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知识你了解多少(关于献血的那些事儿)

献血知识你了解多少(关于献血的那些事儿)(1)

“好事”是指值得称道、于世有益的事儿。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郭明义曾20年无偿献血6万毫升,为群众捐款12万元,资助特困学生180多名。他总是看别人还需要什么,还能多做些什么。这是“好事”。而现如今,很多“好事”被想的太多,反而失去了本来的初衷。

献血知识你了解多少(关于献血的那些事儿)(2)

以“献血”来说,有些人更关注的是好事的“顾虑”,比如,经常献血会不会上瘾?献血对身体有没有影响?献血是无偿的,为什么看病用血的时候是有偿的?因为想太多,献血有时竟成了“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这些“顾虑”是不是果真如此?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

经常献血会上“瘾”?想太多!

有些献血者担心多次献血后会上“瘾”,还说什么“只要献过血,就得不断献血,有时候不献血,血管就会发胀,浑身憋得难受”,这些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只是一种心理猜测。血液也同其他有生命的物质一样,随时都会经过许多新的新生细胞生成和大量衰老细胞的死亡这一循环过程。任何一个肌体,其血量都是保持相对恒定的,这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动脉血压的稳定,保证全身各部分,特别是脑组织和心脏获得充分的血液供给。

血量的恒定,包括血浆量和血细胞两部分的恒定,它是通过血浆内和细胞间隙内水的交换而维持的。血细胞的恒定,则取决于细胞的生成和破坏两方面的平衡。一个人献血200——400毫升,对人体是一个刺激,使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刺激骨髓加快血细胞的生成。在没有失血和献血的情况下,血细胞的生成仍然会象平时一样,有新生、成熟、衰老和死亡,但总是维持相对平衡的,不可能象有些人说的那样会造成血管发胀或其它不适的感觉,是不会上“瘾”的。

献血对身体有影响?想太多!

血液是由55-60%的血浆和40-45%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它的机能是运送氧气到身体各部,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送到肺部随呼气而排出体外;其次是白细胞,它能帮助人体抵御细菌、病毒和其他异物的侵袭,是保护人体健康的卫士;再者为血小板,当人体出血时,它可以发挥凝血和止血的作用。血浆中90%是水,其余为蛋白质、钠、钾、激素、酶等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量的总和,但除红细胞外,其它血细胞数量很少,常忽略不计。每个人体内的血液量是根据各人的体重来决定的。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或相当于每公斤体重70-80ML,其中血浆量为40-50ML。另外,同样体重的人,瘦者比肥胖人的血量稍多一点,男人比女人的血量要多一些。

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

国外医学研究还发现,献血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远远低于非献血者,男子经常献血可降低血铁含量,有防癌作用。妇女在育龄期每次月经会丢失一部分铁,但绝经后体内的血铁含量会迅速增高,进行科学献血有利于保持血液中各成分指标的稳定正常。

无偿献血、有偿用血,不公平?想太多!

根据《天津市无偿献血条例》及天津市人民政府献血办公室文件《关于下发(天津市公民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通知》之规定:无偿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内本人可以累计免费享受无偿献血量5倍的医疗用血,五年内未用的,五年后终身免费享受等量医疗用血。

比如,天津市民在2016年1月1日献血200毫升,献血者本人如在2021年1月1日前需要用血,可以享受1000毫升的免费用血;如在2021年1月1日以后需要用血,可以享受200毫升的免费用血,终身有效。

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