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意大利什么时候换阵营了(打仗不行的意大利)

关于意大利在一战、二战中军队战斗力孱弱的笑话,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段子了。这样一个大众印象里武备松弛的国家,却能跻身欧陆六强,在一战中成为战胜者,二战中基本也能逃脱惩罚,靠的就是举世无双的“选边站”奇术:虽然我打仗不行,但我能找靠山。

事实上,意大利善于选边站队,绝不是在世界大战才开发出的技能。在这之前,意大利就是依靠数百年站队的神策,从一盘散沙逐渐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萨沃伊:选边站队的高手

自从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这块罗马的龙兴之地就陷入四分五裂,后来更沦为欧陆列强争夺的肥肉,大片领土被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王室统治。最终结束这一切的,是萨沃伊家族。萨沃伊家族历史悠久,在公元11世纪初崛起于今天瑞士、法国、意大利交界处,成为伯爵国。之后三百年间,萨沃伊在意大利本土也只算一个二三流国家,没法和威尼斯、佛罗伦萨、米兰、那不勒斯、教皇国这些大国并称。这个国家在军事方面挺差劲,常常打败仗,却能依靠外交站队,反而在败仗中获益,最终将意大利统一。

一战时意大利什么时候换阵营了(打仗不行的意大利)(1)

今天瑞士、法国、意大利交界处,萨沃伊家族崛起之地。来源/天地图,标记/国历君

15世纪初,萨沃伊伯爵阿梅代奥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封为公爵,又在米兰与威尼斯、佛罗伦萨战争时趁火打劫吞并了一些土地,把原先分散的萨沃伊家族领土整合成一个公国,成为意大利本土仅次于五强的二流邦国。15世纪末,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为争夺意大利进行了数十年的战争,萨沃伊抱了胜利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大腿,在战后获得意大利西北的皮埃蒙特地区,疆域得到扩充。由于原先五大国被列强削弱,萨沃伊公国一跃成为意大利境内的一流强国。16世纪后半叶的萨沃伊公爵伊曼纽尔·菲利贝托娶了法国公主,依靠外交斡旋收回了被法国和西班牙占据的土地,国力大增。

实力强了,人难免飘起来。伊曼纽尔之子查理企图走强势扩张路线,结果多次遭到法国、西班牙、德意志等大国殴打,损兵折将,为此还错过了趁着17世纪上半叶三十年战争捞取好处的机会。痛定思痛,萨沃伊的君主们决定还是认清现实,继续回到脚踏实地选边站队的路线上去。

与路易共舞,成为撒丁王国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执掌国政,在欧洲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惊涛骇浪。惯于见风使舵的萨沃伊就像一只狡猾的海鸥,在这惊涛骇浪中不断张嘴渔利。

一战时意大利什么时候换阵营了(打仗不行的意大利)(2)

路易十四。来源/网络

萨沃伊公爵维克托·阿梅迪奥二世在1675年继位后,对霸主路易十四毕恭毕敬。1688年,路易十四为一个阵营,德意志、西班牙、英国、荷兰等国组成的“奥格斯堡同盟”为一个阵营,爆发全欧洲“大同盟战争”。维克托最初还是想站在路易十四这边。可路易十四目空一切,竟要求把萨沃伊的要塞全交给法军。维克托转而投靠同盟国一方,还担任了同盟军的大元帅。路易十四大怒,挥军杀奔萨沃伊而去。维克托被打得大败,几乎亡国。但依靠众多盟友,他不久又卷土重来,与法军形成拉锯战。等战局陷入僵持,大家都精疲力尽,维克托在1696年抢先和路易十四和谈。这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西班牙国王都很不满,维克托干脆又跑到法国那边,担任了路易十四的大元帅。此举震撼了同盟军阵营。没多久,大家纷纷签署合约。维克托公爵这个两度“跳反”的家伙居然成为和平的倡导者,尽管没扩张什么领土,国际地位却大幅度上升,女儿还嫁给了路易十四的孙子,在国内更是成为意大利各邦的领袖。

一战时意大利什么时候换阵营了(打仗不行的意大利)(3)

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Vittorio Amedeo II)。来源/维基百科

1700年,西班牙王室绝嗣,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成为新国王。为了争夺西班牙遗产,奥地利、英国、荷兰、葡萄牙以及普鲁士等国又与路易十四控制的法国、西班牙爆发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萨沃伊公爵维克托最初带领意大利各邦站在法国这边。作为条件,他希望路易十四把富饶的米兰割让给他,却被拒绝。维克托非常不满,又看到初期法军吃了败仗,加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许诺战后将蒙费拉、曼图亚和米兰西部都割让给萨沃伊。维克托就在1703年带领意大利各邦又跳到反法同盟一边。这让进入意大利的法国、西班牙联军断了后路,盟军趁机大举进攻。1707年,两军在米兰停火。1713年,各国签约停战。见风使舵的萨沃伊公爵维克托·阿梅迪奥二世,虽然没完全拿到当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承诺的大片领土,还是获得了米兰的部分领土,以及垂涎已久的蒙费拉托,还有整个西西里岛。法国也把阿尔卑斯山靠意大利一侧的部分领土割让给萨沃伊。萨沃伊从公国升级为王国,已经是意大利境内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

当然,实力不够,只靠站队,有时也会成为任人宰割的牺牲品。几年后,西班牙出兵意大利,占领西西里岛。奥地利击退西班牙后,强迫萨沃伊把富饶的西西里岛割让给自己,作为“交换”,给了萨沃伊一个贫瘠得多的撒丁岛。萨沃伊君主维克托既惹不起奥地利,也惹不起西班牙,只能乖乖认命。从此,萨沃伊的国号“撒丁王国”与“皮埃蒙特王国”,就是从他最重要的两块领土来的。

一战时意大利什么时候换阵营了(打仗不行的意大利)(4)

撒丁王国领土扩张的过程(1720-1861)。来源/百度百科

1733年的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撒丁国王查理三世站队法国一边,法国许诺胜利后会把整个米兰割让给撒丁。萨沃伊家族几代魂牵梦绕之所就是米兰,赶紧出兵帮助法国。但在胜利后,米兰之约再度被撕毁,他们只得到了意大利中部的诺瓦拉、托尔托纳等领土。在18世纪中叶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撒丁王国站在奥地利、英国、沙俄一方,胜利后又获得了沃格拉和北诺瓦拉等地盘,其东部边境扩大到了提契诺河。

独立自主的失败尝试

18世纪后期,随着启蒙运动的影响,意大利精英开始接受和宣传进步思想,撒丁王国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国王维托里·阿梅代奥三世(1773-1796在位)更是模仿当时的军事强国普鲁士,打造了一支精锐部队。

18世纪末法国爆发大革命,随后拿破仑上台,与欧洲各国开战。撒丁国王判断法国不可能打败那么多国家,选择站在反法同盟一边。谁知拿破仑所向披靡,占领了整个意大利,撒丁国王只能逃到撒丁岛上苟延残喘。直到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反法同盟取得全胜,撒丁王国也以“胜利者”架势大摇大摆回到本土。撒丁国王维托里·伊曼纽尔一世希望得到米兰,但被奥地利拒绝,只获得了热那亚。

一战时意大利什么时候换阵营了(打仗不行的意大利)(5)

拿破仑一度率军进入米兰城。来源/Epic History TV

这时候,整个意大利地区,大半领土已经在列强控制下:北部威尼斯、米兰和中部的佛罗伦萨是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南方的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是西班牙波旁家族统治,只有西部的撒丁王国和中部的教皇国保持着独立。由于拿破仑统治时期带来的革命思想,整个意大利追求独立和统一意识高涨,“烧炭党”等革命组织纷纷建立。撒丁王国被视为意大利独立的希望。而最反对意大利民族运动的,就是意大利的太上皇奥地利。

1831年继位的撒丁国王查理·阿尔贝特,思想开明,素怀雄心,也与烧炭党人有秘密联络。他表面上讨好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一面逐渐行动,取消封建特权,颁布民法,积蓄进步力量。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奥地利本国也发生革命,首相梅特涅仓皇逃走。意大利人趁机揭竿而起,反对奥地利的烽火燃遍整个北意。阿尔贝特国王在民众的强烈呼吁下站出来,意大利革命领袖马志尼和善战英雄加里波第也投奔到国王的麾下。意大利各国公推撒丁为盟主,发动了“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一战时意大利什么时候换阵营了(打仗不行的意大利)(6)

1849年诺瓦拉战役,是意大利独立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来源/维基百科

这次独立的各方面条件按说都很不错,国王有为,民众拥戴,马志尼提供了理论指导,甚至长期掉链子的军事方面,也因为名将加里波第的加入得到极大提升。但是,由于参加同盟的各国君主心怀鬼胎,加里波第之外的军队将领也号令不一,内部相互扯后腿。而奥地利在沙皇俄国支持下镇压了本国革命后,很快抽调大军猛扑过来。1849年3月,撒丁王国战败,意大利联合阵线彻底瓦解,马志尼、加里波第等领袖逃亡国外,撒丁国王查理·阿尔贝特被迫逊位,几个月后郁郁去世。

1848年的革命暴露了许多问题。未来,意大利人将继续浴血奋战。他们也将吸取本次的经验教训,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更有效地利用国际上的各股势力。

加富尔的棋局终促统一

第一次独立战争失败后,查理·阿尔贝特国王之子维托里·伊曼纽尔二世继位,他继承父亲遗志谋求统一。和他共同努力的,除了马志尼和加里波第,还加上了一个狡猾的外交家加富尔。加富尔、马志尼和加里波第被称为意大利独立的“三杰”。如果说萨沃伊王室善于站队牟利,那么加富尔就是这种技巧的集大成者。

加富尔的政治理念就是领导意大利实现独立,不过他只想统一北部的伦巴第(米兰)和威尼斯等地。中部的托斯卡纳(佛罗伦萨)、教皇国等国,南部的那不勒斯、西西里都不在目标之内。问题是威尼斯和伦巴第都是奥地利的禁脔,1848年战争已经说明,集合全意大利也不是奥地利的对手。

针对这个困局,加富尔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帮一个大国打另一个大国,用驱虎吞狼的方法来达到目的。他分析,欧洲五大强国中,英国一直对意大利独立有好感,不过奉行中立政策,很难得到实质性支持。奥地利是意大利独立的死敌,是要打倒的对象。普鲁士在意大利的利益较少,同时和奥地利争做德意志老大存在矛盾,可能成为外援。法国几百年来与奥地利争霸欧洲、争夺意大利,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还曾亲自参加过意大利革命,是应该重点借用的力量。而沙俄是奥地利的后台,多次支持奥地利镇压革命。如果俄奥之间保持同盟,意大利要独立难度很大。

由此加富尔得出结论,要实现意大利独立,从外交上必须争取英法支持,同时设法拆散俄奥同盟。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法对俄宣战,奥地利则与英法结盟。加富尔看到了机会,赶紧派兵参加联军一方,最终沙俄战败。很多人对这种行为不理解,加富尔却自有算计。这次战争,奥地利站到沙俄的对立面上,等于主动出卖了自己的盟友,撒丁王国参战就是借机上下其手布局。首先,撒丁王国此举增进了和英法的关系,尤其是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关系。其次,此举麻痹了奥地利,让奥地利更加得意,彻底得罪沙俄,埋葬了俄奥联盟,为未来意大利独立战争清除了最危险的障碍。最后,通过此次参战,撒丁王国成为“战胜国”,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和谈。加富尔在会议上发挥口才,痛斥奥地利对意大利的欺负。有趣的是,沙俄第一个跳出来支持撒丁,因为沙俄对背信弃义的奥地利实在太痛恨了。奥地利成了众矢之的,意大利“得道多助”,获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之后,加富尔和拿破仑三世约定共同对抗奥地利,打赢之后,撒丁王国获得意大利北方的伦巴第(米兰)、威尼斯,建立北意大利王国。作为报酬,撒丁王国把西部的萨沃伊(萨沃伊王室的龙兴之地)和尼斯割让给法国。1859年战争爆发,撒丁王国正面作战不敌奥军,但加里波第的阿尔卑斯山军团深入敌后,以少胜多,加上法军击败奥军主力,北意各地纷纷爆发反奥起义,局势一片大好。这时拿破仑三世中途改变主意,双方在7月停战。奥地利把伦巴第交给撒丁,保留威尼斯。此次,撒丁王国虽然未能实现收回威尼斯的目标,但已经朝统一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一战时意大利什么时候换阵营了(打仗不行的意大利)(7)

加里波第击溃波旁王朝的路线。来源/纪录片 Risorgimento italiano 截图

此后,加富尔、马志尼、加里波第促使中部的帕尔马、摩德纳、托斯卡纳和罗马涅地区主动合并到了撒丁王国。几个月后,加里波第率孤军千里跃进,打垮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将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全部收复。加富尔也趁机出兵占领了中部教皇国的大片领土。到1861年2月,整个意大利半岛除了北部的威尼斯和罗马附近地区,全部为撒丁王国控制。“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胜利结束。3月,维托里·伊曼纽尔二世加冕首位“意大利国王”。一千多年的分裂之后,意大利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统一国家。在此过程中,加里波第的军事才能固然不可少,加富尔的外交纵横也为军事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舞台。

加富尔在1861年6月病死,意大利则继续秉持“站队捞好处”的传统。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为了争夺德意志霸权开战。维托里国王立刻和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结盟。意大利海陆军在南线虽有优势兵力却不敌奥地利,普鲁士则在北线击败了奥军主力。根据和约,战场兵败的意大利从奥地利那里收复了威尼斯地区,只剩下首都罗马城及周边少数土地还是教皇国控制。教皇国实力当然远不如意大利,但教皇的后台是法国,意大利不敢招惹。1870年7月,普鲁士和法国又大打出手,即普法战争。拿破仑三世向意大利求助,意大利恩将仇报,并不出兵。9月,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意大利趁机出兵攻灭教皇国,收复罗马城,把教皇轰到了梵蒂冈。

至此,意大利基本完成统一。正是依靠“借力打力”“趁虚而入”的技巧,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萨沃伊家族最终摘取了“统一意大利”的历史功勋。

END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作者 | 巴山夜雨涮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