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团最长解说(耀我和我的团)

我和我的团最长解说(耀我和我的团)(1)

创新教研 用心用情不断前行

他是斗志昂扬的青年学者

也是循循善诱的优秀老师

潜心耕耘扎根化学果满枝

用情浇灌成就学生叶繁茂

他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孙耀

5年前,一位斗志昂扬的青年学者走进了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在这里,他纵览化学生物医学等各科知识,在交叉学科中展现创新的风采,注重科研成果转化,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里,他关注团队的打造与建设,积极与专业学者交流,把握前沿,勇于自我突破,善于攻坚克难;在这里,他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打开学生创新视野,助力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

科研创新与团队合作双管齐下

从本科到博士后,孙耀的求学生涯横跨生物、化学和医学三大学科。即使他的学术背景与传统化学存在差异,但他依旧认真探索研究,沉心修炼“基本功”;此外,他积极与其他研究学者沟通交流,常常在探讨中碰撞出“新火花”。

我和我的团最长解说(耀我和我的团)(2)

孙耀(左三)与科研团队

在科研工作中,孙耀十分注重团队合作。“团队成员背景互补,研究才能有前进的基础,才能使人信服。”这是孙耀对团队协作开展研究的看法。他用“创新”“联合”和“攻坚”三个词来形容他的团队。对孙耀而言,科研并不是一种自娱自乐的研究,具备“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才能得到认可。团队成员“联合”起来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各尽其能、齐头并进,才能抵达“目的地”。当然,科研工作中难免会存在挑战和瓶颈,此时就需要“攻坚”精神,坚持不懈,勇于探索,最终才能有所突破。

“我做科研并不是为了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而是想要做一些更实际的事情,切实解决医疗过程中的问题,尽量能够造福民生。”这样的初衷也让他成了实验室中的最努力的人,一个小细节他都要再三确认;对待每一个科学问题他更是积极思考,次次都能给出独到的见解,为团队开辟新的思路。

我和我的团最长解说(耀我和我的团)(3)

孙耀在办公

虽然团队的科研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和重大突破,但是孙耀一直保持着十分谦逊的态度。他非常感谢学校以及化学学院对他的帮助,特别是杨光富教授和李海兵教授雪中送炭的支持,让他在瓶颈状态下能重新充满动力,找到方向,在科研的道路上继续奋力进取、不断求索。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努力攀登三千科研高峰的同时,孙耀也守护着自己的三尺讲台,他主讲的《化学生物学》这门课程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为了使学生们更加了解这门学科,在讲授这门课时,孙耀巧妙地将课本知识与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科研相结合,才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了解化学发展的多元方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便是孙耀一直以来的教学理念。积极与外界沟通,带领团队和学生去到学校以外的实验室学习交流,增长经验。在研究过程中,在面对困难时,孙耀从不气馁,积极思考,对症下药,让难题得以解决。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之外,孙耀还有另一重考虑。他认为学生今后无论是否从事科研工作,都需要具备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因此,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希望学生不囿于形式上的条条框框,而是从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在思维和行动上去不断创新,找出解决之法。

我和我的团最长解说(耀我和我的团)(4)

孙耀在组会上对研究生提出问题

孙耀竭尽所能地教授每一位学生,捧着一颗真心去指导他们。他寓教于乐,幽默风趣,每一节课都展现出极佳的状态。他也指出: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摩擦不可避免,学生可能会对老师的一些要求产生疑问,老师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问题。但是只要学生和老师的目标一致,沟通交流后共同努力,就可以达到在探讨中不断前进的目的,颇有“教学相长”之意。

可爱又严格的劳模

“孙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心态很年轻、很可爱,在科研工作中又十分的努力、执着,甚至比实验室的同学还要刻苦很多。

“老师生活中对我们很包容,做科研时又对我们非常的严格,对我们的学术指导专业、细致又负责,而且在科研问题上总能给出独特的建议。”

“勤奋自律、幽默风趣、认真负责、博学多闻”……这些都是学生对这位“心态十分年轻”的老师的评价,孙耀也很享受与学生们的相处。2020年,他和他的硕士学生们共同努力,获得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当提及获得这一荣誉的感受时,孙耀“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也是我倍感欣慰的时刻”。学生们的成长一直都是孙耀心目中最大的幸福。

我和我的团最长解说(耀我和我的团)(5)

孙耀与课题组学生的合影

对于孙耀而言,教学和科研已经成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份继往开来的事业。这些不仅给他带来了物质上的满足,更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富足,让他可以时刻活力满满,向新的领域不断前行。而他——孙耀,也用自身的言行感染着学生们,同学生一起成就更好的自己,奔向光明的未来。

言教合一 教学相长

探索前沿 在交叉学科中沉心研究

三尺讲台育桃李

带领团队一心科研勇攀峰

孙耀老师用创新和坚定

为科研带来“新火花”

为学子扬起前行的风帆

强烈推荐

▼2022,就报华中师范大学▼

愿广大学子能够顺利上岸

愿心系华师的你

与桂子山相遇

续写未来的故事

▼真好!这是我橄榄绿的青春▼

因为热爱戎装 所有忠诚赤旗

奏响青春赤诚的交响乐

为守护万家灯火而奋斗

让最美的年华绽放在军营

我和我的团最长解说(耀我和我的团)(6)

▷在华师,原来民歌可以这样唱!

▷华师新生思政第一课,开讲!

▷你的华师记忆里有她吗?

华中师大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编辑:金源 周艳芳 季程程(实习)

材料来源:化学学院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毛国樨

审校:钟文锐

投稿邮箱:huadaguanwei@163.com

我和我的团最长解说(耀我和我的团)(7)

我和我的团最长解说(耀我和我的团)(8)

点分享

我和我的团最长解说(耀我和我的团)(9)

我和我的团最长解说(耀我和我的团)(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