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学校人缘不好怎么化解(丧文化大行其道)


小孩在学校人缘不好怎么化解(丧文化大行其道)(1)

老子现代说(十一)卓越父母篇

作者 | 陈娟(无限的阿莱夫)

出品 | 博睿迪文化传媒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中国家长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很不好教育!


十个孩子中有七八个都有以下这几种现象,还没批评呢,眼泪就哗哗往下掉,一遇事就爱发脾气,窝里横外面怂,不愿跟人相处,宁愿一个人在家呆着,遇到问题经常往消极方向去想。


再往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二个阶段看过去,触目惊心。


现在有些年轻人没有目标,不知道如何选择,“丧”成了一种文化。他们经常呻吟,“什么都不想干”、“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颓废到忧伤”。

小孩在学校人缘不好怎么化解(丧文化大行其道)(2)


我咨询过的非常严重的一位来访者,从大学一毕业就在家躺尸到三十三岁,不工作,不社交,欠着花呗的钱,每天刷剧看电影玩游戏,父母都已经严重抑郁了,然而这“孩子”依然担不起责任来。


陈丹青说,有人天生对这个世界不感兴趣,却无法选择地被生了下来。他们看了看世界,发现没什么可活的,于是选择了离开。


很文艺的表达。


如果陈丹青懂自然规律,他会发现,没有哪个动物一生下来就等着被吃掉,一粒种子即使不小心掉在在石头缝里,依然顽强地生长,人也一样,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不喝奶,选择去死,也没有哪个两三岁的孩子不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为什么长大之后却对这个世界不感兴趣,死又不敢死,活又不想活,陷入这种半死不活的境地呢?


本应该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之所以成为废材,之所以选择不努力,停止成长,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家庭原因,而好奇心过早的被扼杀,过早的失去探索这个世界的欲望,是罪魁祸首。


没有了好奇心,就没有了求知欲,没有了求知欲也就失去了成长的动力。牛顿被苹果砸到头发现了万有引力,没有好奇心的人看到的只是一只讨厌的苹果。没有好奇心的人不会去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没有好奇心的人不会根据锯齿形状的叶子发明锯子……


父母作为孩子的养育者,第一任导师,当然脱不了干系。


父母一厢情愿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对孩子无条件的满足,全年无休排得满满的补习班,美其名曰帮助孩子成长,殊不知,这正是扼杀孩子好奇心最好的方式。


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会表现得非常叛逆,但是仍然离不开家庭这个环境,只能又沉下去。等到上大学脱离了父母的掌控之后,由于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又没有人拿着小鞭子跟在后面抽,一遭受挫折立马蔫掉,不敢前进半步。


小孩在学校人缘不好怎么化解(丧文化大行其道)(3)

其实,每个小孩子都动力十足,学习能力非常强大,因为小孩子是一种空的状态,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心,对什么都想要去了解。人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成正比,有好奇心未必一定会探索世界,但是没有好奇心,基本上也不会有探索的欲望。


模仿学习是小孩子最常用的学习方式。他们跟大人学,跟其他人学习,模仿电视电影里的人物,不断学习新知识和经常性的重复来巩固已有的知识,一个人的经验就是由此而来。


在孩子好奇心最充分的三、四岁,大量的模仿和行为的重复会形成许多对将来具有影响力的习惯,这个年龄的孩子天天盯着爸爸妈妈问,为什么呢?为什么呢?这是培养孩子最好的年龄阶段。父母们很多事可以不做,琴可以不练,补习班可以不上,可以不出去旅游,孩子的好奇心一定要保持和培养。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


老子讲,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人总是处于有无的状态,探索未知有了发现,发现了又产生了更多的探索,这样就打开了一扇认知的奥妙的大门。


孩子由于不断探索,得到了很多知识,这是“有”的部分,还有更多没有探索的,也就是“无”的部分,有越多,无就越多。对于有知的部分,观察孩子这部分“有”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对于无的部分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中国古人的思想与生活实践是融成一片的。求知并不是目的,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实践,实践是终点。而现在的孩子追求无尽的知识,最缺的就是动手动脑的能力。然而只有在实践中产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更多的好奇心,才能促进孩子不断成长。


此外,家长避免无条件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


当一个人想要什么就能得到的时候,他追求的东西可能远远超过家长能够给予的,原因很简单,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感觉是容易适应的。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过去都比较穷,坐车很不方便,一年出去一趟已经很不容易了,小时候去过省外的亲戚家都能记一辈子。家庭条件好的一起出去旅游,大人孩子各种准备,规划路线,风土人情,住宿,饮食,都会搞得清清楚楚,孩子旅游一次是真的能长不少见识。


现在家家都有车,说走就走,公园、城市周边,省内、国内玩了个遍,然后就是出国,孩子出了国依然很觉得无聊。玩具也一样,现在哪个孩子不是一房间的玩具?本来旅游、玩具、食物都可以作为培养孩子好奇心的杠杆,而这些杠杆在逐渐消失。


减少补习班也是家长需要做的事。孩子需要二十多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停地做同一件事:在学校学习。每次考试,考得好皆大欢喜,考得不好天都塌了!这种长时间的重复学习已经严重磨损了孩子的求知欲,再加上周末、工作日晚上的补习班,孩子根本没有空闲的时间,好奇心如何培养?

小孩在学校人缘不好怎么化解(丧文化大行其道)(4)


以引导为主,避免直接告诉孩子答案,也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好方法。


有些小学生一加三不会就去问妈妈,妈妈一听,火大了!一加三都不会?等于四,你这个笨蛋!直接告诉答案并辱骂孩子,一是伤孩子自尊,另一方面直接告诉答案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学数学,家长完全可以先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跟孩子玩买卖游戏,也可以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让他算账,方法很多,就看家长用心不用心。


探索知识从任何一个点都可以切入。


孩子字不会写的时候问父母,父母可以教他查字典,孩子学会了以后遇到问题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实在不会再问父母,最终实现自主学习。对于汉字,还可以引导孩子对汉字偏旁的思考,比如“木”字旁的字,森、林、相、楼……可以问孩子,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呢?一个小小的偏旁都能引起孩子的极大兴趣。还可以查查相应的象形文字,看看汉字的流变过程。


丧文化是一种极端文化,人数已经不在少数。这世界上更多的人在失去探索欲、求知欲之后,变得平庸、满足现状,混日子。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弱,现在的父母关爱孩子到即使自己卖房、卖车,付出一切,也要让孩子越走越远。


在充斥着负面思维的文化氛围下,这种关爱如果体现在避免孩子被这样的文化所影响,引导孩子变得积极阳光,充满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上,这样的关爱才真正有效,这样的父母才是真正有德之人。


许多人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谁都没有资格去干预别人的生活。


是的,别人没有资格,而父母是有这个义务把孩子教导好的。


而且如果一个人想要活得有价值,就得勇敢面对生命中出现的一切困难,而不是选择逃避的同时还去标榜自己的行为。


人的存在本来没有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自己所赋予的。


这些意义如何体现?


体现在做一个有用的人,为社会做贡献上。

小孩在学校人缘不好怎么化解(丧文化大行其道)(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