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

注:本文为本人视频《梦华录8.8,这届观众还有什么立场要求演员有演技呢?》的文字版本,论点和论证过程基本保留并完善了部分措辞,大家按需服用,打开视频的朋友记得一键三连哦~ 爱你萌~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1)

Hello大家好!我是宋雯婷!

今天这篇推送呢,我一直非常纠结,已经纠结好几天了。

因为我要讲一个戏叫做《梦华录》。

实际上我第一时间就去看了《梦华录》,但是我一直在琢磨这事儿该咋聊。

然后我闺蜜看完之后,直接给我发了一个信息,一顿唉声叹气。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2)

来自朋友的吐槽

思前想后,我觉得我还是... 来聊聊吧。

1.《梦华录》主演演技如何?

第一点,我们先来聊聊,《梦华录》的演员演技到底如何?

我们从主演,也就是刘亦菲、陈晓开始。

咋说呢,感觉这个话说出来特别得罪人,但也不能不说,那就是:

在《梦华录》里面,刘亦菲和陈晓所体现出来的演技,确实不成熟。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3)

《梦华录》剧照

举个例子。

在《梦华录》里面,刘亦菲饰演的是一个曾经没入「勾栏」的妓女,但是不曾卖身,是那种清清白白地从窑子里面出来的艺伎。

这个设定是否可行先不去说了,因为这个是编剧的事情。

本文仅从表演阐述相关观点。

根据剧情,我们可以看到,刘亦菲所扮演的赵盼儿,是一个长期浸淫在妓院里的女性。

长期浸淫在妓院里的这样一个女性,她会有什么特点呢?

很简单,她会长期地与男性打交道,她会建立起一种妓女与男性交往的思维模式。

这个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戏,里面人物的性格都不可能是在剧情开始的那一刻形成的。

就像你和我,我们的个性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由我们的过去所累积起来的结果。

就赵盼儿而言,如果她长期处在一个男性消费女性的场所里面,她对男性的态度不会是平等的关系的。

因为在那个环境里,她本人就是一个消费品。

对此,我们可以参考《霸王别姬》里蒋雯丽饰演的妓女形象,虽然不是同一种性质的妓女,但是这种消费关系是一致的。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4)

为什么说蒋雯丽这场戏演得好?是因为表情到位吗?

不,是因为她展示的是一种底层生存哲学,即把自己作为交易品交易的哲学。

这点其实很重要。

因此,从人物的逻辑上来说,一个长期在妓院里面成长的人,她对男性的态度绝对不可能是信任的,或者说很难轻易地信任,甚至她会比一般人对此更容易产生排斥或者厌恶。

这种很底层的情感是会存在的。

所以我在看赵盼儿的戏的时候,就会觉得很恍惚。

我们就以第一集来说,作为一个茶楼的老板娘,赵盼儿有一场戏是给客人倒茶,伴随着一个舞蹈的动作。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5)

就是说在这个戏里面,赵盼儿对于男性依然是有种取悦性

仅看这场戏,我们能看到这个人物对于她的客人理应有一种取悦的逻辑存在,否则解释不了为何只是普通的生意而已,却要额外秀一下身段。

就是因为「取悦客人」,是「普通生意人」的基本思路。

一个妓女,对她的客人,无论表现出高贵冷艳还是其他别的姿态,她底层对于男性不可能不带有讨好和献媚。只是有时候这种心理直接表现为为讨好,有时候表现为矛盾,即感到厌恶但又常常用讨好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诉求。

这是根深蒂固的。

换句话说,一个妓女,不论她卖艺还是卖身,只要她卖的是自己,那么她就是一个消费品,她非常难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对她的「金主」或者说是「恩客」。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6)

《梦华录》剧照

《梦华录》改编自关汉卿的作品《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所谓「风尘」就是跟青楼妓院,它在文学上是对整个社会存在着影射的。

关汉卿写青楼、写妓女,并没有站在一个居高临下的视角,他得创作意图更多地是表现人们在污泥中的身不得已,这是一个很悲伤的基础设定,他写的是妓女,但是妓女「脏」吗?还是这个社会更脏呢?

只要稍微花点心思,就能看到,这是一个很高的立意。

如果在这个基础设定里面,再去看待陈晓和刘亦菲的演绎,我们可以明确地说,至少在故事的开始,他们俩之间不会存在平等关系,即便刘亦菲所饰演的赵盼儿已经脱籍了,也是如此。

不平等,是赵盼儿与顾千帆之间基础设定的第一点。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7)

《梦华录》剧照

这点不仅是需要体现的,而且实际上也是符合古偶「追求爱情」的设定的。

为什么?

因为他们之间如果要有爱情,就需要完成从不平等到平等的过渡

既然大家喜欢磕糖,那我们就应该聊聊爱情。

什么是爱情?

爱情,其实就是一种通过情感连接实现的两个人个体意义上平等的人生魔术。

比如说,你长得特别漂亮,我长得非常丑,但一旦我们俩之间产生了爱情,这种漂亮和丑都是变成相对的了,因为我在你眼里已经变得「漂亮」了,所以你是配得上我的,我们之间因「爱情」而实现了一种两人之间的「相对平等」。

或者说,你非常穷,但是我非常有钱,但是我在乎的不是钱,而是我们两个之间的感情,那么我们两个人的关系,也会因为我们的「爱情」而达到一种被我俩认可的「匹配」。

这就是爱情啊。根本不用整那些虚的。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8)

《梦华录》剧照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爱情,最重要的事情几乎就是「去建立」「你们之间」的平等。

关键词:

去建立—— 这表明爱情是一个动态过程;

你们之间—— 对于爱情这种情感的认定,只需要爱情主体的相互认定,而不需要外界认定,外界对于爱情的一切干扰作用都是通过干扰爱情主体双方来实现的。

因此,如果仅从设定上来看,这个戏层次感并不差。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两位的演绎。

第一集,刘亦菲和陈晓的对戏,是这样的。

陈晓去刘亦菲的茶楼喝茶,阴差阳错救了刘亦菲的命,刘亦菲本来要答谢,突然知道陈晓供职于皇城司,心里不爽,于是又要报复......

唉,这一言难尽的转折......

总之,她报复的方式就是在点心和茶水里做手脚,让陈晓吃了回去身体难受,然后这小伎俩就被陈晓发现了,于是揭穿了她的小伎俩,揭穿之后呢,顺便还揭穿了对方之前在青楼卖艺的历史,刘亦菲不爽。

大概这么个设定。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9)

在这段表演里,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顾千帆提到了赵盼儿在端茶送水的时候有一个「卖弄风姿」的场景,而刘亦菲在这里的表情是「不接纳」的。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10)

什么叫做「不接纳」的表情呢?

顾千帆提到「绿腰舞」或者「卖弄风姿」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在赵盼儿的反应里面,她是觉得被侮辱到的,她觉得不舒服。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她会觉得「不舒服」,那么前面在端茶送水的时候,客人也没有要求,她又为什么要「卖弄风姿」呢?

这个时候人物的逻辑其实就出现了很大的矛盾,前后完全解释不了,看得就很不舒服。

对于一个妓女而言,不论她卖艺还是卖身,我们都要明确她对于男性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

如果她在端茶送水的时候,对于男性主动有一个自己身段上的展示,有这种女性魅力的展示的话,那么她就不会以此为耻,只会对于皇城司来的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充满轻蔑。

再加上在剧情设定里面,赵盼儿作为茶楼老板娘,我们会看到她对于自己的生活是有一个控制权的,没有人逼她卖弄。

因此,她前后的表演在这里其实已经割裂开来了,我们会看到其实刘亦菲对于她所扮演的赵盼儿的人物设计前后割裂,并不充分。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11)

《梦华录》剧照

我们再接着往下看。

作为一个从小就在青楼里面表演才艺,或者说是通过表演才艺来谋生的女性角色,我们可以想到的是,在那样的一个生存环境,可能会有非常多的男性像顾千帆一样,对她说出一些带有轻薄性、羞辱性甚至更加过分的话。

一个在那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女人,她对于那些只言片语的羞辱(或者说是不尊重)不会有太大的波澜,因为对她来说这多少算是家常便饭了。

所以刘亦菲在这里要怎么演?

她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演出非常大的情绪波动。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12)

她现在呈现出来的情绪波动之大,理由很不充分。

现在就好像赵盼儿是昨天晚上,或者说是上个月不小心去青楼上了两天班被揭穿了似的,我们感受不到她长期在妓女身份下所受到的苦楚,感受不到那种旧社会的压迫所带给她的那种经由时间反复洗刷所呈现的人格上的伤害。

然后说陈晓。

陈晓作为一个皇城司里来的厉害人物,他演了现在并没有体现出来一种在皇城里面「混」所需要的心计或者生存策略。

在皇宫、在大内、在一个政治性的场合里,一个人要能够一直混下去并且混出头,需要非常明确的政治思维,但在这里我们并没有从陈晓身上看到。

什么叫做政治思维呢?很多时候就是一种目的性(或者说是一种政治嗅觉)

同样还是这段戏,因为刘亦菲扮演的赵盼儿给陈晓所扮演的顾千帆下药了,所以顾千帆质问起赵盼儿的身世来。

陈晓停留在刘亦菲上的身上的眼神是这样的:

温和得接近于绵软。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13)

可能剧粉会觉得这是「眼神拉丝」、是有CP感,这都是很主观的事情,没有问题。

但如果我们仅从演技层面来分析这里的话,我们会发现陈晓这里真实目的并不是通过来询问赵盼儿的身世来挑逗她,也不是跟她调情。

他的真实目的,是想看清楚眼前这个女人的底细。

他恐吓她,是因为她做出了非常规举动来下药,他对此不可能有安全感,所以他需要以此来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判断她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否有利\有害,进而判断其立场,保证自己的安全。

所谓的政治嗅觉,一方面是对于利益关系的敏锐;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安危的敏锐。

因此,顾千帆这一番询问,目的就是要看清楚眼前的人的行为动机,这才是一个更加合理的人物逻辑。

陈晓这里的表演,温和之余,甚至开始浓情蜜意。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14)

咱就是说,古偶都已经心急到这种程度了吗?

再往下看: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15)

这个地方顾千帆说完「如果你不告诉我你的身份,我就让大家都知道你的过去」之类的,然后刘亦菲眼睛都闭上了。

她或许内心觉得「我怎么碰上了这么倒霉的事,我怎么能让大家都知道我过去的身份过去的事情呢」?

于是她闭上眼睛,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然后睁开眼睛告诉顾千帆自己曾经是官妓的经历。

就好像刚刚不是她先给人使绊子似的......

多少看得我有些头疼。

剧情层面,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这里我就仅仅是从第一集两人刚开始的对手戏来做了一个小解剖,让大家看看两位主演去处理人物的整体逻辑和演绎方式。

第一段我想要说的内容就是这些,即:

仅从演技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刘亦菲还是陈晓,作为主角,他们在《梦华录》里的演技都很平庸,谈不上出色。

他们俩的CP感是有的,而且还不是从刘亦菲身上来的,但这是「演技市场层面」的话题了,这里不详细展开。

2.演员演技「差」但剧依然爆?

虽然《梦华录》两位主角的演技并不好,对于他们个人而言也完全谈不上任何的突破,但是这个剧依然非常地爆,包括我自己刷朋友圈都看到不少讨论,这点我们不能够否认它。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16)

在上一章节中,我的确说到了,两位主演的演技都很随意,既不严谨也不够专业,但我不会也没必要因为我认为他俩演技不好,就否认掉全剧工作人员的努力,这也不尊重客观事实。

那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假如说对一个剧而言,主演的各种表演处理逻辑都不对,或者在专业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演技都不好,但是这个剧却依然:

1.收视率非常好;

2.豆瓣的评分比较高(截止到今天的14:30,依然是8.8分)。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17)

《梦华录》豆瓣评分页面

在这个情况之下,这会让其他的演员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3.结论:演员不需要演技好?

我觉得这个结论其实很简单,它就是:

「我作为演员我并不需要演技好。」

如果一部剧里面演员的表演都很差,但他们通过CP感,通过各种相对来说讨巧的表演,例如说制造暧昧感、释放性张力来获得了观众的好感并引以为豪的话,事实上就会给其他的演员提供一个很强势的思路,即:

我做演员,演技好并不是我的出路。

换句话说,就是我做演员,不需要演技好都能红,而且我红得理所当然,红得盛气凌人。

在我看来,这个结论是非常「蝴蝶效应」的事情,它会持续且深远地为我们、甚至为未来的我们的制造精神垃圾提供充分的精神支持。

我知道《梦华录》的粉丝非常多,也知道没有必要总是去说一些不好听的实话,既挡人财路,也不给自己带来利益,所以我真的一直在纠结,我到底有没有必要站出来说这两个人演得不好。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18)

《梦华录》剧照

如果我说了演得不好,不论我多么地有理有据,依然会有大量的人来跟我说他们演得好,这里演得好,那里也演得好。

我乐于分享,但是惰于争论。

因为我给你们拿出一段分析,那是为了佐证我的观点,不是说我对于刘陈演技的结论只是从这一个段落里面得出的。

他们就是演得没有那么好;但这个剧就是爆了。这是两件事,但是这也是一件事。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19)

《梦华录》剧照

两件事是指,前者是创作层面的,后者是市场层面的。

但是放在艺人身上,或者说放在前端来说,它是一个基本认知。

现在我平时也会带一些艺人,指导一下表演,那么这个时候我就会很纠结,我现在究竟还要不要告诉一个艺人「你需要演技好」呢

如果艺人认为自己不需要演技,那么, ta会把精力花到什么样的地方去呢?是去整容,还是去搞关系,还是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呢?

这真的有点涉及行业伦理了,即:

一个演员的立身之本,究竟是什么?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20)

对此,我自己都会挺emo的,我都不免会有些困惑,那就是:

尊重专业和尊重市场似乎不是同一件事情,或者说它们完全也可以割裂开来,市场好像并不尊重这个专业。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想了很久以后,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演艺圈有那么多的人信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去算命。

我们会发现专业并不是这个行业的标准(已经不是说「唯一标准」)了。

专业,在这个行业里面价值好像真的不是那么高,或者说这个行业有太多的不可控的因素在作用。

观众常常处在一种奇怪的位置上。

人们似乎总觉得自己是有主导权的,大家总觉得自己主动选择了这个剧、那个剧,但是某些时候可能被营销「洗脑」了还帮着数钱。

可能我们看这个剧的时候会觉得「虽然这个剧可能演技不是那么好,但是 CP 感很好,所以我也嗑得下去」

可到了另外一个剧,可能男女主角也是颜值挂,可能也有一定的CP感,我们感觉嗑不下去,就开始骂资本了。

一切都开始有一种无序性或者说随机性。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梦华录》都可能会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分水岭。

因为它让一个常年被认为演戏并不是那么灵的女演员通过美貌得到了巨大的肯定,这种肯定甚至还包括了对她演技的肯定。

梦华录豆瓣评分在哪评(演技不过一个笑话)(21)

#刘亦菲演技#热搜

从专业角度来说,我不认可这种对演技的肯定,但是没有关系,观众认可,观众会买单。

既然如此,那么这届观众未来还有什么立场要求别的演员有演技呢?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连锁效应,也许很多演员都会因此而否认「演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表演进行好」。

当然,这个可能在很久以前就被否定掉了。

只不过说像《梦华录》这样一部演员演技并不算是特别出色到位,甚至不算是特别合理的一个作品,在拥有了超高的数据、超高的关注度以及超高的评分的情况下,在疫情里影视行业摇摇欲坠的情况下,会对这个行业里面的演员,尤其是新人演员产生更加猛烈的冲击。

是的,演技可能是作为演员最不重要的事情。

我现在就认为,对于演员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命——

如果你对于你整个演员生涯的追求就是红的话,那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演技能够帮你的,实在有限。

演技,对于以「红」为追求的演员来说,只能说是一个提高自己走红概率的方法,之一。

毕竟命这个事情,你光是去算也好,或者说你去求神拜佛也好,它依然是不确定的。

演技只是能够让这种命运感相对而言确定一些。

当然,让这种命运感能够相对确定一些的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资源、关系、饭局等等等等......

总而言之,我认为《梦华录》的8.8分,多多少少否定了很多演员去做演员的一个原则。

可能我的话也说的不是那么客观,但我依然必须站出来说出我的看法,我认为

一个是《梦华录》的成功无法复制,观众不可能每次都那么好忽悠;

另外一个是,我个人并不想在之后的市场里面频繁地看到全是这种演技的作品。

就上面这点,我都是收着说的。多说几句,我怕我最近没有清净日子过。

毕竟视频发了b站之后,粉丝骂声如期而至。

比我例假都准时。

但是没所谓。

我敢说敢当。

真的,现在评论个演员演技,心理素质得比专业素质还强上十倍才行。

还是挺悲壮的。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如果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意见,也可以给我留言。

下篇文章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众号:宋雯婷(ID:swtstory)

搜索公众号名字即可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