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呢(科幻大片里这些新)

科幻大片不“科幻”

智能手表、真正实现无人驾驶的汽车、穿在身上的电脑……这些美国科幻大片里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玩意,常常让人想入非非,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拥有。可是回到现实中,难免心情一灰,认为这些不过是科技幻想而已。

这你就想错了,科学幻想从来都是发明创造的引航标。如今,美国科幻大片里这些新鲜玩意儿正一天天变成现实,走进我们的生活。

托尼·斯塔克的显示屏

电影《钢铁侠3》再一次征服了我们的眼球。

科幻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呢(科幻大片里这些新)(1)

电影里,托尼·斯塔克在发明钢铁战衣时,可以从眼前一个3D显示屏上随意抓取虚拟零件进行拼装。如今,这一幕已经变为了现实。由美国加州科研人员开发的一种显示屏可以追踪用户头颅和手臂的转动,适时调整用户看到的3D图像,让用户看到的3D图像更具现实感,这项技术称为“虚拟全息3D技术”。通过特制的3D眼镜,用户可以看到从屏幕上呈现出来的3D物体,并且可以随意操控这些虚拟物体。只要为设计师配备专用笔、内置传感器,允许用户在3D空间内追踪物体运动,那么就意味着从此他们只需移动空间内的虚拟设计元素,而无需面对改了又改的稿纸。

芯片大脑

在电影《黑客帝国》中,把芯片植入人脑的场面一定让你非常震撼吧。

科幻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呢(科幻大片里这些新)(2)

现在,这项技术已经由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师生共同开发成功了。他们通过人脑接口技术,制造出一种电路,将其植入老鼠的脑组织中,从而创造出新的记忆。尽管这项技术只能够为实验体植入约为5~10秒的短期记忆,但它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的《Natural Neuros cience》(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中,研究者希望通过这项技术来治疗老年痴呆症以及其他一些与记忆相关的疾病。

目前,这项技术还显得很“幼稚”,但是请你相信,科学发明从来都是从幼稚的起步阶段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阿凡达机器人

科幻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呢(科幻大片里这些新)(3)

电影《阿凡达》中的机器人军队威力无比,它们有着敏捷的速度,永不知疲倦。如今,美国已经研发了一种单兵作战装备,把它“穿”在士兵身上,通过附着在膝关节两侧的液压传动装置,可以使士兵负担起平时几倍的装备和补给,更有效地保障士兵的生存。再配上其他现代化的高科技设备,这些普通士兵也能成为像阿凡达机器人一样的神勇战士。

除了这种巨型机器人,

科幻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呢(科幻大片里这些新)(4)

《惊异大奇航》中那种可以注入人体的微型机器人也不再是幻想了。大到几毫米,小到几微米的纳米机器人已经出现,它可以清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修复基因,激活细胞,维护人体健康。虽然这项科技目前还处在试验阶段,但我们可以肯定,在未来几年,它必将带来一场医学革命。

特种部队黑鸦

在电影《特种部队》中,战斗机黑鸦们上下左右自由飞行,不受起落场地的限制,速度快如闪电,真是大出风头。人们不禁幻想:如果能拥有这样一架私人飞机该多好啊!超级吃货们可以在早晨到纽约吃甜甜圈,在中午到东京吃寿司,在晚上到重庆吃火锅。

在航空航天领域,高超音速飞行一直是人们的梦想。

科幻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呢(科幻大片里这些新)(5)

军方痴迷于超高速导弹概念,甚至设想过超高速炸弹的可能性,而我们普通民众的梦想不过是希望在数小时内从太平洋的这边飞到另一边。实现这些梦想的最大障碍是推进技术,因为当速度超过2马赫左右时,引擎将难以及时获得足够燃烧的氧气供应,这就好比坐在一辆时速三百公里的动车上想探出头尝试深呼吸一样几乎不可能。

2012年年底,一家英国公司宣布他们取得了“自飞机引擎发明以来航空航天推进技术领域最大的突破”,他们最新研制的高超音速引擎将可以让飞机轻松突破5马赫的飞行速度,使人们可以在数小时内抵达全球各地。这种超音速引擎的设计中包括新的空气冷却方式,当空气被冷却后,其中的氧气会被引擎使用,速度可达到5.5马赫,能启动火箭发动机,进入太空巡航的飞行。

真正的终结者

经典科幻电影《终结者》中,那些来自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具有完全的自我意识,可以独自完成刺杀任务。而现在,这一科幻产物也许会在不远的将来变为现实。

科幻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呢(科幻大片里这些新)(6)

近日,美国的一项报告称,最多再过20年,拥有一定独立意识、可以单独完成任务的“杀戮机器人”将会诞生,其主要需求者将是世界各国的军方组织,这项技术可以避免人类进入危险地区执行任务。

其实,自主系统已经被部署在美军的一些军事设施中了,比如雷神公司的方阵枪系统就被部署在美国海军的船只上,它可以自动搜索并摧毁敌人发射的炮火。诺斯罗普·格鲁曼X47B就是一架无人驾驶飞机,

科幻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呢(科幻大片里这些新)(7)

它可以在航母上起降,执行无飞行员的空中战斗任务,还可以执行空中加油的任务。

伊森视网膜相机

科幻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呢(科幻大片里这些新)(8)

在影片《碟中谍4》里,伊森的视网膜照相机让人叹为观止,它可以像隐形眼镜一样覆盖在人的眼球上,只需眨眼就能把人物图像拍下来并且传送给接收装置,而且还具有识别人物身份的功能。

这项技术也将变成现实。比利时微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可嵌入隐形眼镜的微型球形液晶显示屏,虽然目前只能显示一些极其简单的符号,但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医学专家已经设想将来利用它帮助虹膜受损的人限制视网膜的进光量。

不仅如此,美国一家创业公司的科研人员发现,每个人的眼白都有不同的纹理结构。利用这个原理,他们打造出了一款全新的安全软件,可把眼睛当成“密码”。当你为手机解锁时,你只需盯着手机的摄像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即可。

试想,当纳米技术可以把电脑植入隐形眼镜,再配上视网膜识别技术,不就把伊森的视网膜照相机变成了现实吗?

美国科幻大片里的新科技玩意并不仅仅是上面所举这些,它们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想象丰富奇特,常常看得人目不暇接、头晕目眩,也令人浮想联翩: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新科技一一变成现实,走进我们的生活后,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