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

清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之中的最后一个朝代,它和之前的封建王朝有很多的共同点,在那些共同点之中最为明显的是一种模式的沿袭,此模式叫做“家国同治”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皇帝作为国家统治阶层的皇族之长,同时也为国家之长。

也就是说皇帝不仅要去治理国家,还要去治理皇族内部的事务,这都是皇帝的责任之中很重要的部分。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1)

图|康熙皇帝

这一特点在清朝前期和中期都是很正常平稳地运行下来的。

而到了清末,这一现象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晚清的慈禧太后在皇族内部太过于强势,皇族内部的管理则变为了慈禧太后,而不是皇帝,也就是说“家主”与“国主”不再重叠于皇帝一人。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2)

图|慈禧太后

只是这样的转变,皇帝也不是心甘情愿的,在这其中发生了一些对峙,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于光绪朝的时候,在这期间慈禧和光绪之间发生了关于权力的追逐以及他们私人之间的恩怨的故事。

而咱们如若聊到慈禧太后,大家一定会说慈禧是晚清祸国殃民的大罪人。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慈禧统治中国的47年时间里,中国每况愈下,可谓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而这个时候慈禧太后还在自己的皇宫里沾沾自喜,怡然自得,如此荒唐的统治者,无不让当时的国人愤怒和叹息!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3)

图|沉迷于拍照的慈禧太后

而光绪皇帝虽然一直被慈禧太后所压制,手里也没有实权。

但是在后来长大成人的光绪皇帝并不甘心做一个傀儡皇帝,他面对外面不时袭来的侵略,作为大清朝的皇帝,他不甘心就此沉沦。

由此他支持维新变法,希冀可以改变国家。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被慈禧太后判定为“严重忤逆”!

微弱的“国主”权力也被慈禧太后收回,最后遭到慈禧太后的监禁,在38岁就英年早逝!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4)

图|光绪皇帝

大家看,经过笔者上文的简单概括,大家应该就可以知道慈禧和光绪之间关于权力的争夺和追逐会有多么复杂和激烈。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当时的国家已经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了,慈禧太后想的解决办法是把自己的脑袋捂得严严实实,以此来“消灭”黑暗。

而光绪想到的办法则是找到光源,哪怕是一支蜡烛也在所不惜,只是最后蜡烛被慈禧太后亲自吹灭了。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5)

图|慈禧和光绪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关于二人的结局也很是具有机缘巧合性,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是先后两天离开人世的。

在前一天光绪成为了第一个未穿寿衣就下葬的清朝皇帝,而第二天慈禧太后上午立了溥仪为帝,下午便撒手人寰

大清朝的权力交替如此迅速地在两天之内就彻底变天了,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如若各位历史爱好者想要了解这段历史,那么接下来的文字,笔者将给大家揭秘!

一.幼主登基 太后垂帘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 (1875 年 1 月 12 日)酉时,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离世了。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6)

图|同治皇帝

在得知消息之后,两宫太后慈禧和慈安根本来不及悲叹,就要着手去寻找接班人了。

因为相比于自己儿子的离世,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权力在后朝是否可以得到保障。

由此,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在养心殿西暖阁立即召见了朝中大臣商讨“下一位皇帝的人选”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7)

图|慈禧和慈安剧照

据说在当日,各个大臣跪拜在慈禧面前的时候,慈禧便按捺不住地说道:“此后垂帘如何?”

这明显是慈禧最为关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问出来就是为了探一探各位大臣的口风。

话音刚落,一位“识眼色”的军机大臣便答道:“宗社为重 , 请择贤而立, 然后恳请垂帘。”

这句话说完之后,慈禧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心安和确信,于是说道:“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心,汝等敬听。”

潜台词就是说同治皇帝没有子嗣,而为了自己可以接着垂帘听政,则取消为同治皇帝立嗣,直接为薨逝多年的咸丰皇帝立嗣。

但是年纪不能太大,年纪小才更好培养。

在最后慈禧选中了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来继位皇帝,同时载湉还为慈禧亲妹妹所生,他既是自己的侄子,同时也是自己的外甥,可谓是亲上加亲,这是慈禧当时相中的最佳人选。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8)

图|相传是载湉和亲生父亲的合照(不可考)

载湉年号为光绪,意思为继承道光先帝之绪的意思。

在此之后慈禧继续保持着自己太后的状态,她仍然大权在握。

而在光绪继位之后,慈禧对光绪的教育颇为重视。

因为在慈禧的内心其实也知道,未来大清朝的希望在这些皇帝身上,自己并不能长久取代皇帝而存在,自己并不是武则天。

再加上自己年事已高,培养一个好皇帝显得尤为迫切。

由此在光绪元年十二月初二日 (1876年1月6日),慈禧发布了懿旨:“让光绪在毓庆宫入学读书 。派署侍郎、内阁学士翁同龢、侍郎夏同善充当师傅。”

光绪的课程及毓庆宫一切事宜 , 由他的父亲奕譞妥为照料。

国语、清文和蒙古语言文字及骑射等事, 派御前大臣随时教习, 亦由奕譞一体照料 。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9)

图|醇亲王奕譞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翁同龢是慈禧亲自安排的帝师,他对光绪的教育除了一般意义而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希冀光绪做一个勤政爱民的明君之外。

翁同龢也不忘对光绪皇帝进行“孝道教育”,告诉他务必要做一个孝顺的人,因为做皇帝要“以圣孝为本”。

从这第二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翁同龢是在帮助慈禧维持自己的“垂帘听政”状态,为的是清除光绪皇帝的“权力”观念,而且要让光绪和慈禧形成一种捆绑的母子关系。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10)

图|翁同龢

其实就是在如此教育的影响下,光绪皇帝在之后的“皇帝生涯”之中深受其害,他做事情大多数时候都是畏手畏脚的,这也使得他一方面有“拿回皇帝尊严”的冲动,渴望超越自身的境况,但是这样的超越对于他来说又是极为奢侈和复杂的。

二.光绪和慈禧之间的矛盾出现

在光绪皇帝长大的过程之中,他对待慈禧就如同自己的生母一般,很是孝顺,在对待慈禧的言行上也是百般注意、小心翼翼的。

而慈禧对小光绪也是颇为上心,日常生活之中对待光绪更是关爱有加。对这样的母子关系,慈禧太后很是满意。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11)

图|相传为光绪小时候骑马照(不可考)

在光绪十二年 (1886),这个时候光绪即将年满15岁。

对于当下的光绪,慈禧很是满意。由此,看着光绪已经即将成年,慈禧便下了一个决定“还政于君”。

于是在光绪十二年 (1886)年六月十日 (7 月 11 日),慈禧面谕醇亲王奕譞及军机大臣世铎等,决定自本年冬至大祀圜丘 (天坛)为始 , 皇帝亲自行礼, 于明年正月举行亲政典礼。

光绪听到之后很是慌张,立即对慈禧太后长跪请辞,而醇亲王奕譞及军机大臣世铎等大臣也恳请从缓,只是这些都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拒绝。

依照笔者想来,当时的慈禧也许真的很是自信,她认为就算把政权交给光绪,光绪也不会对自己做出什么“忤逆”之事儿来。

由此在十五日 (16 日),慈禧又发布了懿旨:“皇帝亲政典礼 , 于明年正月十五日举行。所有应行事宜, 著各该衙门敬谨预备。”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12)

图|慈禧旧照

只是这一次大臣们还是忌惮于慈禧太后的威严,纷纷上书恳请训政。

由此“还政于君”一事儿就暂时搁置了下来,慈禧改变了意见,她同意在皇帝亲政之后再行训政数年。

只是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光绪的年岁愈来愈大,他也逐渐有了一些“自我想法”,在一些事情上也开始“试图争取”。

比如说在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日 (1888年11月25日)的时候,慈禧亲自作主,把自己的胞弟、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指立为光绪的皇后,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他他拉氏也同时入选, 封为瑾嫔、珍嫔。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13)

这样的举动招致了光绪的不满,因为表面上看光绪把自己的侄女立为皇后是为了所谓的“亲上加亲”,实际上还是在增强自己的势力堡垒,为的也是更好地控制住光绪。

这样的局面使得光绪感觉到了局促的味道,这样严重违背自己意愿的政治婚姻,在表面上使得之后光绪私人的夫妻反目景象,而从深度来说,光绪和慈禧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埋下引子。

这件事情无疑是光绪和慈禧之间对峙的导火索!

三.甲午中日战争:慈禧主和,光绪主战

而在慈禧安排好光绪的亲事之后,慈禧便撤帘归政了。

但是这也并不是一个多么明朗的信号,因为慈禧太后依旧是大权在握,国中大事儿依旧是由慈禧来做主。

我们依据翁同龢在自己的《日记》之中的书写便可窥出一二,“现在办事,一切照旧。大约寻常事上决之,稍难事枢臣参酌之,疑难者请懿旨。”

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信息,在归政于光绪的初期,慈禧和光绪之间的关系在表面上来看还是说得过去的,这个时候光绪依旧对慈禧有一定的依赖。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14)

图|光绪皇帝

先让我们从慈禧的实力上来看,慈禧自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病逝之后,她发动了辛酉之变,在此之后清政府的权力几乎都被慈禧拢在了自己的手中。

在这之后,她还把对自己权力最有威胁的恭亲王奕䜣给踢了出去,由此慈禧在朝中简直就是只手遮天,她的众多亲信,那些人都为慈禧而马首是瞻。

慈禧的政治势力根本就不是光绪皇帝所能企及的。

只是这个局面随着光绪的亲政之后逐渐发生了一些改变,因为光绪是正统的皇帝,他也有心夺得更多的权力,由此他的身边也逐渐开始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这个势力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帝党,而慈禧太后那边的政治势力则要被称之为后党。

关于后党和帝党之间的矛盾爆发点主要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在甲午战争打响初起,清廷上下对这一次战争是颇有信心的,因为在此之前的洋务运动,清廷已经拥有了近现代的海军舰队,尤其以北洋水师的装备最为精良。

清廷对这一次的战争信心满满。但是在战争开始之后,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让大家感觉到了绝望,无论是陆战还是海战都被日本打得落花流水,之前引以为豪的北洋水师也完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准。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15)

图|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大败

由此丧气的消息传到慈禧太后耳边后,慈禧太后感觉到了慌张,她这边开始向“主和”倾斜,同时希望各位西方列强可以帮助自己调停。

只是在当时的清廷之中分为了两派,一派是主和派,在这一派之中主要是以慈禧太后为核心,其中还包含着世铎、奕劻等贵胄,而李鸿章负责的是对外联络,进行和谈。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16)

图|李鸿章

而光绪帝这边则是完全的“主战”派,他们就是力图希望可以在甲午战争和日本进行坚决战斗,就算是局面愈来愈弱,也在所不惜。

这里笔者要说的是在甲午战争的背景之下,主和与主战除了一种“对外的方向决断之外”,更多的是一种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

因为在“主和”还会“主战”上的分歧,光绪皇帝在十月二十七日将李鸿章革职留任,而慈禧太后也在三天后的时间里还“光绪”颜色,慈禧把瑾、珍二妃直接惩处降级。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17)

图|光绪皇帝

最后的结果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虽然说在甲午战场上,我军和敌方有着明显的差距,但在战场之中也不乏发生了许多舍生忘死的故事,那些爱国英雄们是值得我们去铭记的,同样他们的牺牲也是悲壮的。

只是那些英雄们的确是生不逢时,他们出生在一个国家积贫积弱的时代。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18)

图|甲午英雄邓世昌

而就是在那样的时代之中,帝后之争甚至要比战场上还要激烈,在当时虽然说光绪要把决战力争到底,他为此也做了非常多的抗争,使用过各种各样的手段。

只不过最终还是被老辣的慈禧踩在了脚下。

慈禧为了赢得这场帝后之争,她不惜重新笼络奕䜣,而且还把光绪的妃子、心腹接连铲除。

最终慈禧的“议和派”形成了不可逆转的优势,大清国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19)

图|《马关条约》

四.痴人说梦的戊戌变法

在1898年,光绪皇帝接受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的建议,发起了戊戌变法。

他们采取了非常多的维新措施,其中包括裁汰冗员、下令让旗人自谋生路、下令废除科举制度等措施,这些措施在当时看来无疑是太过于激进了,他们严重侵害了守旧派的利益。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20)

图|康有为

由此,仅仅时隔103天,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就驳倒了维新派,光绪直接遭到慈禧幽禁,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出逃国外,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这场荒唐、激进的戊戌变法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在这场戊戌变法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光绪皇帝还是太心急了。

因为他虽然贵为大清皇帝,但是自己的皇位并不稳定。

在权力方面,他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全面压制。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21)

就算是他想要改革,他首先需要做的应该是巩固自己的皇位,让自己“说话算数”,而不是相信一位“一天官都没有当过”的康有为的劝诫,在改革之中一味地盲目照搬西方各国的制度,恨不得三个月就把中国的旧势力全部铲除,改革成功,这样的改革想法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五.尾声:光绪和慈禧两天时间先后去世

在公元1908年11月14日的傍晚,年仅只有38岁的光绪皇帝在瀛台涵元殿与世长辞。

我们都知道在他被幽禁的那些年里,光绪皇帝过得很是悲惨,根本无人照看,生活过得很是苦闷。

最终这位堂堂一国之君在临终前竟然没有一位亲属大臣在身旁,被人发现的时候,他的身上已经是臭不可闻了。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22)

图|光绪葬礼

而值得一说的是在光绪去世的第2天下午,当时大清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也在仪鸾殿病逝,终年74岁。而他们的死亡时间只相差一天,这不免引起了大家的遐思。

光绪和慈禧的死亡时间如此接近,这不免让人们的心中产生了疑惑,这是巧合还是有人处心积虑地陷害光绪。

关于光绪的死因一直都是历史谜团,直到百年之后,中国官方采用现代法医技术确认了光绪死于三氧化二砷中毒。

在当时,我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现代的法医手段对光绪的遗体包括头发、遗骨还有衣服以及墓内外环境的样品进行了反复的检测、研究和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如此光绪的死因真相才天下大白!

而光绪之所以会被毒害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慈禧太后担心光绪在自己死后亲政会全面否定自己。

光绪先死还是慈禧先死(光绪和慈禧死亡相差不到一天)(23)

真的很让人唏嘘,光绪是慈禧的侄子、外甥、儿子等多重亲属关系身份,最后却闹着你死我活的下场。权力斗争,真的太残酷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