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1)

克格勃总部大楼

1985年,苏联外交官在行驶过程中遇刺,恐怖分子借此威胁苏联,气焰嚣张。

苏联政府忍无可忍,派遣王牌特工部队克格勃前往救援,场面一度剑拔弩张。挟持事件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又有何目的?

天降横祸

苏联克格勃,是上世纪闻名的四大特工组织之一。其经过严格的训练,培养了大批战斗力强悍的成员,威名赫赫,令人闻风丧胆。

对此,黎巴嫩深有体会。作为教派林立的国家,历史上的黎巴嫩战争不断。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2)

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伊朗趁机介入,黎巴嫩内部混乱不堪。

伊朗大部分的武器均由苏联提供,为了制止伊朗的行动,黎巴嫩请求苏联从中调和,遭到拒绝。

深思熟虑后,黎巴嫩想出了一个方法:挟持苏联的人质,以此作为威胁伊朗退军的筹码。

黎巴嫩几经筛选,确定了最终的人选:苏联驻黎巴嫩外交官。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3)

1985年9月,经过周密的计划与安排,黎巴嫩的绑架行动正式开始。

当月30日,苏联的4名外交人员,驻黎巴嫩大使奥列格、贸易代表瓦莱里、领事秘书尼古莱、侍卫随从阿尔卡季就位。他们坐上专车,即将前往指定地点开会。

按照此前的习惯,警卫人员仔仔细细地检查车辆,确保没有危险后,一行人向目的地驶去。苏联人欣赏着窗外的风景,有说有笑。众人都没有想到,意外悄然来袭。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4)

苏联外交官的车子行驶至半路,被一辆突然冲出来的汽车挡住了去路。

众人疑惑不解,正欲询问原因,却看到陌生车子上下来了几个蒙面的男人。

他们手中持有枪支,大步走到外交官车子附近,粗暴地拉开门,将外交官直接从车子中拽出来,并大声呵斥道:“不许动!举起手来!”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5)

外交人员意识到,自己遭遇了劫持。为了避免激怒绑匪,他们缓缓地将双手举起来,随后,几名外交人员被黑色布蒙住了头。

苏联的秘书尼古莱,曾经是一名军人。意识到危险后,他一直在寻找逃跑的机会。

在此过程中,尼古莱趁绑匪不注意,挥起拳头将对方打倒在地,随后转身向着街头跑去。

尼古莱的行为彻底激怒了绑匪,对方举枪射击,投掷出了手榴弹,一声巨响后,尼古莱倒在了血泊之中。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6)

绑匪立刻上前将尼古莱拖回来,他连同其他3名苏联外交人员一起,被塞进了一辆车。

如此轻松的情况下,黎巴嫩便劫持了苏联的重要人物,他们为此沾沾自喜。

随后,绑匪给苏联大使馆打电话,告知对方外交人员已经被劫持的消息,甚至放出了狠话:

“如果你们不答应我们的要求,我就会将这批人质作为处罚,处决掉。”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7)

而黎巴嫩绑匪提出的要求,就是命令苏联与叙利亚展开对话,要求叙利亚离开黎巴嫩。

得知外交人员被劫持的消息,苏联大使馆震惊不已。他们与黎巴嫩绑匪取得联系,要求与对方的上级对话,却被黎巴嫩拒绝。

见黎巴嫩绑匪气焰嚣张,苏联大使馆再次警告道:“如果你们敢伤害我国任何的外交人员,你们就要做好迎接最残酷报复的准备!”

黎巴嫩绑匪毫不畏惧,依旧一意孤行。见此情况,苏联驻黎巴嫩大使馆紧急向上级汇报此事。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8)

双方周旋,剑拔弩张

莫斯科当局接到黎巴嫩大使馆的电话,便向戈尔巴乔夫汇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那时戈尔巴乔夫刚刚就任,迫切需要机会证明自己,也给其他国家警醒。

黎巴嫩区区小国,却敢劫持苏联的外交人员,甚至以此作为威胁的筹码,逼迫苏联政府做出让步。

在戈尔巴乔夫看来,面对如此自不量力的行动,苏联必须给予打击。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9)

戈尔巴乔夫

是以,戈尔巴乔夫迅速下达命令,派出了苏联的王牌情报局:克格勃

克格勃情报网遍布世界各地,搜寻情报的速度也令人瞠目结舌。

驻扎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克格勃成员迅速展开调查,不久后就搜集到了绑匪的信息。

原来,黎巴嫩绑匪的头目叫穆格尼亚,曾经是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警卫员。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10)

穆格尼亚表示,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将挟持一位高官,或者是职位比较高的领导人。

然而这些目标人物的保镖太多,穆格尼亚等人无法下手,只能绑架苏联的外交人员。

穆格尼亚生性残暴,被人们冠以“鬣狗”的称号。23岁的穆格尼亚年轻气盛,面对苏联的警告,自然而然选择无视。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11)

事实上,穆格尼亚的团队,并非乌合之众。他们皆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专门负责在各地制造恐怖事件。

穆格尼亚曾经绑架过美国人、法国人,还开枪射杀了前来穆格尼亚访问的美国大学校长。

与此同时,穆格尼亚等人,在贝鲁特机场实施爆破,200多名美军因此丧命。

因此说穆格尼亚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敌人,也不为过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12)

然而那时美国、法国等国家受国际舆论的制约,并未对巴解组织采取强硬手段,这才让阿拉法特等人一直逍遥法外。

穆格尼亚受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差遣,苏联便直接与阿拉法特通话:

“阿拉法特先生,我想你应该知道,攻击大使馆的威胁是不切实际的,现在十万叙利亚军队将随时为我们提供支持,希望您慎重考虑这件事情。”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13)

阿拉法特

面对苏联的威胁,阿拉法特丝毫不畏惧,直接选择忽视,拒绝与苏联的下一步谈判。

与此同时,为了逼迫苏联尽快做出决定,穆格尼亚将尼古莱拉出来,一枪打爆了他的头。

穆格尼亚突如其来的行动,让巴解组织的其他成员惴惴不安。如果苏联因此报复,他们恐怕性命难保。

穆格尼亚只是淡淡地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反而更加证明了我们的决心。”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14)

说吧,穆格尼亚还命令手下拍摄了苏联外交人员死亡的照片,将其寄到大使馆,对苏联进行挑衅。

穆格尼亚并不知道,正是由于苏联外交人员的死亡,让克格勃坚定了痛下杀手的决心。

阿拉法特目中无人的态度,让戈尔巴乔夫勃然大怒。他命令克格勃全权负责此事,不惜一切代价,将剩余的人质救出来。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15)

铁血手腕,强硬反击

接到命令后,克格勃管辖的信号旗部队,第一时间派出了特种兵前往贝鲁特。

经过调查,克格勃成员们得到消息,其他三名外交官,已经被转移到了黎巴嫩南部的巴勒贝克监狱。

然而巴勒贝克有重兵把守,克格勃的10名特种兵如果强攻,必然有去无回。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16)

是以,克格勃的部分成员留下来观察监狱的一举一动,保证外交人员的安全。至于其他人,则负责追查穆格尼亚等人的下落。

深思熟虑后,克格勃成员表示,要对穆格尼亚等武装人员进行最残酷的报复。

面对穆格尼亚等人的暴力,克格勃决定以暴制暴,绝不妥协。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17)

穆格尼亚等人皆是亡命之徒,并不惧怕死亡,如果克格勃成员一击将其毙命,反而让他从痛苦中解脱。

在克格勃成员看来,通过伤害他们的家人,来击溃巴解组织成员的心理防线,让其终日处于痛苦、煎熬与惧怕之中,才是最强硬的报复手段。

此后的几天时间里,巴解高级领导人相继听闻噩耗,自己的家属因为车祸、枪杀、爆炸等事故离世。

其中部分成员的家属只要走上街头,就会受到克格勃成员的袭击。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18)

由于克格勃身手矫健,神出鬼没,巴解组织的人也无可奈何。

半个月后,巴解组织成员的家人不断离世,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与痛苦之中。

此时穆格尼亚已经意识到,苏联正在对他们进行心理攻坚战。

然而他并不打算收手,反而不停地叫嚣着:“我们还是同样的话,叙利亚不撤退,我们就拒绝释放苏联的外交官。”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19)

穆格尼亚的频繁挑衅,让克格勃十分恼火。是以,克格勃成员决定先从头目穆格尼亚入手,彻底将巴解组织肢解。

经过多方打听,克格勃得到消息,穆格尼亚的弟弟仍在世,目前穆格尼亚与他相依为命,感情深厚。

克格勃成员将穆格尼亚的弟弟抓起来,对他进行严刑拷打。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20)

得知弟弟处于危险之中,穆格尼亚顿时丧失了所有的理智,心理防线几近崩溃。

克格勃还专门给穆格尼亚写了一封信:“这已经是最后的期限,如果你还不释放苏联的三名外交官,那么你身边的人都会遭受同样的待遇。”

克格勃的意思很简单,他们遇难之后,便是穆格尼亚的死期。

听到克格勃的威胁,穆格尼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绝望之中。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21)

他深知,如果继续扣押苏联的外交官,自己的亲人和手下都将死于非命。

待一切结束后,克格勃将会直接派人攻打监狱,那时巴解组织,也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机。

最终,穆格尼亚主动释放了苏联的外交人员。如此,克格勃成员兵不血刃拯救了苏联外交官,也让恐怖分子闻风丧胆。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22)

一切尘埃落定后,巴解组织成员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

然而只有穆格尼亚自己知道,克格勃向来擅长赶尽杀绝,自己枪杀了苏联的一名外交人员,对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事实正如穆格尼亚预料到的那样,尽管黎巴嫩已经释放了人质,克格勃却仍然派遣人员寻找他的踪迹。

在此后漫长的时间里,穆格尼亚为了活命,不得不四处流浪。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23)

曾经敢于向苏联叫嚣的武装组织头目,如今惶惶如丧家之犬,颠沛流离。

穆格尼亚生性狡诈,直至苏联解体,克格勃都未能将其逮捕。

苏联解体后,穆格尼亚放松了警惕,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次数也不断增加。

为了谋生,他继续从事着恐怖分子的工作,犯罪行为遍及世界各国。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24)

也正因如此,各国人民都对穆格尼亚恨之入骨,众人恰好利用这一机会,大量搜集有效信息。所有人等待着机会,给予穆格尼亚最后一击。

2008年,穆格尼亚乘坐车辆,出现在大马士革的街头。

正在这时,行驶中的车子突然发生爆炸,穆格尼亚瞬间灰飞烟灭。臭名昭著的武装分子头目,终于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后来,相关部门调查后发现,穆格尼亚乘坐的车辆一开始就被装上了炸药。他的死亡显然不是意外,而是有备而来的“阴谋”。

1985年4名苏联外交官被劫(1985年苏联外交官遇刺)(25)

苏联解体后,克格勃不复存在,至于穆格尼亚究竟死于谁之手至今仍众说纷纭,无法得出确定的答案。

多行不义必自毙,穆格尼亚的死亡,是必然结果。

面对恐怖分子的威胁,声名赫赫的情报组织克格勃,采取兵不血刃的手段,令人胆寒。时至今日,克格勃的故事,仍然在江湖上流传。

参考资料

[1]《世界知识》,1987-02-05,《黎巴嫩危机未了》

[2]《国际展望》,1987-01-25,《黎巴嫩事件纵横谈》

[3]《世界知识》,1989-04-30,《黎巴嫩风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