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因为了解司马懿的性格而大白什么化险为夷(如果司马懿和诸葛亮角色对调)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奸臣的形象出现的,他发动政变,夺取曹魏政权,他的孙子司马炎篡位称帝,建立晋朝,看三国的人有句话总结,那就是“三国尽归司马懿”。

很多人把司马懿当作阴谋家,认为他从曹操时代就开始阴谋篡位的,于是司马懿的形象,就是乱臣贼子,是奸臣。

而诸葛亮是千古忠臣,是为人臣的楷模,传说他明明有篡位的能力,却因为忠诚,而甘于屈于傻子皇帝刘禅之下。

于是就有很多人义愤填膺,为诸葛亮惋惜,“诸葛亮真是愚忠啊,如果我是诸葛亮,我一定篡位,怎么能侍奉一个傻子呢?”

其实,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并无人品、道德上的高低之分,并不是说,诸葛亮是忠臣,而司马懿是奸臣,诸葛亮是好人、司马懿是坏人,他们的选择不同,只是因为政治环境不同罢了

诸葛亮因为了解司马懿的性格而大白什么化险为夷(如果司马懿和诸葛亮角色对调)(1)

诸葛亮从来是什么儒家忠臣的形象,他是标准的法家人物,治国理论都是法家做派。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诸葛亮佐备治蜀,颇尚严峻,人多怨叹者。法正谓亮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而司马懿呢?曹芳继位后,受遗命跟曹爽共同辅政,结果曹爽明升暗降,剥夺了他的实权,司马懿也没跟曹爽斗吧?而是蛰伏起来,韬光养晦。

想想看,司马懿用了一辈子,到了50岁位极人臣,结果皇帝用一个草包亲王压着他,跟他一起辅政,最后草包亲王夺他权利,把他赶回去了,这一回去,就是十年。

如果在249年以前,司马懿就去世了,那看这段历史的时候,司马懿肯定就是大忠臣了,因为以司马懿的实力,想造反很容易的,但是,他是忠臣,没有篡位,被一个草包打压了十年,这不是忠臣,谁是忠臣?

但是,司马懿多活了几年,司马懿的名声就彻底的臭了,成了标准的乱臣贼子。

司马懿为什么选择做一个乱臣贼子?很大原因是没得选,因为他的家族势力太大了,大到皇帝都怕他,大到皇帝不让他辅政都不行了。

魏明帝临死前,本来让五个亲王辅政的,但是,他的亲信把诏书撕了,对他说,“你认为这样的诏书可以实现吗?”,而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曹宇吓得不敢接受,

于是只能让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了。

诸葛亮因为了解司马懿的性格而大白什么化险为夷(如果司马懿和诸葛亮角色对调)(2)

司马懿家族什么地位呢?

司马懿兄弟八人,称为“司马八达”,其中有名的就是司马朗和司马孚,地位很高,其他也在朝为官,

他儿子有九人,兄弟子侄加起来上百人,大多在朝为官,而且门生故吏,遍布朝堂和地方、军队,这样的家族势力,论谁是皇帝,都不会放心的。

到了司马懿的位子,如果不向前更进一步,等待他们的就是家族的灭亡,

而曹魏皇帝呢?曹丕篡位后,认为他的亲人是最大的威胁,所以打压曹魏宗室,所以在曹魏,皇帝显得势单力薄了,没有亲王拱卫皇权。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做忠臣?并不是他人品好,忠于皇帝,而是诸葛亮的势力太小了。

诸葛亮在蜀汉阵营,属于外来户,地方没有根基,兄弟子侄也没几个人,也没有门生故吏遍布朝堂,诸葛亮在蜀中,虽然位极人臣,但是终究势单力薄。

而皇帝刘禅呢?刘备在世时,就自己娶了刘璋寡嫂吴氏,拉拢益州的本土势力,又让刘禅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用联姻的方式巩固皇权,只要谁敢向皇权伸手,就将带着全家走向断头台

这也是为什么,刘备托孤时,敢说“君可自取”的话,因为他知道,以诸葛亮的智慧,不会去去做蠢事的。

所以,诸葛亮跟司马懿,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政治环境不同,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诸葛亮至始至终,也没有多么尊重刘禅。

如果诸葛亮跟司马懿一样,兄弟子侄、门生故吏,遍布朝堂地方军队,关系盘根错节,诸葛亮也不会做忠臣的。

同样,司马懿如果势单力薄,没有兄弟子侄,没有门生故吏,大概率也会选择做忠臣。

在古代皇权社会里,臣子没有道德和人品的区别,但凡权力比皇帝还大的,没有一个忠于皇帝的,他们的选择,通常不是由道德决定的,而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