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僧带月归幽寺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对联出现在《红楼梦》第五回,回目是: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这一回讲的是,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摆上好酒好菜,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人赏花。

宝玉也来了,但是没玩多久就觉得无聊犯困,想睡午觉。秦可卿主动请缨说府中有房可以给宝玉休息。

宝玉可是贾母心尖上的肉,换做别日,可能已经着人送宝玉回自己房休息了。

但主动请缨的是秦可卿,贾母很是放心。原文这样说的:

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说明秦可卿向来说话得体做事稳重,因此够得上“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秦可卿将宝玉带到宁府的上房,宝玉一进门就看到墙上画和这幅这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

即文章。当即心里不高兴,连忙退出。原文写道:

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快出去!快出去!”

要说为什么讨厌这一句,得从对联的意思和宝玉的性格说起。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是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学问,有一套应付本领也是文章。

这是一副劝人勤学进入仕途意味很浓的诗句,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古往今来,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就

是最高处世哲学。

而宝玉呢?是块顽石。不喜读书、行为乖僻、性格乖张、四肢不勤,但是又被府中上下寄予厚望,大家

都期待他能走上仕途,飞黄腾达。

在这种环境下,叛逆的宝玉一看到墙上的画和对联,自然心里不舒服。

这一回中,除了突出宝玉的性格,单把对联摘出来,其实很符合对秦可卿的描写。

要说人情练达,在整个贾府,秦可卿可以排在前茅。秦可卿本身是个聪明人,心思重,想得多,做起事

来自然稳重,性格也平和,在贾府人缘很好。就说她死讯传来,贾府上下的人无不觉得可惜。原文写道: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

能够做到世事洞明,说起来算是天赋中的一种,有些人生来擅长与人相处,有眼力见儿,俗话说就是

“来事”。加之性格因素,性格好是一个大大的加分项。

当然后天也可以学得人情练达,有些人本来只是个单纯的小孩,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逐渐成为人精

(此处为中性词,无褒贬之意)。

有人说,《红楼梦》就是一部大型生活电视连续剧,也像是一场超级豪华阵容的真人秀节目,书中每个

人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一本为人处世哲学的“圣经”。

野僧带月归幽寺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1)

野僧带月归幽寺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2)

野僧带月归幽寺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