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哪里(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正式开建)
它的能力会有多夸张?
SKA
这一耗资20亿欧元(约150多亿元)的巨型射电望远镜,是否会比中国天眼更强?首先,它属于“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它包括了位于南非半干旱的卡罗地区上排列的200面大型碟状接收器。
碟状接收器
另外还包括了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内陆地区的十几万只小型“圣诞树”状天线。
小型“圣诞树”状天线
澳大利亚
该国际合作项目也被称为SKA,SKA的7个创始成员曾指出,这项意义不凡的工程,相关的设计和工程准备工作已经进行了7年之久,当前来说,该项目定于2029年7月左右完工。
中国天眼
顺带一提,目前,包括澳大利亚在内,SKA项目里的成员国共有16个,这其中有中国、德国、印度、日本、韩国、法国、加拿大、瑞士和南非等国家。
他们认为,SKA未来能施展出的能力至少是现有望远镜的10倍。
SKA更厉害?
英国协会科学有一位博士解释道:平方公里射电阵的出现,将会为天文学家们提供一个彻底改变人类对宇宙了解的新思路。
由于该射电望远镜的面积极为庞大,所以它有能力显示出星系中,令人难以置信的细节。
射电望远镜
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它研究神秘天体,例如黑洞,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这将有助于人们检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或者说,它能让天文学家了解更多早期宇宙史。
SKA可以研究黑洞
但这就能说明“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的能力大于中国天眼了吗?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中国天眼 VS SKA,谁更厉害?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曾提到,中国天眼保持领先地位的时间,大概只有10年,他认为,一旦SKA建成,无论人们愿不愿意承认,中国天眼此前所拥有的的领先优势终将会被SKA取代。
不过,这并不是说中国天眼届时会失去存在的意义,首先,你得知道。
SKA的作用是什么?
SKA能够毫无压力的观测到从南非到澳大利亚那一片的区域,中国天眼也能做到这件事,只不过,天眼观测到的那片星空,没有SKA那么大,但从本质上来看,鉴于两者观测的区域不同,所以就注定中国天眼这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不可能被完全取代。
本质上来说,中国天眼无法被取代
每每提起射电望远镜这个概念,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冷战时期,射电望远镜的存在有多重要,它曾经被广泛用于军事用途。
FAST
有军事材料显示,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在军事卫星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奈何冷战时期显得格外特殊,那是美苏激烈对抗的时期,双方都希望自己能发展出更厉害的核武器,或是射程更远的弹道导弹。
探测弹道导弹的行动
但美苏之间的决赛很疯狂,或者说,双方都拥有惊人的能力,基本上可以说,双方拥有的核武器足够将对方摧毁数次,这意味着谁能先探测到对方弹道导弹的行动,这无疑是一大“重要的能力”。
射电望远镜的责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射电望远镜默默地担负起了,帮助人们监测弹道导弹动向的“弹道导弹预警”的重任。
它为何能拥有这样的能力?中国天眼又有多特殊?
望远镜的原理
这与直接成像的光学天文望远镜有所不同,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用外形如碟状般的天线,从而以接收无线电波的方式,来确定航天器所在的位置和轨道。
射电望远镜的口径越大,“视力”越好
这是什么意思?你可以理解为,我是在说射电望远镜的口径越大,就说明它的探测范围会越远,也就是它的“视力”会更好,因此,它可以顺利地接收遥远天体发出的微弱电磁波信号。
射电望远镜的外形并非只有一种
射电望远镜的外形并非只有一种,或者说差别很大,有一种属于固定在地面的单一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单一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也有一种可以全方位转动的、像是卫星接收天线般的射电望远镜,它拥有射电望远镜阵列,另外还有着金属杆制成的射电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我国贵州的500米直径射电望远镜属于前者。
直径500米
它能够扫描到天空的大部分。
另外,它也成功地实现了惊人的太空观测能力,天文学家们认为,这个500米直径的射电望远镜,也就是中国天眼,将能揭开新的星系,并且也能完成对70亿光年距离的深空目标的观测任务。
FAST的技术成就
中科院院士叶叔华曾评价道,(中国天眼)FAST最大的技术成就,就是成功解决了球面镜随时变抛面镜这一难点,顺带一提,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中国天眼的建设过程
从中国天眼的建设过程来看,自1994年,人们提出该项目的建设规划后,经过近10年的探索和反复论证后,最终,才确认,让FAST落户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地。
贵州
原因是大窝凼犹如一个天然的洼地,可以完美地架设望远镜,其次,喀斯特地质条件又能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从而使得雨水无法在表面淤积或损坏望远镜。
选址
总之,种种原因使得中国天眼十分适合观测。并且不会受到天气阴晴影响,不过,在选址中,一些专家告诉我们,中国天眼对无线电环境的要求很高。
关于FAST
简单来说,调频电台、电视、手机等其它无线电数据的传输,都能干扰到FAST的观测,这一点犹如在会议上,底下的人因交头接耳,所以人们无法听清发言者讲话一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