不容易,多点宽容与体谅,其实“六一”不止是儿童节,更可以成为成人怀旧节,家庭亲子同乐日等,实质同本,就是追求纯粹的快乐!

21、@与钧彤行ʸᵗ

作为看着日漫长大的一群人,80、90后现正已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根据积木玩具品牌的核心消费画像显示,80、90后是其主要消费群体。让他们痴迷小物件的因素,除了是成长的记忆以外,伴随着是不断增大的社会压力。在我眼中,他们并非“幼稚”,而是借用当初成长的方式,来解决心中的难题。在古玩街游走的中年人大家会觉得正常,但玩小物件的就感觉是年龄“跨界”了。但不论如何,这都是一种兴趣与爱好,更是一份精神的寄托,不随年龄增长而磨灭,实属难能可贵。只要不忘“打工人”角色,尽心尽力,继续奋斗;不忘是一位“父亲”,养儿育女,伴ta成长。小物件不失为一种岁月的的印记。我已出走30余年,但我心系少年。

22、@叶子

“成年人也要保持一颗童心”,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它是在强调一个重要的观点:无论我们年龄多大,都应该保持一种好奇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积极向上的态度。

但,有些人误解了“保持童心”的含义,认为它意味着要变得幼稚或者不负责任。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保持童心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而是要在成年人的基础之上,加入一些孩子般的天真和纯真。

那么,成年人应该如何保持童心呢?以下几点建议:

1.保持好奇心。好奇心是童心的核心。不断探索、发现新事物,从中汲取乐趣和知识,是保持童心的重要手段。

2.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也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与孩子们互动。与孩子们相处可以让我们更加亲近童心,感受到孩子们的天真和纯真,也可以从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希望大家都能够保持童心,拥有一个快乐、充实的人生!

23、@大眼仔

年纪不小仍热衷收集玩具、小玩意。一看家里玻璃柜中的高达模型和数码暴龙手办,这说的不就是我?我喜欢模型和手办,是因为我的心充满热血,看着它们能感受到很大力量。这不会因为年纪而改变。“上级”界定你为“幼稚”,是因为他们觉得你奉献的还不够多,你可以做得更好,你应该像个成年人一样完成你的工作、承担你的责任。现在年轻人有权界定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这也是挖呀挖呀挖等儿歌风靡网络的原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或许不存在没有分级排名对比的世界,但我们仍可以拥有没有分级排名对比的心态。保持童心,是一种自我鼓励,能更开心地生活。不忘初心,方能牢记使命。儿童节,准备去手办店扫货,好好鼓励心中的那个小朋友。

24、@cccyt

越来越多的90后,还说自己还是一个“宝宝”,本质上是调侃,更多是想逃避在这个年龄所拥有的烦恼。因此,保持童心,就是想保着那份无忧无虑的美好。在小朋友的时候,有事情都有爸爸妈妈帮忙解决,但长大了,自己也成为了爸爸妈妈,一个屋檐下多了两个“大宝宝”。其实,这是在惦记着自己的成长回忆。看着怀里的宝宝,回想起自己曾经也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今天我带ta去佛山乐园,曾经我也是以小朋友的身份去佛山乐园。地点与人物不变,但我角色已变。保着这份童心,因为我也想看着我的小朋友健康茁壮成长,留着ta美好的童年回忆。相信这就是我“童心”源泉所在吧。

25、@少喝奶茶

我们可以从保持好奇心开始。像孩子一样,永远保持一种探索未知的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的事物,了解新的知识,探索未知的领域。这不仅可以让我们拓展视野,还可以让我们保持一种年轻的状态。

我们也可以从享受生活中小事开始。像孩子一样,享受每一个简单的快乐,感受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比如,听一首喜欢的歌曲,看一部喜欢的电影,或者和朋友聊天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这些小事情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我们也可以从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开始。像孩子一样,永远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生活中的美好。这样的心态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和坚强,还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满希望和阳光。

保持童心并不是幼稚和不负责任,而是一种积极、乐观、开放的心态。

26、@小玉

我就是那个年纪不小,三十而已,不仅热衷买小玩意,买零食,爱穿卡通衣服,还爱撒娇的成年人。我觉得这是一种“假幼稚”,甚至保持一颗童心,是一种能力,有助于我处理好工作、家庭,更好地走近孩子的心灵。我觉得那种心智不成熟、做事情不顾后果、不思考的成年人,才是“真幼稚”。对于“不想做成年人”的心态,大部分原因是压力大,处于紧绷的状态,这时候,不妨适当停一下脚步,舒缓一下身心。

儿童节快到了,我计划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带上我的娃,去家附近的“大仙诞”非遗民俗活动玩,和孩子快乐过六一。

27、@成casiz

不管多少岁,都可以拥有不老的童心和不过期的童真。每一年的六一儿童节,五彩缤纷的气球,彩虹般的糖果,幼儿天真无邪的笑脸,游乐场是公主和王子的童话.....都让我们感慨时光飞逝,青春不再。如今的我们不年轻了,回不到童年,却羡慕现在的孩子们有玲琅满目的玩具,有美味好吃的零食,纯洁干净的心。这或许就是儿童节的意义吧,它在提醒着我们:不管我们的年龄多大,我们都曾经是个孩子,我们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童心。我们想做回孩子,只是想拥有简单的快乐和童趣,去填补成年人的繁杂的生活空间,都渴望童话、英雄与魔法和奥特曼那道光。虽然每个人最终都会长大,但还是希望你可以做久一点的小孩,愿我们都是那个被时间偏爱的人!

28、@雪糖的

六一儿童节到了,不但是儿童的节日,也是大人感受孩提时代欢乐与幸福的日子。在六一儿童节这天,见到大妈们集体扎起了红领巾跳舞拍照。这都说明了儿童时代记忆是抹不掉的,不经意间形体,语言所表现出来。可况是三十几岁年轻人呢,他们还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有时还在喜欢小时候所爱吃的小食品,不时爱起了小时候的看过的动画片。他们喜欢儿童的天真、活泼。这些现象无可厚非。

三十岁还像个孩子,说明他们有着一颗童心。尤其是在如今时代,面对社会,家庭及各个方面压力,保持一颗童心有利于自我调理减压,有利于年轻人事业发展。他们敢想敢做,敢于探索,敢于创新。这就是三十岁人还觉得是个孩子,最好励志前行的动力。

当然,三十岁人还觉得自己是孩子,不是单纯把自己看成就是个孩子,做什么都是要依赖父母。做什么都没有独立思考和自己的主见。如果这样就有不思进取,躺平父母身边混日子之嫌了。

29、@老梅

成年人的童心与年龄无关,它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更是铭刻在骨子里的一种生活状态。这个状态,不是靠“为赋新词强说愁”装出来的,而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拥有童心,你就会用纯洁的眼光看世界,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真善美,学会如何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拥有童心,你就会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拥有童心,你就会活得更真诚和真实,懂得善待自己,以诚待人,与人为善;拥有童心,你就会摆脱世俗的羁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玩自己喜欢玩的玩具,去唱自己喜欢唱的“挖呀挖呀挖”,让每一天都过得自由自在……六一国际儿童节,祝曾经的儿童们节日快乐!

30、@Zero

成年人还能保持幼稚是很难得的,因为在那个童年里,整个世界都对你温柔以待。犯了错,会有人心平气和地和你说,更没有需要你去承担的责任。而那个童年之外,责任随时间增加,甚至不需要犯错。爱你的人、你爱的人,你要做的事、要你做的事,可能都并不轻松。当你想要保持你的童真的时候,你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对你的成长来说性价比太低了,所以你会不断的成长,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成长的勇气,成长之后的社会人,不会给你的可怜埋单,只会站在一边给你毫无作用的马后炮,最终还得你自己来承担自己的每一件事情。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告诉我们你要在社会站得住脚,你就不可能跟小孩子一样洒脱,必须承担成年人的责任,所以我个人认为成年人能够保持童心,实在难得,希望能够从一而终,坚持自我。

31、@麦兜

我身边也有年纪不小但仍然热衷收集玩具、喜欢奇奇怪怪小玩意的成年人,我不认为这是幼稚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东西,这是他们童心的表现,对生活保持热爱,这是值得肯定的。在我的观念中,界定一个成年人是否“幼稚”,看能否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能否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我很赞成成年人要保持一颗童心,而不是耍孩子气。成年人要保持童心,首先保持那份纯真,保持对万物的好奇与探索,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像孩子一样,凡事都学会淡忘,特别是不愉快的记忆。生活简单一点,单纯一点,像孩子般简单快乐。

32、@剑试天下

当《花园种花》这首歌在抖音上爆红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这首歌学会,然后回家和儿子一起唱,也没想过这事是不是幼稚,这算是有童心吗?但是想着和学生在一起时候,他们嘴上说的二次元的东西、游戏、网络用语等,我只剩下瞠目结舌,他们会说我老了,OUT DATE了。所以,童心是什么?

童心不是看你说什么做什么玩什么,而是一种年轻心态的体现。如果每天都被迫加班、每天都想着职场内卷,哪还会有年轻的心态呢?何来童心童真?所以,有时候放空一下自我,看看儿时的动漫、看看孩子的照片、听听孩子的歌声,让心灵重归宁静,像我天天和儿子玩扮奥特曼打怪兽,看着幼稚,但又何尝不是再过一次童年呢?

33、@松鼠

童年记忆对人生的影响很大,身边有不成熟小兴趣小爱好的成年人不胜枚举,其实不算幼稚,他们只是在找回自己的内心世界,偶尔做个童话里住进巧克力屋的小孩。真正的幼稚,是以为外面的世界都围着自己转。其实,“想做成年人,每天关注并思考外部世界”难道就会变得很有责任感吗?我想未必,可能会徒增烦恼,甚至失去自我。这世界很多事情是个人无法左右的,与其在意他人评价,何不收藏好自己的小确幸,保存每一步前行的勇气。

童年很多是尝试、试错的过程。保持童心的好方法是学会独处,学会原谅,排除外界一切干扰,专心做一件充满童趣的事,原谅别人不同,原谅自己不足。不会有人看到你的“错误”,也不会有人说你“幼稚”。你在慢慢摸索中,逐渐找到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34、@Jimmy

我认为成年人唱《花园种花》的行为不仅不幼稚,更是拥有童心的表现。在当今这个浮华和疲惫的社会,简单快乐,保持童心生活,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小时候的我们,用一颗糖果就能交到一个真心的朋友,长大后的社交圈,真心朋友恐怕屈指可数。我们在长大和成熟的路上,保持着自己的童心,留住那个快乐的自己,才能让自己在充满荆棘的路上不被困难打倒。只有拥有童心的人,才是最真诚和真实的。童心和成熟之间并不互相排斥。童心并不意味着幼稚,而是成熟后的知世故而不世故。拥有童心的人,是热爱生活的,能看到生活点滴的美好,也能让自己保持着简单的快乐。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每一个大人,都曾是孩子。在六一儿童节,祝愿我们每个大人都能快乐,保持自己的童心,活成最简单的样子,带着童心去看世界,去爱这个世界。

35、@applecyw

我就是那种30多岁了还喜欢吃儿童餐,喜欢和幼儿园的儿子抢东西吃,热衷于收集各种奇奇怪怪新奇小玩意的人,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在同事和客户眼中那个“努力工作,靠谱,细心”的形象。

我觉得,不能仅仅因为他的兴趣爱好“长不大”就认定他是一个幼稚的人。在我观念中,成年人的幼稚,我觉得更偏向于他们做事和处理事情的不成熟。比如,做事情不考虑后果、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思考问题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等。

成年人的世界有很多压力和责任,成年人有些“长不大”的兴趣,童心未泯挺好的。这样的人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对世界对生活充满求知欲和活力,简单快乐,积极向上,谨守本心,不受外界干扰,生活更加美好顺畅。

36、@fa

“不想做成年人”的心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很多人在面对成年后的责任和压力时,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和生活经历。有些人可能比较早熟,可以很快适应成年后的责任和压力;而有些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逃避责任或者放弃对外界的思考。

其次,我们也需要看到,“不想做成年人”的心态并不等同于逃避责任。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害怕面对未知的挑战,或者因为缺乏信心而表现出这样的心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一直逃避,不肯承担责任。相反,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勇敢面对成年后的挑战。

其实,“不想做成年人”的心态会使人逃避责任和思考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和生活经历,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勇敢面对成年后的挑战。

37、@娜娜

我认为成年人也要保持一颗童心,这样才能更加快乐。成年人的世界比较辛苦劳累,为了工作为了家庭奔波,身体疲惫心理也压力山大。如果成年人能够保持一颗童心,保持好奇心、热爱、探索、纯真、善良,我们感受的世界也许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也能感受更多的幸福。所以,我允许自己时刻保持童心。

当然成年人保持童心并不意味着成年人可以无视规则和法治,成年人也不能无知莽撞地为人处世。在我们处理好成年人世界的事情时,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童心,像孩子一般至真至善至美地享受现代社会的健康快乐生活。

更多内容可以前往“佛山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大山小议栏目查看,栏目逢每周二、五推出,根据当前民生热点、社会热点推出相应话题,邀请各位网友来“小议”一下,发表你的观点还有机会获得稿酬哦。

*版权声明:留言均为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涉及版权问题均由留言者负责。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没有一个成年人能够拒绝儿童节(每个成年人也曾是孩子)(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