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喜神方位和时间(别忘开门迎喜神)

以前是炮竹声声辞旧岁,红红火火过大年,如今过年已经没了炮竹声,年似乎少了些什么,但还是挡不住在外游子们回家过年的迫切心情,一家人团团圆圆才叫过大年。

明天就是虎年的大年初一,农历一月,新年的开端,民间称之为“正月初一”。

大年初一喜神方位和时间(别忘开门迎喜神)(1)

俗话说:“正月里习俗多,到了十五年算完”,意思是正月里的传统习俗和讲究是非常多的,到了正月十五年才能算过完。那么明天就是虎年的大年初一,肯定少不了许多讲究,这些都是老祖宗们祈望家的兴旺传承下来的,大家一起随我来看看老一辈人在初一都有哪些习俗活动和忌讳。

大年初一喜神方位和时间(别忘开门迎喜神)(2)

导语:正月初一,别忘开门迎喜神,还有“3不做,4不忘”,迎喜神过大年!

正月初一,别忘开门迎喜神

大年初一喜神方位和时间(别忘开门迎喜神)(3)

喜神是民间所普遍信仰的神祗,喜神也叫吉祥,就是吉祥如意之神。老一辈‬人‬认为,新春初始,喜神必降,迎接喜神后,全年万事如意,喜事频来。

因此正月初一大早上5-7点钟,有着“开门迎喜神”之说。在除夕大家都会“封门”(贴对联就叫封门),然后家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守岁迎新年,所以初一早上就来个“开门大吉”。早上天微微亮,先放炮竹,称之为“开门炮仗”,炮竹声过后,会碎红满地,灿若云锦,叫作满堂红,喜神听到后就会带着吉祥进入家门。如今不放炮竹,在农村,早上家主也会早早打开大门门栓,诚心在门口祷告一下,回家烧柱香就算迎喜神了。

喜神没有具体的形象,是老祖宗们自己想象出来的,希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顺顺利利,达成心愿,因此喜神在民间一直很受欢迎,是掌控人间喜事运势的神明。

正月初一,3不做

1、不扫地

在民间,相传正月初一是扫帚星的生日,老一辈人认为大年初一使用扫帚,就会把“扫帚星”招到家中,导致家中霉运,扫走运气,让家里破财、不顺,所以大年初一不扫地。

2、不倒垃圾

新年里,合家团聚,家人们难免会在一起吃吃喝喝,磕个瓜子,吃些花生、坚果、橘子什么的,还有以前凌晨12点“迎新岁”和早上“迎喜神”还会放鞭炮,家中就会留下特别多的垃圾,如果非得清扫、收拾,都会选择从屋外扫到家里,象征财宝进门,随后装入垃圾袋中,是不能丢掉的,老一辈人认为大年初一丢垃圾,会把家中福气带出去的。

3、不往外泼水

老祖宗认为“水主财”,正月初一往外泼水,容易将财运赶走,易破财。大年初一是一年中最吉利的日子,还讲究不洗头、不洗澡,这都容易往外泼水,导致财运受到影响,会把运气和财气都给赶出家门的。

以上的正月初一,3不做,如今好多地方还保留着这种习俗,有着聚财之意,因此老一辈人认为大年初一是不能扫地、倒垃圾、往外泼水,做这些会影响家中财运。

正月初一,4不忘

1、烧头香

大年初一喜神方位和时间(别忘开门迎喜神)(4)

好多人大年初一都会选择去香火旺盛的寺庙进香,希望能通过烧香祈福,提升自己和家人一年里的好运势。烧头柱香其实是老一辈人祈求平安的一种心灵寄托,因去寺庙人多,不太方便,大家一般都会选择在家烧头柱香,它是大年初一的第一炷香,讲究在凌晨到凌晨一点是“头头香”,凌晨到凌晨二点才叫“头柱香”

2、包元宝饺子

大年初一喜神方位和时间(别忘开门迎喜神)(5)

俗话说:“大年初一早,家家吃元宝”,意思是在大年初一,为了图好事,大吉大利,家家户户,都会把饺子包成元宝形状的,有着招财进宝之意。

在包元宝饺子的时候,还会包入几枚硬币,家人谁吃到心里都会美滋滋的,代表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有钱挣,有财发。从我结婚以来,年年在婆家都会吃到“硬币饺子”,但也没发财。

3、家拜

大年初一喜神方位和时间(别忘开门迎喜神)(6)

正月初一拜父族,称之为“家拜”。早上天刚亮,一家人要先拜祖先,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儿孙给父母、祖父母拜年;子侄辈去给叔伯拜年;最后是平辈们之间的互拜;而后就是“近拜”,给没出五服的长辈们拜年;还有“远拜”,指的是给出了服的长辈、亲朋好友、邻里拜年,拜完年之后,再回家吃饭。

在拜年的时候,从亲到疏,从尊到卑,长幼有序,顺序不可错乱,否则会被视为不懂规矩,缺少礼教修养。

4、发压岁钱

大年初一喜神方位和时间(别忘开门迎喜神)(7)

老一辈人认为正月初一发压岁钱,是“辟邪驱鬼、保佑平安”的。因此都会选择在晚辈给长辈们拜年的时候,发个红包,无论多少,图个大吉大利,预示新的一年能够“聚财”,也会在新的一年里钱越赚越多,所以晚辈们在收到压岁钱的时候,也要给长辈作揖答谢。

结语:明天就是虎年的正月初一,大家早上别忘了开门“迎喜神”,还有以上的“3不做,4不忘”,迎喜神过大年,这些都是民间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老传统,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却蕴含了祖辈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望。

#这就是年味儿#

#红红火火过大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