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减少的蓝领工人有多少(蓝领短缺持续各国如何应对)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潘晓彤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11月发布的第三季《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车工、焊工、包装工、装配钳工等位列前20名。可以看到,推进全社会对于蓝领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步伐必须加快,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升级也十分关键。那么,中国目前蓝领就业是什么状态?西方国家如何培养蓝领工人?对此,《环球时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需求旺盛
“蓝领”,泛指从事体力劳动的技术工人。根据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蓝领供求比变化趋势与2019年基本相同,但在2021年5月创下近三年新高,比值达到5.05,蓝领人才招聘需求旺盛。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有5.76亿非农雇员人口,蓝领占比高达68.7%,预计2026年中国的蓝领人才数量将增至4.03亿人。
尽管数量庞大,但是蓝领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高级技师吴端华表示,提升蓝领群体就业效率是支撑实体经济与制造业长期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吴端华认为,蓝领群体的就业不仅事关制造业升级,更事关全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蓝领群体的就业长期存在信息不对称、人才结构不匹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就业匹配效率。
短缺正在全球蔓延
欧盟统计局本月1日发布的数据称,今年10月,欧元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失业率为6.5%,低于2022年9月的6.6%和2021年10月的7.3%。德国《商报》称,这一数据意味着,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面临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
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本月8日公布的最新报告称,德国经济中的人员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近3/4的公司决策者报告说,他们公司缺乏技术工人。受影响的行业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护理和养老、建筑和贸易、工业和物流以及旅游业缺乏熟练工人。
意大利商会的数据也显示,超过56%的公司找不到他们想要的技术工人。大约有40万个职位空缺,尤其是在机械工程、电子和建筑领域。在法国,由于经济的恢复,几乎所有部门都存在工人短缺,不仅是机电或开发部门。酒店和医院抱怨人手不足,养老院、滑雪场运营商和工艺品企业也是如此。此外,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也出现了蓝领用工荒,甚至在近期的硅谷裁员潮中,失业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们和吃香的蓝领工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产教融合加速培养
德国《焦点》周刊称,技术工人短缺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难题。而欧洲各国正“各显神通”缓解这一问题。例如,波兰当局推出了所谓的“商业港湾”计划,旨在吸引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俄罗斯等国家技术人员。法国希望进行养老金改革,延长工作时间。芬兰的策略是任何1955年或之后出生的人都必须工作到67岁。意大利主打长期战略,希望提高出生率,建设新的托儿所等。葡萄牙从2019年开始推出“回归者”计划,通过经济激励措施让技术工人更容易回国,比如所得税税率减半。
然而,合适的职业教育才是根本上解决蓝领短缺的方式,这其中最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则是德国著名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所谓的“双元制”指学徒一边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一边参与企业的实践。
德国经济学者阿尔韦德·凯塞尔对《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表示:“通过学习实践,学徒工与企业有了紧密的连接。毕业后,自然而然进入企业工作。”据他介绍,德国共有320多个国家承认的职业教育专业通过“双元制”来培训,学徒会在两年至三年半内完成培训,毕业时参加考试,合格者将获得由相关行业协会颁发、全国承认的工作资格证书,随后进受训企业或其他同类企业工作。不过,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体系也受到“大学热”的打击。为此,德国已引入了“专业学士”“专业硕士”等学位制度,来强化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等值对应。德国政府还推出一系列资助计划,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培训计划。
可见,产教融合是“双元制”体系的内核。近年来,中国监管部门也发布了各项政策和指南,推动职业教育稳步前进。比如,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等。
事实上,我国在多年前就开始引入德国“双元制”的培养模式,而为了适应新时期对蓝领人才的需求,例如华晨宝马就联合沈阳当地院校新设计了职业院校 培训中心 在岗实训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快速适应新技术的实际应用。
作者:潘晓彤 青 木
来源: 环球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